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环境下7055铝合金摩擦磨损及表面质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极端环境下7055铝合金摩擦磨损及表面质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极端环境 刀具磨损 表面质量 弥散相 回归现象
【摘要】:本文在 60℃和300℃两种极端环境下对经过二次时效处理的7055铝合金进行高速切削试验,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对刀具磨损形貌进行分析,用探针式三维表面形貌仪对切削加工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对切削前后的7055铝合金进行TEM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7055铝合金在两种极端环境下的刀具摩擦磨损及表面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在 60℃时,刀具磨损的主要形式为磨粒磨损,并出现崩刃,在300℃时,刀具磨损主要形式为氧化磨损和黏着磨损;在 60℃时,材料经过了深冷处理,硬度、脆性增强,切削加工表面质量较差;在300℃时,材料经过了回归热处理,脆硬性降低,韧性增强,切削过程中不断生成氧化膜,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表面质量,延长了刀具寿命; 60℃时,TEM微观组织显示,材料弥散相变细小,在300℃时,TEM微观组织显示,材料弥散相出现大量消失,即发生回归现象.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潍坊科技学院;
【关键词】: 极端环境 刀具磨损 表面质量 弥散相 回归现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5275;51575289)~~
【分类号】:TG146.21
【正文快照】: Received 31 January 2015,revised 18 September 2015,accepted 12 November 2015,available online 28 March 2016.*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18661660729@163.com,Tel:+86-18661660729.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寿年;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研究报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2 申仲翰,刘玉标,崔瑞意;涠11-4平台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人员工作安全性评估[J];海洋工程;1998年03期
3 潘惠霞,程争鸣,王林霞;新疆吐鲁番盆地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4 朱能;赵靖;;高热害煤矿极端环境条件下人体耐受力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年05期
5 彼得·斯波茨;极端环境下的生命[J];世界环境;2003年04期
6 贾士儒,赵树欣;在极端条件下具有活力的酶[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7 耿予欢;魏东;李国基;;极地雪藻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06年03期
8 魏宾,刘海莹;极端条件下介质的静电防护技术[J];绝缘材料;2005年02期
9 常丽君;;能自动清洁的新型材料[J];乡村科技;2011年11期
10 迟桂荣;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研究概况[J];德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登义;;人类在极端环境气象中的适应问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毛培宏;娄恺;徐丽华;金湘;姜成林;;新疆极端环境放线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A];2005热带亚热带微生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秦蕴珊;;深海极端环境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李学禹;陆嘉惠;;新疆极端环境的植物种质资源及其保护[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刘建国;刘伟;;极端环境微藻与社会持续发展[A];2004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李家春;;海洋工程中极端环境事件的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建国;刘伟;;极端环境微藻与社会持续发展[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8 张堰铭;张知彬;魏万红;曹伊凡;;高原鼠兔行为进化及其对高寒极端环境的适应[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莉;陈炜;;芝田硫化叶菌新型α-淀粉酶基因工程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张兴义;;极端环境下超导结构多场耦合实验测试[A];第五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常丽君;硅锗联手,视极端环境为平常条件[N];科技日报;2010年
2 刘莉;体验“极端环境”[N];科技日报;2008年
3 刘志勇 译;可适用极端环境的新型服务器[N];网络世界;2013年
4 林子;探寻极端环境下的生命耐力[N];中国商报;2003年
5 杨雪;南极冰封湖面下发现活跃菌群[N];科技日报;2012年
6 常丽君;科学家在南极发现大量“强悍”微生物[N];科技日报;2011年
7 罗明典;嗜极生物及其功能[N];科技日报;2002年
8 阿刚;用户的最佳选择VL600[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占峰;新疆极端环境放线菌多相分类及抑菌活性物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李世伦;深海超临界高温高压极端环境模拟与监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颖;极端环境下人体劳动安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赵泽孝;极端环境下某些细菌的分离及多相分类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3 刘晴;三株极端环境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1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56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