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丸强化AZ91D镁合金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喷丸强化AZ91D镁合金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喷丸工艺对AZ91D镁合金表面残余应力场的影响。方法基于有限元平台建立喷丸强化AZ91D镁合金的有限元模型,从残余压应力层的厚度、残余压应力的峰值及其深度等方面探讨弹丸速度、弹丸直径和弹丸入射角对AZ91D镁合金表面残余应力场的影响,并通过喷丸强化AZ91D镁合金的实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增大弹丸速度对残余压应力层的厚度、残余压应力的峰值提高效果明显,但对残余压应力峰值的深度影响不大;增加弹丸直径,残余压应力层的厚度、残余压应力的峰值及其深度均有明显提高;增大入射角,残余压应力层的厚度、残余压应力的峰值有明显提高,但是残余压应力峰值的深度基本不变。有限元模拟结果中,残余压应力层的厚度比实验值小7%,残余压应力的峰值比实验值大5%,残余压应力峰值的深度比实验值小11%。结论残余应力的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合理。
【作者单位】: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关键词】: 喷丸 AZD镁合金 有限元模拟 残余应力场
【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研究课题(2013FJ3019) 湖南省教育厅研究课题(14C0825)~~
【分类号】:TG668
【正文快照】: Received:2015-11-15;Revised:2015-12-06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对于节能减重及降噪减震效果显著,是未来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1—2]。铸造镁合金在铸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残余应力,受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易形成疲劳裂纹,提高镁合金的抗疲劳性能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道;浅谈喷丸强化工艺[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1年06期
2 董星,段雄;喷丸强化机械及技术的发展[J];矿山机械;2004年07期
3 高玉魁;;齿轮喷丸强化的研究现状与若干问题[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7年10期
4 李源;雷丽萍;曾攀;;弹丸束喷丸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22期
5 尚建勤;;钛合金喷丸强化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3年16期
6 ;弹性轴的喷丸强化[J];航空材料;1977年02期
7 徐厚训;栗幕环;;喷丸强化和金相组织[J];航空工艺技术;1978年12期
8 刘明辉;;喷丸强化在齿轮轴上的应用[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2年12期
9 王仁智;喷丸强化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1987年04期
10 王仁智;;喷丸强化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J];表面工程;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桃生;;喷丸强化在连杆上的应用[A];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塑性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轧刚;刘海英;路会龙;;超声波冲击和超声波喷丸强化技术的发展[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之第12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轧刚;刘海英;路会龙;;超声波冲击和超声波喷丸强化技术的发展[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姜传海;;TiB2/Al复合材料喷丸强化及其表征研究[A];第二届民用飞机制造技术及装备高层论坛资料汇编(大会报告)[C];2010年
5 吕胜利;崔友;张伟;童小燕;;喷丸强化铝合金腐蚀损伤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陈昌达;李巍;熊勇;张江峰;郑芝梅;但丽玲;;1Cr11Ni2W2MoV钢喷丸强化残余压应力场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马丽滨;;喷丸强化对30CrMnSiNi2A钢尺寸及粗糙影响[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高玉魁;;超高强度钢喷丸表面残余应力在疲劳过程中的松弛规律[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高玉魁;;表面强化对0Cr13Ni8Mo2Al不锈钢连接螺栓疲劳寿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汝继刚;伊琳娜;;高强度铝合金表面强化应用技术[A];全国第十三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通讯员 徐庆;给钢筋铁骨“补钙”[N];中国民航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强;S32205双相不锈钢喷丸强化及其组织结构XRD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盛湘飞;民用飞机结构件腐蚀损伤条件下喷丸强化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樊玉杰;激光微喷丸强化的压力模型及冲击效应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4 詹科;S30432奥氏体不锈钢喷丸强化及其表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刘文才;ZK60和GW103K镁合金高周疲劳行为及其喷丸强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喷丸表面覆盖率的分析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李志栋;超高强度钢陶瓷喷丸强化工艺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姚振兴;喷丸强化TC4 ELI钛合金的残余应力深度敏感压痕测试与有限元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阴晓宁;TC4钛合金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海英;超声喷丸强化机理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6 班虎飞;气动辅助超声喷丸强化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7 戴如勇;重载机车牵引齿轮表面喷丸强化及其表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武俊;300M钢喷丸强化工艺中打磨问题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朱成辉;喷丸强化304不锈钢板应力腐蚀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10 陈志超;民用飞机腐蚀损伤结构件喷丸强化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3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62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