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基于神经网络的径向锻造工艺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9 07:13
【摘要】:径向锻造是一种适用于锻造轴件、管件的特殊锻造工艺,具有材料利用率高、锻件机械性能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然而,径向锻造过程工艺参数多,若工艺参数设置不当,锻件会产生各种缺陷,例如:锻打速度过快时,锻件易出现扭曲;锻件和锤头之间的摩擦效应导致了锻件横截面上金属轴向流动的不均匀分布,使端面不平整,形成了端部凹坑或凸起,影响尺寸精度,且材料利用率降低;径向锻造过程的锻造比一般较小,锻件表层与心部的变形分布不均匀,较易产生轴向拉应力,可能使锻件心部出现裂纹;等等。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研究了使用平锤头和圆弧面锤头时工艺参数对圆截面坯料径向热锻过程的锻造载荷、端部凹坑缺陷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训练出可以用于预测和工艺优化的T-S模糊神经网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采用四锤头径向锻造机对45钢圆截面试样进行了单道次平锤头径向热锻实验,采集了锻件的心部应变和端部凹坑数据,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之后,分别建立了可靠的平锤头和圆弧面锤头径锻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模型分别选取了若干锤头几何参数和无量纲工艺参数,并基于田口法设计了正交实验,分析了平锤头和圆弧面锤头径锻过程的锻造载荷、端部凹坑缺陷的基本变化规律。在圆弧面径向锻造工艺中引入咬入比,提出先将锻件咬入锤头原地锻打、再径向锻造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新工艺有利于减小端部凹坑。通过对比发现,在工艺参数(径向压下率、送进率等)相近的条件下,圆弧面锤头径锻工艺所得锻件的相对凹坑深度较小、心部应变较大、表面质量相对较好,但锻造载荷相对较大。最后,考虑到有限元模拟的用时较长、不能实时地对径锻工艺进行预测优化,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训练出可以预测锻造载荷和端部凹坑值的T-S模糊神经网络,进而对径向锻造工艺提出了优化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316;TP183
【图文】:

工艺图,径向锻造,工艺


其中,轧制工艺的生产范围较窄,主要生产等截面的板材、型材等;挤工艺提高了金属的变形能力,所得零件力学性能良好,但模具耗损严重、使用命低,且零件组织性能不均匀;而锻造工艺的应用范围广,可成形性强,能灵控制锻件的形状及尺寸,且锻件的内部性能良好。随着我国航空航天、高速铁路风电核电等高新技术行业的高速发展,对轴类锻件、空心管件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其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径向锻造在自由锻与轧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成为了进行轴管类零件锻造新工艺。径向锻造的原材料消耗很低,材料利用率高达 95%,且锻件机械性能好生产效率高,工装简单且通用性强,因而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1 径向锻造工艺径向锻造工艺是一种适用于加工管、轴类零件的特殊锻造工艺,具有材料用率高、锻件机械性能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1]。轴件和管件的径向锻造工艺原分别如图 1-1、图 1-2 所示。

示意图,轴件,径向锻造


轴件和管件的径向锻造工艺原理分别如图 1-1、图 1-2 所示。图 1-1 径向锻造工艺示意图-轴件Fig.1-1 Two-dimensional schematic diagram of radial forging process for shafts

径向锻造,工艺缺陷


Fig.1-2 Two-dimensional schematic diagram of radial forging process for tubes径向锻造工艺的可锻范围较广,除普通钢材外,也能够锻造强度高、塑性差的高合金钢,尤其是难熔金属的开坯与锻造,如镁、钛、钨、钼、铌及其高合金钢等。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径向锻造适用于锻造大直径长轴件,如机车、飞机、坦克的车轴;适用于锻造有缩口、缩颈的薄壁管形件,如高压储气瓶、炮弹等;适用于锻造内孔构造特殊的管类件,如来复枪管、炮管等;适用于锻造异型材,如六边形等多边轴件及内八方管等异形截面管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琼;董湘怀;吴云剑;;径向压下率与送进率对径向锻造工件质量的影响[J];锻压技术;2015年08期

2 栾谦聪;董湘怀;吴云剑;;径向锻造工艺参数对锻透性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4年22期

3 刘力力;樊黎霞;徐诚;;身管冷径向锻造残余应力的模拟研究[J];兵工学报;2012年11期

4 刘力力;樊黎霞;董雪花;;盲孔法测定径向锻造身管表面残余应力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12年06期

5 郜阳;孙志超;杨合;;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TA15钛合金近β锻造组织预测模型[J];塑性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6 周旭东;刘香茹;;台阶轴径向锻造锤头数对锻透性和生产率的影响[J];锻压技术;2011年04期

7 张大千;刘占军;王哲峰;;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金属塑性变形阻力影响因子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4期

8 洪昭斌;陈力;;基于高斯基模糊神经网络的漂浮基柔性空间机械臂自学习控制[J];工程力学;2009年06期

9 秦敏;李继光;房娃;刘建生;;空心车轴径向锻造工艺的模拟研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倪红梅;王维刚;李敏;张颖;;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裙座锻造结构优化设计[J];压力容器;2008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覃光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及其应用[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76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876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6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