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干湿交替及阴极保护对环氧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5 21:58
  防腐涂料作为最有效的防护措施被广泛的应用在海洋平台各个腐蚀区域。在所有的腐蚀区域中,干湿交替区域是海洋平台腐蚀最为严重、涂层最容易失效的地带。对于海洋平台金属材料的保护往往是将涂层防护与阴极保护联合使用,完好涂层与阴极保护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但有机涂层在制备及服役过程中,会出现宏观或者微观的缺陷,涂层破损之后,若施加的保护电位不当,会导致涂层的剥离、金属的腐蚀等。本文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监测了涂层的失效过程,并结合涂层失效过程的开路电位、吸水率、孔隙率、涂层附着力、红外光谱及表面形貌变化研究了环氧清漆涂层及化学键合涂层在浸泡及6-6h干湿交替条件下的失效过程及失效原理,同时探索了不同保护电位对破损有机涂层保护效果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对浸泡条件下涂层的失效进行研究发现:环氧清漆涂层的失效快于化学键合涂层,化学键合涂层具有相对较高的涂层孔隙电阻、电荷转移电阻及干态、湿态附着力,涂层屏蔽性能高,防护性能较好。两种涂层失效均是由于涂层吸水膨胀,孔隙率变大,防护性能变差,因此导致涂层下金属腐蚀加剧。(2)对6-6h干湿交替条件下涂层的失效进行研究发现:环氧清...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干湿交替及阴极保护对环氧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


海洋钢结构材料的腐蚀现象

海洋钻井平台,腐蚀区域,主要结构,涂料


图 1.1 海洋钢结构材料的腐蚀现象料的失效防腐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海上钢结构中[腐蚀具体划分为 5 大区域,它们分别是:花飞溅区、处于涨潮落潮范围内的潮差区海泥区。以海洋钻井平台建筑的简易图为区域金属的腐蚀速率及腐蚀特点存在着明应用在每个区域,根据涂料的失效特点及气环境下的涂料失效、水位线以下浸泡区

水位线,破坏现象,涂层,干湿交替


图 1.3 水位线附近涂层的破坏现象了浪花飞溅区,在水位线附近的还有潮差区,处于潮差区的涂层的失效主要受的影响,即涂层与含氧充分的海水呈现周期性接触(浸润-干燥-浸润的过程),强烈的海水冲击作用,但干湿交替同样会加速涂层的失效。如 Lendvay-Gyorik 研究发现干湿交替的过程会增大涂层的孔隙,导致涂层提前失去保护作用。再域内有许多海洋生物的附着,如原生动物、硅藻、轮线虫和贝壳类等会引起涂失效[29-31]。洋水线区涂料的失效的腐蚀速率几乎比全浸泡区大得多,其腐蚀必对海洋平台成威胁,此区域通常是海洋平台防腐蚀工作的重中之重。机涂层在干湿交替环境中的失效理论 涂料在干湿交替环境中的失效研究现状涂料的服役过程中,水、氧、离子和腐蚀物质的连续迁移至涂层/金属界面,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防腐涂料深海环境失效行为研究[J]. 张华,傅鑫,石鹏飞,郭倩,雷冰,胡胜楠.  全面腐蚀控制. 2018(01)
[2]储罐底板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研究进展[J]. 寇杰,张新策,崔淦,杨宝安.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7(04)
[3]海洋污损生物黏附机制与酶防污技术研究进展[J]. 李跃瑞,蔺存国,王利.  舰船科学技术. 2017(07)
[4]海洋微生物腐蚀研究进展[J]. 张文毓.  全面腐蚀控制. 2017(01)
[5]海洋腐蚀防护的现状与未来[J]. 侯保荣,张盾,王鹏.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12)
[6]模拟深海环境中高强钢的阴极保护准则[J]. 潘大伟,高心心,马力,闫永贵.  腐蚀与防护. 2016(03)
[7]阴极保护在工程中的应用[J]. 刘佳,郭超,张欣,徐海涛,张超,董超.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08)
[8]海水腐蚀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及意义[J]. 尚小宴,罗兆杰.  环境与生活. 2014(22)
[9]区域阴极保护技术概况及其发展[J]. 马含悦,杜磊,杨阳,张平,牟华.  腐蚀与防护. 2014(05)
[10]海洋工程阴极保护技术发展评述[J]. 许立坤,马力,邢少华,程文华.  中国材料进展. 2014(02)

博士论文
[1]干湿交替环境中有机涂层失效过程的研究[D]. 张伟.中国海洋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外加电流阴极极化下环氧富锌涂层的失效行为研究[D]. 张丽.北京化工大学 2013
[2]阴极保护对破损有机涂层防护作用的研究[D]. 李玉楠.中国海洋大学 2011
[3]几种有机涂层体系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失效过程的研究[D]. 张亮.北京化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79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979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c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