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Fe-C-V-Cr-Ce系二元化合物第一性原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9:27

  本文关键词:Fe-C-V-Cr-Ce系二元化合物第一性原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化学热处理中,稀土由于催渗、改善渗层组织、提高渗层质量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稀土铬钒共渗将单渗钒、渗铬优点综合,克服其缺点,在提高冷作模具使用寿命方面取得很大成功,其覆层相结构主要有Fe-C-V-Cr-Ce系化合物组成。但由于测试手段、实验复杂及稀土微量等制约,目前对稀土铬钒共渗的研究大多偏工艺方面,在覆层相结构理论规律方面尚缺乏深入认识,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故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Fe-C-V-Cr-Ce系二元化合物的基本物性及结构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尝试分析各种化合物在稀土铬钒共渗覆层的存在可能性,对稀土铬钒共渗乃至整个稀土化学热处理领域的进一步探索、认识及改进,均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价值。本文利用CASTEP模块,对Fe-C-V-Cr-Ce系中C-Ce、Fe-Ce、C-Cr、C-V四个体系化合物的晶格常数、电子结构(差分电荷密度、态密度)、热力学性质(德拜温度、生成焓、结合能)、力学性能(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泊松比、理论硬度、各向异性系数)等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实验数据结合,对Fe-C-V-Cr-Ce系二元化合物进行了综合的相结构稳定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C-Ce系CCe、C_2Ce、C_3Ce_2三种化合物中,C_3Ce_2的生成焓、结合能值最低,分别为-0.859 ev/atom、-6.999 ev/atom,德拜温度最高,为376 K,热力学稳定性最优;在电子结构方面,C_3Ce_2态密度图中成键电子杂化明显,共价性较强,结构稳定性优于CCe、C_2Ce,且C_3Ce_2理论硬度为9.905Gpa,远大于CCe、C_2Ce,力学稳定性较好,在C-Ce二元体系中最易生成。2.在Fe-Ce系CeFe_2、Ce Fe_5、Ce_2Fe_(17)三种化合物中,Ce_2Fe_(17)的生成焓(-0.440ev/atom)、结合能(-4.940 ev/atom)最低,德拜温度(403 K)最高,热力学稳定性较好;三种化合物均有离子键、金属键、共价键,且Ce_2Fe_(17)的共价键和离子键强度较高;Ce_2Fe_(17)各向异性系数为0.005,各向同性好,杨氏模量、剪切模量、理论硬度分别为266 Gpa、102 Gpa、8.984 Gpa,均比CeFe_5、CeFe_2大得多。综合分析,Ce_2Fe_(17)在Fe-Ce体系中最容易生成。3.在C-Cr系CCr、C_2Cr_3、C_3Cr_7、C_6Cr_23四种化合物中,CCr生成焓非负,为热力学不稳定相,C_2Cr_3的结合能(-9.144 ev/atom)、生成焓(-0.171 ev/atom)值最小,德拜温度(807 K)最大,热力学稳定性最强,同时其态密度图中Cr-3d和C-2p杂化最明显,结构稳定性也最好。此外,C_2Cr_3由于体积模量(324 Gpa)、杨氏模量(439Gpa)、理论硬度(16.368 Gpa)都比C_2Cr_3、C_3Cr_7大,力学性能也是最好的。因此,C_2Cr_3在C-Cr二元系化合物中最容易生成。4.在C-V二元系CV、aCV_2、bCV_2、C_3V_4、C_5V_6、C_7V_8六种化合物中,C5V_6的生成焓(-0.617 ev/atom)、结合能(-9.187 ev/atom)值最小,化合物形成能力、结构稳定性最强,C_7V_8、CV次之。CV、C_7V_8、C_5V_6的德拜温度、成键杂化程度、理论硬度、杨氏模量等很接近,都强于aCV_2、bCV_2、C_3V_4,在C-V体系中都比较容易生成,其德拜温度分别为921 K、923 K、858 K,理论硬度分别为23.1 Gpa、24.4 Gpa、25.9 Gpa,杨氏模量分别为485 Gpa、481 Gpa、424Gpa。5.对四个体系综合分析发现,C-Cr、C-V系化合物的热力学、力学稳定性普遍要强于C-Ce、Fe-Ce系,在Fe-C-V-Cr-Ce系二元化合物中更容易生成。结合XRD标准图谱和实验数据,进一步推测出C_2Cr_3、C_7V_8、C_5V_6也可能存在于稀土铬钒共渗覆层中。
【关键词】:稀土铬钒共渗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相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24
  • 1.1 引言12-13
  • 1.2 稀土化学热处理的应用13-16
  • 1.2.1 稀土渗碳及碳氮共渗13-14
