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热作模具再制造用堆焊焊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11:43

  本文关键词:热作模具再制造用堆焊焊条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热作模具 堆焊焊条 氮合金化 碳氮化物 组织性能 高温磨损


【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热作模具在汽车、机械等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性能要求也不断向大型、精密、高效率、高寿命等方向发展。在服役过程中,热作模具不仅要承受巨大载荷,还要与高达1200℃的工件金属接触,使得模具型腔的表面温度长期保持在450~600℃,另外还要承受周期性的交变应力和摩擦作用,工作条件差,经常因磨损、变形或疲劳而失效。目前,使用堆焊技术制造模具或修复报废的模具是一种质量可靠、成本低、应用灵活的方法。本文以Cr13马氏体不锈钢型堆焊焊条为基础,通过向焊条药皮中添加Ti、V、Mo、W、Cr、Ni等元素进行合金化,采用向焊条药皮中添加CrN的方式实现堆焊金属的氮合金化,设计制备了新型热作模具堆焊焊条。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堆焊金属中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和强化作用,研究了堆焊金属在高温氧化环境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并对其磨损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热作模具堆焊焊条的堆焊金属组织为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以及细小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而且碳化物是Ti、V、Mo、Cr等合金元素聚集生长的复合碳化物。这类复合碳化物与强韧性的马氏体基体相结合,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性。堆焊金属氮合金化的研究发现,Ti、V、Mo、Cr、Mn等元素能够增大氮在液态熔池中的溶解度,提高堆焊金属中氮的固溶度,而且这些合金元素还可以与碳、氮结合,形成复杂的碳氮化物,进一步提高了堆焊金属中的氮含量,使得氮合金化成为可能。氮合金化堆焊金属组织为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在晶界和马氏体基体上还弥散分布着很多细小的碳氮化物粒子。随着氮含量的增多,堆焊金属中的碳氮化物数量增多,且尺寸逐渐增大、分布亦更加均匀。马氏体不锈钢型堆焊金属的焊接性较差,为了避免产生裂纹,需要进行焊前预热。结合经验公式,氮合金化可把堆焊金属的Ms点温度降低到191℃左右,堆焊时可以选择更低的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可有效节约资源。另外,N、Ni等奥氏体化元素使得堆焊金属中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对韧性有益。经热力学计算可知,TiN在液相中析出,TiC在固液共存相中析出,其余碳、氮化物在固相线温度以下析出,且析出顺序为:TiNT, (1740.6K)TiC Ts(1627.4K)VNCr7C3VC0.875 Mo2N Cr23C6 VC Mo2C WC V2CMoCW2C。氮合金化的强化机制包括间隙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间隙固溶强化为堆焊金属冷却速度快,氮、碳原子大量固溶于基体晶格间隙,提高了基体强度。细晶强化是在液相中和凝固前沿分别可以生成TiN和TiC,它们可作为非自发形核核心,细化晶粒。析出强化是经回火处理后,大量碳氮化物沿晶界、位错、或者马氏体边界析出,产生二次硬化。根据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可知,300℃温度下,未氮合金化试样的磨损失效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以及少量的氧化磨损;氮合金化试样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及塑性变形引起的层状剥落。而600℃温度下,未氮合金化和氮合金化的试样的主要磨损机制均为氧化磨损、塑性变形引起的层状剥落、以及伴随着氧化膜脱落导致的磨粒磨损。但是氮合金化堆焊金属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热稳定性,耐磨性优于未氮合金化的堆焊金属。
【关键词】:热作模具 堆焊焊条 氮合金化 碳氮化物 组织性能 高温磨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305;TG42
【目录】:
  • 摘要11-13
  • ABSTRACT13-16
  • 第1章 绪论16-28
  • 1.1 课题背景与实际意义16-20
  • 1.1.1 热作模具的性能要求及其失效分析16-18
  • 1.1.2 热作模具堆焊再制造的研究现状18-20
  • 1.2 氮合金化研究现状20-23
  • 1.3 氮合金化在堆焊中的应用23-26
  • 1.3.1 氮在液态熔池中的溶解与析出23-24
  • 1.3.2 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及其强化作用24-25
  • 1.3.3 氮对堆焊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5-26
  • 1.4 主要研究内容26-28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28-34
  • 2.1 热作模具堆焊焊条制备28
  • 2.2 堆焊焊条焊接工艺性能评价28-30
  • 2.2.1 母材和堆焊工艺参数29
  • 2.2.2 电弧稳定性29
  • 2.2.3 再引弧性能29
  • 2.2.4 脱渣性29-30
  • 2.2.5 熔化系数30
  • 2.2.6 飞溅率30
  • 2.2.7 焊缝成形性30
  • 2.3 堆焊金属组织分析及性能测试方法30-34
  • 2.3.1 堆焊金属化学成分分析30-31
  • 2.3.2 金相组织观察31
  • 2.3.3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31
  • 2.3.4 XRD物相分析31-32
  • 2.3.5 硬度测试32
  • 2.3.6 回火稳定性试验32
  • 2.3.7 高温摩擦磨损实验32-34
  • 第3章 热作模具堆焊焊条设计34-46
  • 3.1 合金元素的选择和配方设计34-36
  • 3.2 焊条工艺性能、堆焊金属化学成分及组织性能36-39
  • 3.2.1 焊条工艺性能36-38
  • 3.2.2 堆焊金属化学成分和组织性能38-39
  • 3.3 堆焊金属合金成分优化设计39-45
  • 3.4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热作模具堆焊焊条的氮合金化研究46-56
  • 4.1 氮化物合金的选择与氮含量的影响因素46-48
  • 4.2 氮合金化堆焊金属组织性能48-53
  • 4.3 本章小结53-56
  • 第5章 碳氮化物析出行为研究56-82
  • 5.1 碳氮化物的热力学析出计算56-69
  • 5.1.1 液相中的析出56-63
  • 5.1.2 凝固过程中的析出63-66
  • 5.1.3 固相中的析出66-69
  • 5.2 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分析69-72
  • 5.3 回火热处理的组织与性能72-77
  • 5.4 氮合金化强化机制分析77-79
  • 5.5 本章小结79-82
  • 第6章 堆焊金属耐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82-90
  • 6.1 高温磨损试验82
  • 6.2 磨损试验结果及其分析82-84
  • 6.3 氮合金化堆焊金属提高磨损性能的机理分析84-87
  • 6.4 本章小结87-90
  • 第7章 结论90-92
  • 参考文献92-98
  • 致谢98-9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凌枫;刘仁培;汪虎;吴健;;两种模具堆焊修复用药芯焊丝堆焊金属的性能对比[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2期

