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CrMo钢转向节臂成形数值模拟与组织预测
本文关键词:42CrMo钢转向节臂成形数值模拟与组织预测
更多相关文章: 42CrMo钢 本构方程 微观组织模型 转向节臂 楔横轧
【摘要】:42CrMo钢是一种典型的中碳低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及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曲轴、连杆和发动机主轴等综合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汽车转向节臂是转向系统中重要的承力零件,产品的成形工艺和成形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汽车的性能。本文采用实验手段建立了42CrMo钢的本构方程及微观组织演变模型,将模型嵌入Deform-3D软件对转向节臂的成形过程及微观组织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并对原有制坯工艺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对42CrMo钢进行热压缩试验,得到了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42CrMo钢热变形性能参数与Z参数的函数关系,并以Arrhenius双曲正弦方程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42CrMo钢热变形过程的本构方程。最终通过应力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验证了本构方程的准确性。通过对压缩完成后的试样进行金相制备及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了各变形参数对42CrMo钢热变形过程中的平均晶粒度、再结晶晶粒度和再结晶体积分数等的影响规律,基于统计数据建立了42CrMo钢热锻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模型。最终通过再结晶晶粒尺寸和体积分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验证了动态再结晶模型的准确性。在应力应变曲线的基础上,基于DMM绘制出了42CrMo钢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并分析了失稳区随应变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了42CrMo钢的最佳锻造工艺范围。将建立的本构方程和动态再结晶模型嵌入Deform-3D软件中,模拟了转向节臂的成形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成形过程中温度、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并对工件的平均晶粒度和再结晶体积分数等微观组织演变参量进行了预测。采用楔横轧制坯代替转向节臂原有制坯工艺,并通过选取相关工艺参数设计了楔横轧轧辊,导入Deform-3D软件模拟了楔横轧制坯的成形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轧制过程中温度、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及主要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对轧件的平均晶粒度和再结晶体积分数等微观组织演变参量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42CrMo钢 本构方程 微观组织模型 转向节臂 楔横轧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316;TG33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引言11-12
- 1.2 42CrMo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数值模拟技术在材料成形中的应用13-15
- 1.3.1 数值模拟技术在材料宏观变形中的应用13-14
- 1.3.2 数值模拟技术在材料微观变形中的应用14-15
- 1.4 楔横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5-17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17-19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17
- 1.5.2 主要研究内容17-19
- 第2章 锻态 42CrMo钢高温流变及动态再结晶行为19-27
- 2.1 引言19
- 2.2 高温压缩试验19-23
- 2.2.1 试验材料及试样制备19
- 2.2.2 试验方案19-20
- 2.2.3 试验设备20
- 2.2.4 试验结果与分析20-23
- 2.3 金相实验23-25
- 2.3.1 实验方法23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23-25
- 2.3.3 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D2和再结晶体积分数Xdrex的确定25
- 2.4 本章小结25-27
- 第3章 锻态 42CrMo钢本构方程和动态再结晶模型27-40
- 3.1 引言27
- 3.2 本构方程的构建27-32
- 3.3 动态再结晶模型的建立32-39
- 3.3.1 锻态 42CrMo钢临界条件的确定32-35
- 3.3.2 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的建立35-37
- 3.3.3 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Xdrex模型的建立37-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锻态 42CrMo钢的热加工图40-46
- 4.1 引言40
- 4.2 热加工图的基本理论40-42
- 4.2.1 动态材料模型原理40
- 4.2.2 功率耗散系数40-41
- 4.2.3 流变失稳准则41-42
- 4.3 热加工图的建立42-45
- 4.4 本章小结45-46
- 第5章 转向节臂锻造成形模拟与组织预测46-54
- 5.1 引言46
- 5.2 研究对象46
- 5.3 成形工艺模拟与组织预测46-52
- 5.3.1 转向节臂的锻造工艺46-47
- 5.3.2 成形工艺模拟47-51
