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轧后快速水冷工艺参数对钢筋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2 22:06

  本文关键词:轧后快速水冷工艺参数对钢筋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钢筋 快速冷却 穿水冷却 强度


【摘要】:以棒材末架轧机后的快速冷却装置为研究对象,试验和分析了轧后快速水冷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对钢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缩短终轧至始冷的时间间隔可提高钢筋强度,增加冷却水量、冷却时间或冷却水压可提高钢筋强度,但会降低延伸率。降低自回火温度可提高钢筋强度,但会降低延伸率。经试验研究,在国外某棒材生产线采用Q235钢种,?18 mm钢筋自回火温度控制在570~630℃,?22 mm钢筋自回火温度控制在550~650℃,?25mm钢筋自回火温度控制在460~520℃,均可得到满足该国标准要求的钢筋。
【作者单位】: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材事业部;
【关键词】钢筋 快速冷却 穿水冷却 强度
【分类号】:TG335.64;TG156.5
【正文快照】: 0引言众所周知,目前高强钢筋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主要有微合金化工艺、超细晶粒工艺和余热淬火工艺[1]。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钢筋性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业内普遍提倡采用超细晶粒工艺和微合金化工艺来生产高强钢筋,考虑到微合金化工艺会带来较高的生产成本,故超细晶粒工艺生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仲文,赵高荣,贺慧芳;浅谈冷轧扭钢筋的应用[J];西山科技;2001年02期

2 汪国正;;工地现场钢筋焊接新工艺——铝热焊接钢筋[J];焊接通讯;1985年04期

3 黄定成;钢筋冷接技术在我区应用及建议[J];新疆钢铁;1996年02期

4 申鹏;冷轧扭钢筋的应用[J];山西机械;2003年S1期

5 潘莉;钢筋等强代换图的算法[J];鞍钢技术;2000年12期

6 鲍忠豪;许振基;;钢筋轧后余热处理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轧钢;1986年04期

7 陆小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用量控制措施[J];南方金属;2007年04期

8 卢玉华;谢旭;戴玉梅;;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验算钢筋直径的探讨[J];建井技术;2012年01期

9 夏春,李科,金东汉;非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实际应力测定法[J];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于吉庆,穆灵敏;浅谈钢筋囤的改进[J];黑龙江粮油科技;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孝鹏;梁爽;;论高效钢筋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2 侯达远;;构件中混合使用不同种类钢筋的再认识[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格尔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建筑工地场外加工钢筋专项检查工作[A];2011中国钢筋加工配送产业发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1年

4 李会杰;谢剑;;超低温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5 高艳芹;李娜;;浅谈钢筋原材料的检测[A];2014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A];防水工程与材料《会讯》第4、5期(总123、124)[C];2011年

7 任玉辉;张欢;;耐腐蚀钢筋发展趋势及推广思考[A];纪念《金属制品》创刊40周年暨2012年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裴智;王润晓;李长君;王友权;;建筑钢材更新换代的HRB400MPa新Ⅲ级钢筋[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张全旭;郝东妮;;钢筋检测的可视化时代[A];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唐瑞瑞;谢福娣;刘栋栋;;高温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驻青海记者 刘延军 通讯员 汪秀;格尔木对建筑工地钢筋进行专项检查[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记者 周晓方;我市一年来未发现“瘦身”钢筋[N];无锡日报;2010年

3 记者 郭立;重庆现“瘦身钢筋”,威胁建筑安全[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特约记者 王纪洪;江西严查在建工程钢筋质量[N];建筑时报;2011年

5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总工程师 裴智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副总工程师 胡国治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葛关金;建筑钢材更新换代的标志[N];市场报;2000年

6 记者 陈园园;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N];中国建设报;2011年

7 阮国海;住宅工程施工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防治[N];建筑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倪国葳;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构件修复加固试验及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4年

2 杨树桐;基于断裂力学的钢筋、FRP与混凝土界面力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娟霞;混凝土结构破坏机理的数值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冯秀峰;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爽;转毂式钢筋矫直机的矫直过程模拟及参数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刘潜;钢筋RPC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与理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晨;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郑江峰;考虑屈曲的钢筋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徐茂辉;混凝土中钢筋检测的探地雷达方法[D];汕头大学;2004年

6 陈强;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和梁裂缝的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1年

7 曾令军;高温对钢筋混凝土性能及管片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张凤维;钢筋与混凝土高温粘结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姚雷;钢筋延性对柱抗震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朱伟;工程钢筋加工成型技术与配送工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3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663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1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