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力产生机理及振动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力产生机理及振动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永磁同步电主轴是高速加工技术的核心部件,电主轴的径向电磁力引起的电磁振动是影响高速电主轴加工精度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对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力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气隙磁场中相互作用的基波磁场和一系列谐波磁场形成了径向和切向的电磁力。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永磁同步电主轴的电磁力和振动特性,主要内容包括电磁场分析、模态分析、结构参数分析等几个方面。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永磁同步电主轴二维电磁场进行了建模和求解,得到永磁同步电主轴气隙内的磁通密度、磁力线分布以及磁密云图。再通过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算出作用在永磁同步电主轴定子内表面上的径向电磁力及转子表面的切向电磁力,并对其进行谐波分析和频谱分析,发现永磁同步电主轴定子齿表面的径向电磁力的低次谐波是引起其电磁振动的主要原因。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永磁同步电主轴三维模型,对永磁同步电主轴定子铁心、端盖和整机进行模态仿真,分析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将得到的结果与永磁同步电主轴振动径向电磁力波的频率成分进行对比,没有发现共振现象。对不同结构参数的模型永磁同步电主轴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永磁同步电主轴的槽口宽度、槽肩高度和极弧系数等结构参数对永磁同步电主轴径向电磁力谐波和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转矩,减小振动噪声,提出了一种楔形气隙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均匀气隙和楔形气隙永磁同步电主轴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将以上两种气隙结构模型的电主轴转矩和径向力进行了对比,得出楔形气隙结构对提高永磁同步电主轴转矩密度、减小振动噪声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主轴 电磁力 振动特性 模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65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永磁同步电主轴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0-13
- 1.2.1 永磁同步电主轴概述10-12
- 1.2.2 永磁同步电主轴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2-13
- 1.3 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力与振动特性研究综述13-16
- 1.3.1 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力研究发展概况13-14
- 1.3.2 永磁同步电主轴振动特性研究现状14-16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力产生机理及振动理论17-24
- 2.1 永磁同步电主轴气隙磁场17-19
- 2.1.1 气隙总磁动势17-18
- 2.1.2 气隙磁导18-19
- 2.2 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力产生机理19-22
- 2.3 永磁同步电主轴振动模态理论22-24
- 第3章 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24-33
- 3.1 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力计算24-27
- 3.1.1 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场有限元模型24-26
- 3.1.2 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场有限元求解26-27
- 3.2 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场有限元结果分析27-32
- 3.2.1 永磁同步电主轴气隙磁密分析28-29
- 3.2.2 永磁同步电主轴径向电磁力波分析29-30
- 3.2.3 永磁同步电主轴转矩分析30-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永磁同步电主轴结构模态及振动特性分析33-42
- 4.1 定子铁心振动模态的有限元分析33-35
- 4.2 端盖振动模态的有限元分析35-39
- 4.3 整机振动模态的有限元分析39-41
- 4.4 本章小结41-42
- 第5章 结构参数变化对永磁同步电主轴振动特性的影响42-51
- 5.1 改变永磁同步电主轴定子的结构参数42-45
- 5.1.1 槽口宽度对永磁同步电主轴振动特性的影响42-43
- 5.1.2 槽肩高度对永磁同步电主轴振动特性的影响43-45
- 5.2 改变永磁同步电主轴转子的结构参数45-50
- 5.2.1 转子不规则轮廓对永磁同步电主轴振动特性的影响45-48
- 5.2.2 转子极弧系数改变对永磁同步电主轴振动特性的影响48-50
- 5.3 本章小结50-51
- 第6章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在学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积水;汉川公司电主轴研发取得新突破[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年12期
2 周延yP,李中行;电主轴技术讲座 第六讲 电主轴的选用[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年12期
3 虞付进;电主轴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机电工程;2003年06期
4 闫红卫 ,徐同申;国内电主轴的起源与发展[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5年11期
5 张兴军;杨淑启;韩龙义;;高速精密电主轴的研制[J];机电工程技术;2006年06期
6 董海平;杨明平;朱火美;李伟光;;电主轴产业化探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11期
7 刘永坤;史康云;;电主轴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探析[J];机电信息;2011年30期
8 秦少军;基于多影响因子的电主轴可靠性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年06期
9 黄红武,熊万里,陆名彰,盛晓敏,吴耀,宓海青;高速大功率精密电主轴中的关键技术[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升恒;;风洞冷却的电主轴[J];装备机械;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珂;吴玉厚;张丽秀;潘振宁;;陶瓷电主轴单元的振动特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2 熊万里;;高速精密永磁同步电主轴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孙智慧;肖乃宽;;高速加工之我见[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蒋书运;;高速机床电主轴摩擦学问题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袁剑雄;王知行;李建生;徐秀敏;;并联机床电主轴干涉计算[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世钰;;高速加工的利器—高刚性大功率气静压电主轴[A];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8年
7 陈润霖;许吉敏;奚延辉;袁小阳;;高速超精密电主轴系统可靠性及精度稳定性研究[A];第11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4)论文集(下册)[C];2014年
8 吴国庆;张钢;张建生;王春兰;吴名贵;汪希平;;磁悬浮铣削电主轴控制系统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孙智慧;肖乃宽;;高速加工之我见[A];陕西第二届数控机床及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新洲;张钢;吴剑锋;汪希平;;磁悬浮支承铣削电主轴的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A];2003大型发电机组振动和转子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军;国产化率低 电主轴成为数控机床发展之痛[N];中国工业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叶军;电主轴:制约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软肋[N];中国工业报;2006年
3 见习记者 严曼青;电主轴国产化低 数控机床的发展之痛[N];机电商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徐雯雯;金雷:创新铸就的硬品牌[N];莱芜日报;2011年
5 记者 张睿 通讯员 崔珠峰;“通裕”攻克5个世界性难题[N];德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司涛 赵彬彬;通裕重工今招股 创新成就风电装备龙头[N];证券日报;2011年
7 协会;国内数控机床用电主轴市场扩容[N];中国电力报;2004年
8 郭宝泉;让科研成果产生巨大经济效益[N];沈阳日报;2006年
9 叶军;投资4000万 洛阳轴研为机床造“心脏”[N];中国工业报;2003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卢青 贾小兵;通裕重工今日申购 适时实施股权激励[N];证券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丽秀;电主轴单元电磁特性及控制策略改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颂华;高速陶瓷电主轴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继行;小型车床内装式电主轴间歇动态热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4 马丙辉;基于热管传热的液体静压电主轴热态性能及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艳;陶瓷电主轴电磁力及损耗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2 马帅;基于Fluent的电主轴热态分析及结构优化[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时玉冰;内置式电主轴动态及热—结构耦合特性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4 张政;高速电主轴热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阎铭;电主轴电磁振动与损耗关系实验与仿真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6 张郊;轴承预紧力对电主轴特性的影响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7 夏万磊;电主轴温升智能预测与实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8 陈慧;DZM140电主轴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9 朴陶然;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力产生机理及振动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10 王玮琦;永磁同步电主轴机电耦联动力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力产生机理及振动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5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