- 5.3.3 转向节臂成形件的微观组织51-52
- 5.4 本章小结52-54
- 第6章 转向节臂关键成形工序的改进54-64
- 6.1 引言54
- 6.2 制坯工序的改进54-59
- 6.2.1 楔横轧制坯的模具设计54-58
- 6.2.2 楔横轧几何模型的建立58-59
- 6.3 楔横轧制坯有限元成形分析59-61
- 6.3.1 楔横轧制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59-60
- 6.3.2 楔横轧制坯模拟中的缺陷与改进60
- 6.3.3 楔横轧制坯最终成形过程60-61
- 6.4 楔横轧制坯成形结果的分析61-62
- 6.4.1 楔横轧制坯的温度分析61
- 6.4.2 楔横轧制坯的应力、应变及微观组织分析61-62
- 6.5 本章小结62-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新民,赵九根,刘桂灵,敖红专,陈建业;非调质钢转向节的开发研究[J];机械工人;2000年12期
2 王焕德,刘晓玉,季术高,孟惠艳;联合收割机中转向节的焊接[J];焊接;2001年04期
3 马广勇;轿车转向节内孔卡槽到轴承止推面间距离的专用量规[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2年03期
4 赵德颖;孙惠学;张春义;;轿车转向节闭塞挤压成形新工艺研究[J];锻压技术;2006年02期
5 陈思悦;裴小虎;杨弋涛;;复合热加工技术在汽车转向节成形中的应用[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07期
6 陶韵晖;杨凌平;;重卡前桥转向节销的断裂分析[J];铸造技术;2013年04期
7 杨琳;张艳;;汽车转向节的制造及工艺优化[J];铸造技术;2014年01期
8 胡家伟;左、右转向节终锻模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J];机械工人;2002年05期
9 顾飞;;转向节内孔椭圆解决方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3期
10 蒋鹏;韦椺;余光中;付殿禹;曹飞;黄继忠;;重卡转向节多模膛锻造模具应力的数值模拟[J];锻压技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沪生;余宁;杨青春;;汽车转向节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崔杰;段晓静;;前桥转向节受力解析及计算方法[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蒋鹏;韦椺;余光中;李亚军;王灿喜;赖凤彩;王艺宏;;摩擦压力机上重卡转向节卧锻工艺的实验研究[A];第3届全国精密锻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渭江;袁贤君;王建华;;垂直造型线生产转向节铸件工艺[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明宽;万光奇;;提高汽车安保件转向节的内在质量,保证其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A];2008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勇;;某转向节轴销断裂分析[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C];2014年
7 李颖t;高岩;;HyperWorks在汽车转向节优化设计中的应用[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8 吴海平;;QT450—10左转向节断裂失效分析[A];2008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万晓峰;;基于Virtual.Lab软件平台的转向节疲劳寿命预测[A];首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05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崇鹏 单朝玉 郑干臣;河南油田转向节厂靠新品拓市场[N];中国石化报;2000年
2 通讯员 鲁智勇;中沃公司汽配项目落户津市[N];常德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明海 通讯员 孙勇 梁文奎;谷城锻造公司年节支500万[N];中国企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路;重车转向节复合成形新工艺关键技术[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李飞;轿车转向节耐久性寿命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程联军;汽车转向节锻造智能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08年
4 赵德颖;复杂枝杈类转向节精密成形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旦;汽车转向节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2 何文涛;汽车转向节热锻成形数值模拟及模具优化[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3 栾伟;42CrMo钢转向节臂成形数值模拟与组织预测[D];燕山大学;2016年
4 欧阳晓贤;汽车铝合金转向节挤压铸造成形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丽丽;轿车转向节成形新工艺研究[D];燕山大学;2005年
6 赵庆明;汽车转向节锻模设计及制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立友;转向节振动疲劳寿命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8 许志;汽车转向节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9 汪泽波;汽车转向节成形工艺有限元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胡洋;汽车转向节多向模锻精密成形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43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54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