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GCr15轴承套圈硬态切削工艺近表层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2:32

  本文关键词:GCr15轴承套圈硬态切削工艺近表层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硬态切削 轴承 近表层性能 残余应力


【摘要】:轴承是重要的基础机械零件,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机械装备的可靠水平、精度等级、性能优良和寿命时间的长短。用CBN/PCBN(立方氮化硼/聚晶立方氮化硼)和陶瓷刀具进行硬态干切削技术被逐步认为是替代粗车、精车、磨削,甚至是以磨粒磨削为基础的超精磨的精密、高效、低成本的清洁绿色加工主流技术之一。本文通过以硬态切削加工GCr15轴承(62~64HRC)为研究对象,对轴承套圈的近表层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通过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配合电解萃取方法,制备出能够满足样品特性要求(均匀性、时间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的残余奥氏体参考样品,验证了残余奥氏体参考样品的方法和工艺的通用性并应用于轴承内外圈近表层残余奥氏体量的测试。实验条件下的轴承套圈残余奥氏体含量测定结果远小于标准规定。(2)通过对退火态的GCr15轴承套圈的球化体和显微组织进行评级与观察,硬态切削后的轴承套圈进行碳化物、显微组织和晶粒度评级与观察,并对从沟道表面至1mm深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退火态轴承套圈显微组织为球化体及点状球化体+铁素体,碳化物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经淬回火后的轴承套圈显微组织为隐晶马氏体+细小针状马氏体+弥散分布颗粒状碳化物+极少量残余奥氏体,晶粒细小、组织较均匀;轴承显微组织沿深度无明显变化,轴承套圈中碳化物有呈轻微带状分布的趋势。(3)通过对GCr15轴承套圈沟道进行近表层残余应力分布测定,结果表明,使用硬态切削加工工艺之后,能够在轴承沟道表面形成较大的残余压应力,并随着深度的增加残余压应力不断减小,最大压应力约700MPa,应力层深度在60~80μm。通过减小测量时的腐蚀层深度,更加精细的测定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硬态切削加工工艺在轴承沟道次表面处残余压应力最大,形成与磨削加工工艺不同的典型勺型特征曲线。(4)通过对轴承套圈沟道处作显微硬度梯度测定,结果表明,轴承套圈硬度值在765~781HV之间,轴承套圈硬度值沿深度无明显变化。对轴承沟道处作表面微观形貌分析,可以看到规律而齐整的切削痕迹。硬态切削加工后,轴承套圈沟道处表面有较低的粗糙度。(5)通过测量FAG磨削轴承的近表层性能并与国产硬态切削加工轴承对比,发现FAG轴承显微组织更加细小、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显微组织要明显优于国产硬态切削轴承。FAG磨削轴承硬度小于国产硬态切削轴承。FAG轴承有少量较粗划痕。FAG轴承套圈近表层为残余压应力,最大压应力约为-550MPa,压应力深度约为30μm。(6)国产硬态切削加工轴承的近表层显微组织、硬度大小与分布、表面粗糙度、残余奥氏体含量均能满足甚至远远优于标准的规定值,基本能够达到国外先进精密磨削轴承(FAG轴承)的水平,甚至在近表层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上要优于国外精密磨削轴承,这都表明硬态切削工艺在精密轴承制造上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硬态切削 轴承 近表层性能 残余应力
【学位授予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50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5
  • 1.1 硬态切削工艺10-23
  • 1.1.1 硬态切削概述11-14
  • 1.1.2 硬态切削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14-23
  • 1.2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23-25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25-32
  • 2.1 主要试验设备25
  • 2.2 实验材料25-28
  • 2.2.1 残余奥氏体参考样品制备原材料25-26
  • 2.2.2 硬态切削轴承套圈近表层性能实验材料26-27
  • 2.2.3 FAG轴承近表层性能实验材料27-28
  • 2.3 热处理与加工工艺28-29
  • 2.4 试验方法29-32
  • 2.4.1 轴承钢中碳化物定量测量方法29-30
  • 2.4.2 残余奥氏体参考样品检验方法30
  • 2.4.3 轴承套圈近表层残余应力检测30-32
  • 第三章 轴承套圈近表层残余奥氏体的检测32-38
  • 3.1 残余奥氏体参考样品的制备32-36
  • 3.2 轴承套圈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测量36-37
  • 3.3 分析与讨论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第四章 轴承套圈近表层显微组织分析38-50
  • 4.1 退火态轴承套圈显微组织分析38-43
  • 4.1.1 退火态轴承内圈显微组织及碳化物分析40-42
  • 4.1.2 退火态轴承外圈显微组织及碳化物分析42-43
  • 4.2 硬态切削轴承套圈显微组织分析43-48
  • 4.2.1 轴承套圈碳化物组织分析43-44
  • 4.2.2 轴承套圈显微组织与晶粒度分析44-46
  • 4.2.3 轴承套圈沟道处近表面层显微组织变化46-48
  • 4.3 分析与讨论48-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硬态切削后轴承套圈近表层残余应力分布50-60
  • 5.1 硬态切削后轴承套圈沟道近表层残余应力分布50-54
  • 5.2 硬态切削轴承套圈近表层残余应力分布原因分析54-58
  • 5.3 分析与讨论58
  • 5.4 本章小结58-60
  • 第六章 轴承套圈沟道近表面层性能60-65
  • 6.1 轴承套圈沟道近表面层显微硬度梯度60-61
  • 6.2 轴承内圈沟道表面形貌61-63
  • 6.3 轴承内圈沟道表面粗糙度63-64
  • 6.4 本章小结64-65
  • 第七章 FAG航空轴承的性能对比65-72
  • 7.1 FAG轴承近表层显微组织研究65-66
  • 7.2 FAG轴承与实验轴承在近表层纳米硬度测试结果上的对比66-68
  • 7.3 FAG轴承沟道处近表层显微形貌研究68
  • 7.4 FAG轴承沟道处近表层残余应力分布68-70
  • 7.5 FAG轴承残余奥氏体含量与表面粗糙度70
  • 7.6 分析与讨论70-71
  • 7.7 本章小结71-72
  •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77
  • 致谢77-78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刚;李雷;;GCr15轴承钢夹杂物缺陷分析及改进[J];河北冶金;2013年05期

2 吴克忠;张丽敏;吴欲龙;;以车代磨的绿色工艺[J];现代零部件;2012年06期

3 覃孟扬;叶邦彦;贺爱东;;基于热力耦合分析的预应力切削残余应力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邓福铭;李钊;刘瑞平;;PcBN刀具在硬态切削中的应用[J];超硬材料工程;2010年01期

5 黄洁;;洁净钢生产技术探讨[J];中国钢铁业;2007年05期

6 孔金星;雷大江;岳晓斌;;高速铣削参数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J];机床与液压;2007年02期

7 庞俊忠;王敏杰;李国和;段春争;;高速切削淬硬钢的研究进展[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S2期

8 韩正铜;高顶;董光明;;硬态车削工艺及关键技术[J];煤矿机械;2006年07期

9 刘战强;万熠;周军;;高速切削刀具材料及其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05期

10 曹永泉,张弘;PCBN刀具硬态切削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机械制造;2005年10期



本文编号:689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689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0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