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基非晶复合材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9 21:39
由于现代社会对于更高性能金属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拥有独特优异性能的大块非晶态合金材料逐渐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采用真空吸铸法制备成功制备了完全非晶态的Mg60Cu30Y10(at%)块体非晶态合金材料。使用Instron-5982万能试验机对材料进行了室温压缩测试,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进行了材料的微观组织的表征分析。使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材料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铸态非晶态合金样品室温压缩强度高达833MPa,呈现脆性断裂。铸态材料的XRD谱线不存在尖锐衍射峰,在2θ=40°存在一个漫散射区域,其DSC曲线呈现了一个样品的两级晶化的过程。对样品选定不同的升温速率进行了DSC测试,根据所测得的特征温度进行了Losocka与Kissinger方法的计算。Losocka法计算得到的特征常数数值较大,说明合金对于晶化过程中的升温速率较为敏感,依赖性较强。根据Kissinger方法计算得到了各个特征温度的表观激活能。对于铸态样品进行了在170℃下5min、10min、15min的热处理以便部...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晶态合金的发展概况
1.3 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以及制备方法
1.3.1 非晶合金的形成和玻璃转变
1.3.2 块体非晶的形成机理
1.3.3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1.4 块体非晶态合金的性能与应用
1.5 镁基非晶合金的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6.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制备与测试方法
2.1 合金体系
2.2 块体非晶态样品的制备
2.3 样品的压缩实验
2.4 X射线衍射(XRD)
2.5 扫描电子显微术(SEM)
2.6 热分析技术(DSC)
第3章 铸态Mg-Cu-Y块体非晶态合金测试和表征
3.1 引言
3.2 铸态样品的分析
3.2.1 铸态样品的宏观状态
3.2.2 铸态样品的XRD分析
3.2.3 铸态样品的热分析
3.2.4 铸态样品的压缩实验
第4章 Mg_(60)Cu_(30)Y_(10)非晶合金的变温晶化动力学研究
引言
4.1 晶化动力学分析理论
4.1.1 动力学方程
4.1.2 JMA理论
4.2 动力学分析常用理论
4.2.1 Kissinger法
4.2.2 差热微分法
4.2.3 Losocka关系
4.2.4 稳态法(R.N.Rogers法)
4.2.5 积分法(Ozawa法)
4.3 晶化动力学参数计算
4.3.1 DSC实验结果分析
4.3.2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处理对Mg_(60)Cu_(30)Y_(10)非晶态合金的室温压缩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
引言
5.1 实验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热处理态材料的DSC分析
5.2.2 热处理材料的XRD测试
5.2.3 热处理态材料的室温压缩性能及微观组织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属玻璃研究简史[J]. 汪卫华. 物理. 2011(11)
[2]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及其晶化动力学[J]. 何世文,朱艺添,刘咏.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0(07)
[3]Zr47Cu44Al9大块非晶合金的变温晶化行为[J]. 张宝庆,曹国华,战再吉,刘日平,王文魁.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9(06)
[4]热处理对铁基非晶合金涂层相组成及磨损性能的影响[J]. 樊自拴,潘继岗,孙冬柏,俞宏英,李辉勤,王旭东,孟惠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8(01)
[5]大块非晶合金制备原理与技术[J]. 申玉田,崔春翔,徐艳姬,韩瑞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4(05)
[6]新型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J]. 蒋美萍.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3(04)
[7]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及研究进展[J]. 赵德强,杨元政,李喜峰,仇在宏. 金属功能材料. 2003(03)
[8]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新技术——非晶粉末固结成形法[J]. 高玉来,沈军,孙剑飞,周彼德,李庆春. 材料导报. 2002(10)
[9]镁合金与超高强度镁合金[J]. 郭学锋,魏建锋,张忠明. 铸造技术. 2002(03)
博士论文
[1]压缩塑性变形对Zr基块体金属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 时博.兰州大学 2016
[2]Fe-B-Si系非晶/纳米晶合金的成分设计及性能研究[D]. 耿遥祥.大连理工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Mg65Cu25Y10非晶合金的制备及晶化研究[D]. 郑亮亮.西安理工大学 2009
[2]Mg-Ni-Zn-Y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D]. 胡楠楠.沈阳工业大学 2009
