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弯线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10 15:14

  本文关键词: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弯线机系统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线材制品行业面临自主创新不强,经济效益下滑,盈利水平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为应对经济发展形势并提升市场竞争力,需加快转型升级,突出自主创新,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弯线机系统设计方案,实现对新型专用数控弯线机系统的自主研发。本论文首先通过分析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结构特征,提出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弯线机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系统硬件设备选型,构建数控弯线机系统基础平台,并完成人机交互界面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实现在三维空间内对金属线材的折弯成形和自动化生产。本论文设计的数控弯线机系统拥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手动、手轮和自动三种控制方式,方便系统调试;集成代码编辑、校验和自动执行功能,提高了系统功能集成化和操作便捷性;采用双模头多模位结构,可同时装载不同的折弯模具并自动切换;支持各轴连续动作和多轴联动,实现对金属线材的三维空间复杂折弯;可执行G代码文件实现对金属线材的自动化生产。针对金属线材折弯过程中存在的弯曲回弹现象,提出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回弹补偿控制策略,并通过建模仿真验证其合理性。通过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使系统在扩展性、开放性、连续化、自动化和高速化方面有较好性能,便于维护、升级和二次开发。
【关键词】:数控系统 弯线机 开放式 运动控制卡 人机交互界面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65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21
  • 1.1 引言13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4
  • 1.3 数控系统的发展和趋势14-17
  • 1.3.1 数控系统的发展历史14-15
  • 1.3.2 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15-16
  • 1.3.3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16-17
  • 1.4 国内外数控弯线机系统研究现状17-19
  • 1.4.1 国外数控弯线机系统研究状况17-18
  • 1.4.2 国内数控弯线机系统研究状况18-19
  •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19-21
  • 第二章 开放式数控弯线机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21-29
  • 2.1 数控弯线机的基本原理21-23
  • 2.1.1 数控弯线机的结构21-22
  • 2.1.2 数控弯线机的功能22-23
  • 2.2 开放式数控弯线机系统的设计方案23-28
  • 2.2.1 体系结构设计23-24
  • 2.2.2 硬件架构设计24-26
  • 2.2.3 软件架构设计26-28
  • 2.3 开放式数控弯线机系统的设计目标28-29
  • 第三章 开放式数控弯线机系统的基础平台设计29-39
  • 3.1 数控弯线机系统的机械结构29-32
  • 3.1.1 送线机构29-30
  • 3.1.2 旋转机构30
  • 3.1.3 换模机构30-31
  • 3.1.4 折弯机构31-32
  • 3.2 数控弯线机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32-35
  • 3.2.1 工控机32-33
  • 3.2.2 运动控制卡33-34
  • 3.2.3 伺服系统34-35
  • 3.3 数控弯线机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35-38
  • 3.3.1 开发环境35-37
  • 3.3.2 开发工具37
  • 3.3.3 开发语言37-38
  • 3.4 基础平台构建38
  • 3.5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开放式数控弯线机控制系统设计39-57
  • 4.1 控制系统设计模型39-42
  • 4.2 人机交互界面方案设计42-44
  • 4.2.1 人机交互42
  • 4.2.2 功能需求分析42-43
  • 4.2.3 界面设计43-44
  • 4.3 功能模块设计44-52
  • 4.3.1 动态信息显示44-45
  • 4.3.2 加工程序管理45
  • 4.3.3 代码编辑校验45-48
  • 4.3.4 模具自动切换48-49
  • 4.3.5 开关设备控制49-50
  • 4.3.6 代码自动执行50-52
  • 4.4 运动控制分析设计52-55
  • 4.4.1 单轴运动控制52-54
  • 4.4.2 多轴同步控制54-55
  • 4.5 本章小结55-57
  • 第五章 弯曲回弹和补偿控制分析57-69
  • 5.1 弯曲回弹概述57-59
  • 5.1.1 弯曲回弹理论57-58
  • 5.1.2 弹影响因素58-59
  • 5.1.3 回弹补偿技术59
  • 5.2 基于神经网络的回弹补偿控制分析59-67
  • 5.2.1 神经网络技术60-61
  • 5.2.2 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回弹补偿控制分析61-65
  • 5.2.3 基于模块化神经网络模型的回弹补偿控制分析65-67
  • 5.4 本章小结67-69
  • 第六章 系统测试69-75
  • 6.1 手动操作测试69-71
  • 6.2 代码编辑校验测试71-72
  • 6.3 自动执行测试72-73
  • 6.4 本章小结73-75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5-77
  • 7.1 论文总结75-76
  • 7.2 工作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79
  • 致谢79-80
  • 作者简历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宗雨;王立峰;郭伟;李从心;;一种新型开放式数控原型系统的开发[J];机床与液压;2006年10期

2 闫永志;任雪鸿;;开放式数控系统实时性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0年02期

3 富宏亚;梁全;;开放式数控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J];航空制造技术;2010年04期

4 熊建桥;熊晓松;李雪;袁新芳;;开放式数控冲压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锻压技术;2010年04期

5 叶健敏;高志;胡秀亮;王涛;;基于单片机控制小型开放式数控平台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08期

6 黄玉龙,杨建武;网络制造与开放式数控技术[J];制造业自动化;2002年10期

7 杨晓京,任伟;开放式数控系统硬件平台的构建[J];机床与液压;2003年06期

8 于万成,王太勇,王桂莲,杨志伟;基于开放式数控机床教学平台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5年10期

9 谈峰;;主流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比较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03期

10 张旭辉;刘青;王孙安;;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及网络化实现[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晓春;屈波;孙来业;汪木兰;;高速高精度开放式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范晋伟;姚明;马轶妍;何京;;基于开放式数控体系的数控机床电器设计与调试[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海信;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平台实现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游有鹏;开放式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李小雷;开放式数控刻楦机及鞋楦CAD/CAM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宏焘;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切割系统研究与开发[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杨秀秀;开放式数控技术教学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3 唐定兵;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开放式数控实验教学平台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4 刘劲松;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弯线机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6年

5 郭本银;开放式数控教学实验平台的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史小磊;基于BECKHOFFTwinCAT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赛飞;开放式数控焊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苏日华;开放式数控示教平台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高占彪;在线非接触开放式数控测量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汤阳;基于Windows CE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弯线机系统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55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d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