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100Cr6轴承钢贝氏体相变行为

发布时间:2017-07-01 07:31

  本文关键词:100Cr6轴承钢贝氏体相变行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热力学角度计算了实验钢贝氏体相变温度,分析了不同温度贝氏体相变规律,揭示了相变过程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两步短时贝氏体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贝氏体相变的鼻尖温度在300~350℃之间,综合考虑相变时间和硬度,选取250℃进行等温处理为最佳工艺;在250℃保温20 min时,存在残留奥氏体含量的最大值,保温时间大于20 min后其稳定性提高,在后续的冷却过程中不发生马氏体相变;在250℃等温处理50 min后升温到270℃保温5 min,相变时间为传统工艺的27%左右,显著缩短贝氏体相变时间的同时并未明显降低硬度和磨损性能。
【作者单位】: 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关键词】轴承钢 贝氏体相变 残留奥氏体 热处理
【基金】:国家863项目(2012AA03A5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1048) 河北省钢铁联合基金(E2013208131)
【分类号】:TG142.1
【正文快照】: 占市场用量最大的高碳铬100Cr6轴承钢,使用状态时的常规组织是高碳孪晶马氏体+碳化物+残留奥氏体[1]。随着轴承行业的发展,对轴承用钢的性能要求变得越来越苛刻。许多学者[2-8]研究了轴承钢贝氏体等温转变机制及微观组织演变和性能,发现贝氏体相变过程中尺寸变化小,相变完成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四新;王巍;毛大立;;钢中贝氏体相变研究新进展[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6年04期

2 孟祥康,武小雷,杨延清,张喜燕,,康沫狂;贝氏体相变研究的某些进展[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5年01期

3 刘晓,钟凡;贝氏体相变理论──两个一级相变耦合的模型[J];金属学报;1999年11期

4 刘宗昌;钢中贝氏体相变的论争及前景[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刘宗昌;王海燕;任慧平;李文学;;贝氏体相变特点的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S1期

6 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贝氏体相变理论研究新进展[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徐祖耀;贝氏体相变机制[J];材料科学进展;1988年03期

8 徐祖耀;贝氏体相变研究的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年08期

9 徐祖耀;;钢中贝氏体相变的先期效应[J];上海金属;1991年03期

10 孟祥康;康沫狂;杨延清;刘东慧;洪建明;刘治国;;β′→α_1型贝氏体相变初期的切变行为[J];自然科学进展;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宗昌;王海燕;任慧平;李文学;;贝氏体相变特点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渠秀娟;李维娟;巨东英;;压应力对Cr-Mo钢连续冷却贝氏体相变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宝玉;钢中贝氏体相变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年

2 翟进坡;Cr-Mo-V钢形变奥氏体冷却转变及高压下的贝氏体相变[D];燕山大学;2009年

3 何p芾

本文编号:505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505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4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