[3]Mg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D]. 刘江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4]Mg-Cu-Gd(-Al)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及力学行为研究[D]. 耿家源.郑州大学 2007
[5]镁基块体非晶晶化行为研究及复合材料制备[D]. 张扣山.江苏大学 2006
[6]Cu基非晶合金晶化过程和微结构研究[D]. 欧欣.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15421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晶态合金的发展概况
1.3 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以及制备方法
1.3.1 非晶合金的形成和玻璃转变
1.3.2 块体非晶的形成机理
1.3.3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1.4 块体非晶态合金的性能与应用
1.5 镁基非晶合金的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6.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制备与测试方法
2.1 合金体系
2.2 块体非晶态样品的制备
2.3 样品的压缩实验
2.4 X射线衍射(XRD)
2.5 扫描电子显微术(SEM)
2.6 热分析技术(DSC)
第3章 铸态Mg-Cu-Y块体非晶态合金测试和表征
3.1 引言
3.2 铸态样品的分析
3.2.1 铸态样品的宏观状态
3.2.2 铸态样品的XRD分析
3.2.3 铸态样品的热分析
3.2.4 铸态样品的压缩实验
第4章 Mg_(60)Cu_(30)Y_(10)非晶合金的变温晶化动力学研究
引言
4.1 晶化动力学分析理论
4.1.1 动力学方程
4.1.2 JMA理论
4.2 动力学分析常用理论
4.2.1 Kissinger法
4.2.2 差热微分法
4.2.3 Losocka关系
4.2.4 稳态法(R.N.Rogers法)
4.2.5 积分法(Ozawa法)
4.3 晶化动力学参数计算
4.3.1 DSC实验结果分析
4.3.2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处理对Mg_(60)Cu_(30)Y_(10)非晶态合金的室温压缩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
引言
5.1 实验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热处理态材料的DSC分析
5.2.2 热处理材料的XRD测试
5.2.3 热处理态材料的室温压缩性能及微观组织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属玻璃研究简史[J]. 汪卫华. 物理. 2011(11)
[2]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及其晶化动力学[J]. 何世文,朱艺添,刘咏.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0(07)
[3]Zr47Cu44Al9大块非晶合金的变温晶化行为[J]. 张宝庆,曹国华,战再吉,刘日平,王文魁.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9(06)
[4]热处理对铁基非晶合金涂层相组成及磨损性能的影响[J]. 樊自拴,潘继岗,孙冬柏,俞宏英,李辉勤,王旭东,孟惠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8(01)
[5]大块非晶合金制备原理与技术[J]. 申玉田,崔春翔,徐艳姬,韩瑞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4(05)
[6]新型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J]. 蒋美萍.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3(04)
[7]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及研究进展[J]. 赵德强,杨元政,李喜峰,仇在宏. 金属功能材料. 2003(03)
[8]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新技术——非晶粉末固结成形法[J]. 高玉来,沈军,孙剑飞,周彼德,李庆春. 材料导报. 2002(10)
[9]镁合金与超高强度镁合金[J]. 郭学锋,魏建锋,张忠明. 铸造技术. 2002(03)
博士论文
[1]压缩塑性变形对Zr基块体金属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 时博.兰州大学 2016
[2]Fe-B-Si系非晶/纳米晶合金的成分设计及性能研究[D]. 耿遥祥.大连理工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Mg65Cu25Y10非晶合金的制备及晶化研究[D]. 郑亮亮.西安理工大学 2009
[2]Mg-Ni-Zn-Y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D]. 胡楠楠.沈阳工业大学 2009
[3]Mg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D]. 刘江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4]Mg-Cu-Gd(-Al)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及力学行为研究[D]. 耿家源.郑州大学 2007
[5]镁基块体非晶晶化行为研究及复合材料制备[D]. 张扣山.江苏大学 2006
[6]Cu基非晶合金晶化过程和微结构研究[D]. 欧欣.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15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71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