  • 1.2.2 稀土渗硼技术14-15
  • 1.2.3 稀土渗钒技术15
  • 1.2.4 稀土复合共渗技术15-16
  • 1.2.5 稀土在化学热处理中的发展前景16
  • 1.3 稀土影响化学热处理的机制16-17
  • 1.3.1 活化催渗16-17
  • 1.3.2 改善渗层组织、性能17
  • 1.4 稀土在铬钒共渗中的应用17-19
  • 1.4.1 铬钒共渗概述17-18
  • 1.4.2 铬钒共渗研究现状18
  • 1.4.3 稀土铬钒共渗18-19
  • 1.5 计算材料科学19-21
  • 1.5.1 计算材料学的发展19-20
  • 1.5.2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20-21
  • 1.6 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21-24
  • 2 第一性原理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24-34
  • 2.1 引言24-25
  • 2.2 Born-Oppenheimer近似(绝热近似)和Hartree-Fock近似25-26
  • 2.3 密度泛函理论26-28
  • 2.3.1 Hohenberg-Kohn定理26-27
  • 2.3.2Kohn-Sham方程27-28
  • 2.4 交换-关联能函数近似28-29
  • 2.4.1 局域密度近似(LDA)28-29
  • 2.4.2 广义梯度近似(GGA)29
  • 2.5 赝势平面波29-30
  • 2.6 CASTEP软件包30-33
  • 2.6.1 理论基础30
  • 2.6.2 应用情况30-31
  • 2.6.3 计算过程及任务简介31-33
  • 2.7 本章小结33-34
  • 3 C-Ce系化合物相结构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34-44
  • 3.1 引言34
  • 3.2 计算方法、模型及计算参数设置34-36
  • 3.2.1 晶体结构模型34-35
  • 3.2.2 计算参数35-36
  •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36-42
  • 3.3.1 晶格参数36-37
  • 3.3.2 生成焓和结合能37-38
  • 3.3.3 电子结构38-39
  • 3.3.4 弹性性能39-41
  • 3.3.5 德拜温度41-42
  • 3.4 本章小结42-44
  • 4 Fe-Ce系化合物相结构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44-52
  • 4.1 引言44
  • 4.2 计算方法、模型及参数设置44-45
  • 4.2.1 晶体结构模型44-45
  • 4.2.2 计算参数45
  •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45-51
  • 4.3.1 晶格参数45
  • 4.3.2 生成焓和结合能45-46
  • 4.3.3 电子结构46-49
  • 4.3.4 弹性性能49-50
  • 4.3.5 德拜温度50-51
  • 4.4 结论51-52
  • 5 C-Cr系化合物相结构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52-60
  • 5.1 引言52
  • 5.2 计算模型、方法及参数设定52-54
  • 5.2.1 晶体结构模型52-53
  • 5.2.2 计算参数的选择53-54
  • 5.3 计算结果与讨论54-59
  • 5.3.1 晶格常数54-55
  • 5.3.2 生成焓和结合能55
  • 5.3.3 电子结构55-57
  • 5.3.4 弹性性能57-58
  • 5.3.5 德拜温度58-59
  • 5.4 本章小结59-60
  • 6 C-V系化合物相结构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60-70
  • 6.1 引言60
  • 6.2 计算模型、方法及参数设定60-61
  • 6.2.1 晶体结构模型60-61
  • 6.2.2 计算参数的选择61
  • 6.3 计算结果与讨论61-67
  • 6.3.1 晶格常数61-63
  • 6.3.2 生成焓和结合能63-64
  • 6.3.3 电子结构64-65
  • 6.3.4 弹性性能65-67
  • 6.3.5 德拜温度67
  • 6.4 本章小结67-70
  • 7 Fe-C-V-Cr-Ce系二元化合物第一性原理综合分析70-76
  • 7.1 引言70
  • 7.2 热力学稳定性70-71
  • 7.3 力学性能71-72
  • 7.4 理论实验对比72-74
  • 7.5 本章小结74-76
  • 8 结论与展望76-78
  • 8.1 结论76-77
  • 8.2 展望77-78
  • 致谢78-80
  • 参考文献80-8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巍;朱嘉琦;武洪臣;张华芳;崔向中;;四面体非晶碳结构建模的第一性原理模拟方法[J];功能材料;2010年S2期

