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P钢在配分时的竞争机制及变形协调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8 11:09
第三代先进高强度汽车用钢兼有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特点,可以满足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汽车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的要求,因此研发并生产具有高强塑性的第三代汽车用钢是当今的发展趋势。其中I&QP(Intercriticalheating,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已经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而且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但仍存在一些尚未突破的机理性问题,如配分时贝氏体的转变机理、碳配分及碳化物析出对贝氏体转变的影响、不同界面上原子的偏聚机理、变形过程中各相组织之间的变形协调机理、不同复相组织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机理等。本文以I&QP钢为研究对象,对淬火、配分工艺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共性的科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也力求推动淬火、配分工艺在其它领域的发展,如挤泥机绞刀、破碎机锤头、耐磨钢球、球磨机衬板等。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首先引入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热处理工艺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灰关联等级选择最佳I&QP工艺,使其达到第三代汽车用钢的要求,然后利用灰关联分析的方法比较各热处理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的影响最大,配分温度其次,配分时间的影响最小。利...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QP工艺及组织演变示意图w??
2.2.2配分过程中组织演变的研究??(1)贝氏体转变的研究??图2-3表示利用热膨胀仪测得的不同淬火温度下配分时试样相对长度随??配分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图中每个淬火温度下的配分过程中均有体积??膨胀发生。配分过程中一次淬火后的马氏体会发生回火作用,回火时碳化物??析出会导致试样体积收缩[9],因此配分时试样体积膨胀与乌氏体回火无关。??根据M.J.?Santofimia[12]的观点,_酉己.分过程中试样体积膨胀可能与以下三个原??因有关:①马氏体的形核长大卜②贝氏体的形成;③碳从马氏体向奥氏体中??快淳配分造成两相中Fe的化学势不同,从而导致界面的迁移。??Partitioning?Temperature:?350*C??0.12??????〇.1〇?-??S?0.08?-?——*'??i??? ̄??I?腿.??5?■?//Z?—??1:^^一^—??0.00????1?<?1?■?1?*?1?>???0?200?400?600?800?1000??Partitioning?Time?(s)??图2-3不同淬火温度下配分过程中试样相对长度随配分时间的变化曲线l"l??-6-??
?1&QP钢在配分时的竞争机制及变形协调机理的研宄???形结构,其晶格常数为flh=2.752A,ch=4.353A,Fe原子占据两种位置,如图??2-4所示。通常e碳化物的单胞有6个Fe原子,平均2-3个C原子,晶格常??数a=V^h,c=2Ch,这样可以获得化学式为Fe2.4C的碳化物。置换原子Fe可??以被Si、A1和Mn等替代。e碳化物和马氏体的取向关系如下所示[2|]:??(101)?-10ll,?(1010001,011a-1210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火温度对工程机械用1000MPa级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刘成,龚小寒,鄢梦琪. 热加工工艺. 2016(14)
[2]高强度汽车用钢发展与第3代汽车高强度钢的研究[J]. 罗振轩,荣建,杨可,刘国军,戚文,于婷,徐虹.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5(04)
[3]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Through a Combined Intercritical Annealing and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IAQP) Treatment[J]. Ri-Ming Wu,Wei Li,Cheng-Lin Wang,Yi Xiao,Li Wang,Xue-Jun Jin.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2015(03)
[4]退火及配分温度对Si-Mn系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陈银莉,蒯振,赵爱民,庄宝潼.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3(09)
[5]锰含量和淬火温度对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杨海峰,王利,冯伟骏,芦凤桂. 热加工工艺. 2011(18)
[6]回火温度对热轧双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J]. 胡学文,刘雅政,周乐育,张宜. 钢铁. 2010(03)
[7]Fe-Mn-C合金中的C-Mn偏聚及其对相变和形变的影响[J]. 朱瑞富,李士同,刘玉先,王世清.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1997(03)
[8]高锰钢的价电子结构及其本质特性[J]. 朱瑞富,吕宇鹏,李士同,张福成. 科学通报. 1996(14)
[9]稀土元素对低碳Si-Mn-V钢马氏体自回火及低温回火分解过程的影响[J]. 王笑天,姚引良,邵潭华. 中国稀土学报. 1990(04)
[10]Fe-C合金贝氏体相变热力学(LFG 模型)[J]. 徐祖耀,牟翊文. 金属学报. 1987(01)
硕士论文
[1]马氏体基体TRIP钢的热处理工艺与性能分析[D]. 徐海涛.辽宁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71449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QP工艺及组织演变示意图w??
