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典型金属材料扭转微动疲劳行为及损伤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G111.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动摩擦学及其相关理论
1.2.1 微动的基本概念
1.2.2 微动疲劳运行模式
1.3 微动疲劳研究现状
1.3.1 微动疲劳研究进展
1.3.2 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及影响因素
1.4 扭转疲劳的研究背景及其现状
1.4.1 圆柱体的扭转问题
1.4.2 扭转微动疲劳的工程实例
1.5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本文选题意义
1.5.2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方法和实验材料
2.1 扭转微动疲劳试验台及操作流程简介
2.2 试验参数
2.3 微动垫及试验材料
2.3.1 材料的选择
2.3.2 金相组织
2.4 微观分析方法
2.4.1 损伤区轮廓分析
2.4.2 损伤区形貌分析
2.4.3 损伤区化学成分分析
2.4.4 损伤区剖面分析
2.4.5 疲劳断口分析
2.4.6 损伤区微观结构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316L奥氏体不锈钢扭转微动疲劳行为研究
3.1 S-N曲线
3.2 微动损伤区分析
3.2.1 部分滑移区
3.2.2 混合区
3.2.3 完全滑移区
3.2.4 损伤区剖面分析
3.3 疲劳特性及损伤累积行为
3.3.1 疲劳断口分析
3.3.2 损伤累积过程
3.3.3 扭转角度
3.3.4 摩擦系数
3.4 损伤区微观组织演变及化学成分分析
3.4.1 损伤区微观组织演变分析
3.4.2 损伤区化学成分分析
3.5 法向载荷对扭转微动疲劳损伤的影响
3.5.1 法向载荷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3.5.2 法向载荷对疲劳断口的影响
3.5.3 法向载荷对微动损伤区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LZ50车轴钢扭转微动疲劳行为研究
4.1 S-N曲线
4.2 微动损伤区分析
4.2.1 部分滑移区
4.2.2 混合区
4.2.3 完全滑移区
4.2.4 损伤区剖面分析
4.3 疲劳特性及损伤累积行为
4.3.1 微动疲劳断口分析
4.3.2 扭转角度
4.3.3 摩擦系数
4.3.4 损伤累积过程
4.4 损伤区微观组织演变分析
4.4.1 疲劳载荷对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
4.4.2 循环周次对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
4.5 法向载荷扭转微动疲劳损伤的影响
4.5.1 法向载荷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4.5.2 法向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4.5.3 法向载荷对微动损伤区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材料特性的影响
5.1 微动疲劳寿命
5.2 微动疲劳断口
5.3 扭转角度和摩擦系数
5.3.1 扭转角度
5.3.2 摩擦系数
5.4 微观组织位错演变机制
5.5 扭转微动疲劳损伤机制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王珉,左敦稳;45~#钢微动疲劳特性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李欣;杨建伟;;微动疲劳损伤机理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30期
3 乐晓斌,何明鉴;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探讨[J];机械强度;1996年03期
4 张俊;彭金方;徐志彪;金潇;朱旻昊;;7075铝合金扭转微动疲劳行为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7年06期
5 戴振东,朱如鹏,潘升材,王珉;高温不锈钢与钛合金微动疲劳特性的实验研究[J];航空学报;1999年03期
6 ;第六届微动疲劳国际专题会议 [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16期
7 刘大伟;彭金方;田来;宋川;刘建华;朱旻昊;;30CrNiMo8合金钢的弯曲微动疲劳特性[J];机械工程材料;2014年08期
8 平学成;赵辽翔;;不完全接触端微动疲劳强度界面力学评估[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年06期
9 陈跃良;徐丽;张勇;郁大照;;参数对2A12铝合金微动疲劳局部塑性影响分析[J];装备环境工程;2014年05期
10 石炜;温卫东;崔海涛;;微动疲劳加载装置的设计及其在典型合金上的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彪;两种典型金属材料扭转微动疲劳行为及损伤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2 古远兴;高低周复合载荷下燕尾榫结构微动疲劳寿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宋川;轴类部件旋转弯曲微动疲劳损伤分析及试验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丁俊;弯曲微动疲劳失效机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杨广雪;高速列车车轴旋转弯曲作用下微动疲劳损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明;微动疲劳损伤机理及其防护对策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7 李欣;内燃机特征载荷作用下紧固面微动疲劳损伤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华阳;残余应力对发动机机体隔板微动疲劳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彭金方;几种金属材料弯曲微动疲劳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爱民;圆弧端齿结构设计方法与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7075铝合金扭转微动疲劳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2 田来;40CrNi2MoA钢的弯曲微动疲劳特性及电机小齿轮轴失效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李建军;交变接触载荷下6061铝合金微动疲劳特性[D];天津大学;2016年
4 刘大伟;30CrNiMo8合金钢的弯曲微动疲劳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蒋春松;316L不锈钢弯曲微动疲劳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申颜团;18CrNiMo7-6合金钢的弯曲微动疲劳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荆炀;燕尾榫结构微动疲劳有限元分析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乾;涂层参数对圆柱/平面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9 马刚;压气机燕尾榫联接结构微动疲劳寿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10 刘斌;圆弧接触面和激光淬火对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1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87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