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刚度对自由曲面轮廓误差影响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五轴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刚度对自由曲面轮廓误差影响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五轴数控机床 自由曲面试件 动态刚度 弹性变形 轮廓误差
【摘要】:五轴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组成结构复杂,特别是在复杂曲面加工过程中其动态刚度不断发生变化,成为制约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研究过程中以五轴机床运动产生的弹性变形为出发点,建立了A/C双摆头机床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因进给系统弹性变形导致的轮廓加工误差,并基于一种新型的自由曲面检验试件,给出了其数控加工过程的运动控制策略,分析了轮廓度误差与试件曲率间的关系,得到了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刚度特性对自由曲面轮廓误差的影响机理,最后在机床上进行了切削验证。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完成复杂曲面加工过程中机床工作性能评估,为利用检验试件分析机床动态刚度特性提供了原理性支持。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自由曲面试件 动态刚度 弹性变形 轮廓误差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4014-031)资助项目
【分类号】:TG659
【正文快照】: 0前言*五轴数控机床加工是多个进给轴协同运动的结果,在复杂曲面加工过程中,由进给系统刚度不足,引起的弹性变形是机床加工误差的重要组成部分[1]。文献[2]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机械结构进行了研究与简化,建立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刚度模型,并重点对系统的刚度、工作台质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荣;李志梅;邓朝结;;利用伺服系统的前馈功能消除轮廓误差[J];农业机械;2005年06期
2 孙涛;刘强;;轮廓误差补偿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年09期
3 毕磊;肖本贤;于海滨;郁伉;;基于一次指数平滑模型预测的轮廓误差补偿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4 滕福林;李宏胜;温秀兰;黄家才;;电子齿轮比对轮廓误差及加工效率影响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2年13期
5 杨永;;基于齿隙的新型圆弧独立轮廓误差交叉耦合控制[J];机械;2010年08期
6 霍彦波;丁杰雄;谢东;杜丽;王伟;;五轴数控机床转动轴与平动轴联动的轮廓误差仿真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年03期
7 胡楚雄;王庆丰;姚斌;;基于全局任务坐标系的精密轮廓运动控制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20期
8 李雷;;西门子数控机床轮廓误差及参数调整补偿[J];科技创业家;2013年06期
9 过庆琪;消除数控加工轮廓误差的一种方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年01期
10 周延松;于飞;徐建明;洪斯宝;;串级型迭代学习交叉耦合轮廓误差控制方法[J];科技通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东;数控机床工作精度检验中的运动控制指标作用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郑浩;双轴运动平台精密轮廓跟踪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启光;凸轮磨削轮廓误差机理及精度提高方法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4 孙建仁;CNC系统运动平滑处理与轮廓误差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5 江磊;复杂零件五轴加工轮廓误差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嘉莹;基于轮廓误差的高速加工速度规划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朱慧华;面向运动控制的轮廓误差补偿关键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晨希;多轴数控机床轮廓误差模型及耦合控制方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开珊;多轴空间轮廓误差的建模与交叉耦合补偿[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罗妙娟;自由曲线轮廓误差估计及其补偿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王茂斌;自由曲线加工轮廓误差分析与控制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莹;加工中心轮廓误差预测前馈补偿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秋杰;数控机床定位误差补偿及其对圆轮廓误差影响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9 周延松;三轴数控系统的轮廓误差补偿方法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10 霍彦波;进给伺服系统参数对“S”形检验试件轮廓误差影响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2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522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