2 陶辉锦;陈伟民;王赫男;;镍晶格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材料导报;2009年18期

3 梁景南;符春林;蔡苇;郭倩;张朝阳;;铟掺杂二氧化锡透明导电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S2期

4 胡盟;程杰;何巨龙;;新型立方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苏昀;吴晓静;权俊杰;于亚鹏;;甲基苯丙胺在水溶液中第一性原理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3年10期

6 李培芳;包刚;;金属元素镁高压属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7 江勇;许灿辉;蓝国强;;金属氧化物表面与界面的第一性原理热力学:一个研究实例(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3年01期

8 黄元春;肖政兵;张欢欢;刘宇;;平衡相对Al-7.8Zn-1.6Mg-1.8Cu-0.12Zr铝合金性能影响:第一性原理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14年03期

9 李淼泉;姚晓燕;;应用第一性原理研究置氢α钛晶体的电子结构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05期

10 魏娜然;温斌;宫长伟;马红军;李廷举;;新金刚石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晓庶;Walter R.L.Lambrecht;;半导体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2 郑晓;陈冠华;;开放电子体系的第一性原理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宋庆功;褚勇;王艳波;耿德平;郭艳蕊;;有序α-(Al_(1/4)Cr_(3/4))_2O_3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4 孙学勤;周树兰;林娜;李良;张玉芬;赵显;;关于金刚石的硬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安;舒翠翠;刘立胜;翟鹏程;;双填充方钴矿电子结构和电传输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曾凡林;孙毅;;PVDF单链拉伸的第一性原理模拟[A];第七届海峡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潘红亮;王月花;;铁酸铋光学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宋庆功;王延峰;康建海;严慧羽;;第一性原理方法在插层化合物Li_xTiS_2结构与性能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红;邓莉;刘雷;杜建国;;MgSiO_3熔体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平飞林;蒋刚;张林;朱正和;;~3He对LaNi_5储氚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平;水溶液环境羟基磷灰石/钛界面结构与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龚奎;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及自旋相关器件量子输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崔琳;Si-C-N三元系中新型亚稳相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孙瑜;若干半导体非晶化相变的结构及化学键演化规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李晨辉;纳米线,纳米岛和薄膜生长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6 李国豹;三种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姚路驰;半导体纳米线成核生长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8 容青艳;掺杂改善BiFeO_3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宁锋;基于InAs纳米体系的电子结构和输运特性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10 张小乐;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深紫外氟化物晶体及复杂氧化物的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梦园;掺杂CoO与铁磁体/MoS_2界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牛之慧;单相多铁性体CaMn_7O_(1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金元俊;压力下122系铁基超导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少媛;不同泛函下的MPc/Au(111)吸附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5年

5 柴丰涛;Fe_2(MoO_4)_3的负膨胀行为及嵌Li/Na电化学过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6 于刘洋;CuInS_2和CuIn_(1-x)Ga_xS_2光电材料的制备及其能带计算[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7 高强;若干自旋电子学材料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阮兴祥;In掺杂GaN纳米材料光电特性的理论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9 蒋先云;Cu、Y和Ce掺杂改进CdS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10 孙桂鹏;掺杂及空位缺陷对SnO_2和TiO_2光电性能的影响[D];鲁东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Fe-C-V-Cr-Ce系二元化合物第一性原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88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f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