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滚压装置设计及实验研究
【学位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G663;TG305
【部分图文】:
1-工件 2-超声电源 3-滚压工具头 4-变幅杆 5-换能器图 1-1 超声滚压加工系统示意图加工是反复冲击式滚压加工方式,超声电源提供一定器转化为机械振动,通过变幅杆放大并传递到滚压工生超声机械振动,再对旋转工件进行滚压加工,完成中,滚压工具头施加一定压力在工件表面上,并沿工时把高频机械振动通过滚压工具头施加在工件表面上工具头在高频振动下,间歇性的与工件接触和分离,的处理,高频机械振动能量由表面导入材料内部,导变形[21]。加工后,工件表层发生塑性流动令表面微观使得工件的表面更加光洁,粗糙度值减小;避免了传压在工件表面上,在刀具前方未强化的工件表面有堆具头上,类似积屑瘤,由此产生切刮现象;防止工件避免了传统滚压加工后工件表层容易脱落的问题。
1-工件 2-超声电源 3-滚压工具头 4-变幅杆 5-换能器图 1-1 超声滚压加工系统示意图超声滚压加工是反复冲击式滚压加工方式,超声电源提供一定功率的高频电振荡,经换能器转化为机械振动,通过变幅杆放大并传递到滚压工具头上,使得滚压工具头产生超声机械振动,再对旋转工件进行滚压加工,完成超声滚压加工过程[20]。滚压过程中,滚压工具头施加一定压力在工件表面上,并沿工件轴向以一定速度进给,同时把高频机械振动通过滚压工具头施加在工件表面上,进行周期性的撞击滚压,工具头在高频振动下,间歇性的与工件接触和分离,强化了对微小原子运动变形的处理,高频机械振动能量由表面导入材料内部,导致工件的表层产生弹、塑性变形[21]。加工后,工件表层发生塑性流动令表面微观上的“凸峰”填入“凹谷”,使得工件的表面更加光洁,粗糙度值减小;避免了传统滚压过程中工具头始终紧压在工件表面上,在刀具前方未强化的工件表面有堆积凸起物产生,部分附着在工具头上,类似积屑瘤,由此产生切刮现象;防止工件表面的硬化层分层的出现,避免了传统滚压加工后工件表层容易脱落的问题。
1-工件 2-超声电源 3-滚压工具头 4-变幅杆 5-换能器图 1-1 超声滚压加工系统示意图超声滚压加工是反复冲击式滚压加工方式,超声电源提供一定功率的高频电振荡,经换能器转化为机械振动,通过变幅杆放大并传递到滚压工具头上,使得滚压工具头产生超声机械振动,再对旋转工件进行滚压加工,完成超声滚压加工过程[20]。滚压过程中,滚压工具头施加一定压力在工件表面上,并沿工件轴向以一定速度进给,同时把高频机械振动通过滚压工具头施加在工件表面上,进行周期性的撞击滚压,工具头在高频振动下,间歇性的与工件接触和分离,强化了对微小原子运动变形的处理,高频机械振动能量由表面导入材料内部,导致工件的表层产生弹、塑性变形[21]。加工后,工件表层发生塑性流动令表面微观上的“凸峰”填入“凹谷”,使得工件的表面更加光洁,粗糙度值减小;避免了传统滚压过程中工具头始终紧压在工件表面上,在刀具前方未强化的工件表面有堆积凸起物产生,部分附着在工具头上,类似积屑瘤,由此产生切刮现象;防止工件表面的硬化层分层的出现,避免了传统滚压加工后工件表层容易脱落的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红亮;韩玉杰;牛涛;曲海涛;;超声波技术在塑性成形方面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5年17期
2 张勤俭;王会英;刘月明;曹建国;;30CrMoA车轴材料超声表面挤压强化技术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S1期
3 罗傲梅;;纵-扭复合振动超声深滚表面粗糙度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年01期
4 罗傲梅;郭伟;;轴类零件纵-扭复合振动超声深滚加工运动学研究[J];机械制造;2014年11期
5 殷振;李华;汪帮富;曹自洋;;非对称结构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车削系统振子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4年11期
6 朱有利;王燕礼;边飞龙;侯帅;谢俊峰;;金属材料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20期
7 张旭;李新和;何霞辉;;超声滚压装置中变幅器的仿真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3年08期
8 陈天驰;杨海峰;赵恩兰;郝敬宾;钱济国;朱华;;超声振动车削的研究现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年07期
9 郑建新;罗傲梅;刘传绍;;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2年10期
10 刘宇;王立君;王东坡;王颖;;超声表面滚压加工40Cr表层的纳米力学性能[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桑永杰;大尺寸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特性研究及有限元仿真[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宁霞;超声金属表面纳米化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朱寅;新型压电致动网孔式雾化器设计[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5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85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