2 冯灵芝,李午申,宋炳章,宋庆义;轧辊堆焊金属的耐热疲劳性能[J];焊接学报;2001年02期

3 胡亚威,印有胜;堆焊金属耐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4 刘仁培,陈文华,施政;模具钢堆焊金属的强度与变形对热疲劳抗力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张元彬;史耀武;;铌在堆焊金属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6年S1期

6 潘攀;刘仁培;朱文东;;冲击对钴基模具堆焊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中国表面工程;2008年06期

7 李达;杨育林;刘利刚;杨庆祥;;稀土氧化物及合金元素对堆焊金属显微组织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0年01期

8 邵公勋;;铁路道叉的堆焊[J];焊接;1959年09期

9 ;怎样防止擠掽堆焊揫模手工电弧堆焊时产生的缺陷[J];机械工人;1960年01期

10 ;等离子粉末堆焊进排气阀[J];焊接;197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大双;刘仁培;潘攀;邱悦;;碳含量对钴基模具堆焊金属冲击硬化效果的影响[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杨庆祥;廖波;姚枚;;稀土氧化物对中高碳钢堆焊金属中夹杂物的变质作用[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超;铬、钨对中高碳钢堆焊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0年

2 孙洪根;热作模具再制造用堆焊焊条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潘攀;几种热作模具堆焊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对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贾连军;Fe-C-B-Cr-Nb系耐磨堆焊层的组织与性能[D];吉林大学;2013年

5 赵玉平;提高锤头式破碎机刀齿使用寿命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19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619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a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