2.2.2配分过程中组织演变的研究??(1)贝氏体转变的研究??图2-3表示利用热膨胀仪测得的不同淬火温度下配分时试样相对长度随??配分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图中每个淬火温度下的配分过程中均有体积??膨胀发生。配分过程中一次淬火后的马氏体会发生回火作用,回火时碳化物??析出会导致试样体积收缩[9],因此配分时试样体积膨胀与乌氏体回火无关。??根据M.J.?Santofimia[12]的观点,_酉己.分过程中试样体积膨胀可能与以下三个原??因有关:①马氏体的形核长大卜②贝氏体的形成;③碳从马氏体向奥氏体中??快淳配分造成两相中Fe的化学势不同,从而导致界面的迁移。??Partitioning?Temperature:?350*C??0.12??????〇.1〇?-??S?0.08?-?——*'??i??? ̄??I?腿.??5?■?//Z?—??1:^^一^—??0.00????1?<?1?■?1?*?1?>???0?200?400?600?800?1000??Partitioning?Time?(s)??图2-3不同淬火温度下配分过程中试样相对长度随配分时间的变化曲线l"l??-6-??
?1&QP钢在配分时的竞争机制及变形协调机理的研宄???形结构,其晶格常数为flh=2.752A,ch=4.353A,Fe原子占据两种位置,如图??2-4所示。通常e碳化物的单胞有6个Fe原子,平均2-3个C原子,晶格常??数a=V^h,c=2Ch,这样可以获得化学式为Fe2.4C的碳化物。置换原子Fe可??以被Si、A1和Mn等替代。e碳化物和马氏体的取向关系如下所示[2|]:??(101)?-10ll,?(1010001,011a-1210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火温度对工程机械用1000MPa级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刘成,龚小寒,鄢梦琪. 热加工工艺. 2016(14)
[2]高强度汽车用钢发展与第3代汽车高强度钢的研究[J]. 罗振轩,荣建,杨可,刘国军,戚文,于婷,徐虹.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5(04)
[3]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Through a Combined Intercritical Annealing and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IAQP) Treatment[J]. Ri-Ming Wu,Wei Li,Cheng-Lin Wang,Yi Xiao,Li Wang,Xue-Jun Jin.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2015(03)
[4]退火及配分温度对Si-Mn系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陈银莉,蒯振,赵爱民,庄宝潼.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3(09)
[5]锰含量和淬火温度对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杨海峰,王利,冯伟骏,芦凤桂. 热加工工艺. 2011(18)
[6]回火温度对热轧双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J]. 胡学文,刘雅政,周乐育,张宜. 钢铁. 2010(03)
[7]Fe-Mn-C合金中的C-Mn偏聚及其对相变和形变的影响[J]. 朱瑞富,李士同,刘玉先,王世清.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1997(03)
[8]高锰钢的价电子结构及其本质特性[J]. 朱瑞富,吕宇鹏,李士同,张福成. 科学通报. 1996(14)
[9]稀土元素对低碳Si-Mn-V钢马氏体自回火及低温回火分解过程的影响[J]. 王笑天,姚引良,邵潭华. 中国稀土学报. 1990(04)
[10]Fe-C合金贝氏体相变热力学(LFG 模型)[J]. 徐祖耀,牟翊文. 金属学报. 1987(01)
硕士论文
[1]马氏体基体TRIP钢的热处理工艺与性能分析[D]. 徐海涛.辽宁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71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27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