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微合金化中锰钢组织与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钒微合金化中锰钢组织与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锰钢 钒微合金化 淬火温度 冲击功 析出强化
【摘要】:对一种钒微合金化低碳中锰钢进行了轧制及热处理实验,对其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选取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了良好的强韧性指标.结果表明:热轧态中锰钢的屈服强度在700MPa以上,-40℃的冲击功为67J,当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分别为900℃和600℃时,实验钢的屈服强度在650 MPa以上,-40℃的冲击功为275J,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指标.热处理态实验钢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组织细化有利于提高实验钢的低温冲击功,当淬火温度为900℃时,在回火过程中可析出大量20nm以下的二元相VC,其析出强化量在150 MPa以上.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锰钢 钒微合金化 淬火温度 冲击功 析出强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404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20407001)
【分类号】:TG335;TG161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船舶及海洋石油工业迎来了高速增长期.船舶及海洋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对造船及海洋工程用钢的数量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海洋环境中存在的波浪、海潮、风暴及寒冷流冰等严峻的服役条件,海洋工程用钢板必须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等优良综合性能[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俄研究硼微合金化工艺[J];铁合金;2000年06期
2 东涛,付俊岩;试论我国钢的微合金化发展方向[J];中国冶金;2002年05期
3 ;首钢研制出新型微合金钢筋[J];炼钢;2002年03期
4 梅洪生;微合金化应用与控制评述[J];特钢技术;2003年01期
5 李钰;大卫·米尔本;;钒微合金化锻造钢[J];钢铁钒钛;2013年04期
6 马捷;低碳微合金化铸钢[J];铸造;1990年02期
7 ;铌、钒微合金紧固体钢的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1995年01期
8 李学富;65Г微合金化提高其性能[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1996年09期
9 董寅生,苏华钦,梅建平,刘传博;中碳铸钢微合金化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10 胡心彬,李麟,吴晓春;铌微合金化在特殊钢中的应用[J];金属热处理;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陈新;王立涛;裴英豪;董梅;施立发;;钛、铌微合金化对磁极钢性能影响研究[A];2013钒钛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马志英;胡志军;杨弋涛;;低碳微合金化铸钢的研制与性能测试[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3 王洪利;刘宏玉;王瑞敏;周鹏;黄_g;;帘线钢微合金化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A];2011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肖乃成;魏国强;唐田华;;HRB335Nb铌微合金化钢筋的开发[A];2007年度泛珠三角十一省(区)炼钢连铸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李剑华;;铌微合金化HRB400带肋钢筋的生产实践[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玉丽;王全礼;鲁丽燕;邸全康;李艳平;刘健;张崴;;非微合金化HRB400钢筋生产技术研究[A];2009全国建筑钢筋生产、设计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9年
7 龚庆华;吴保桥;;BS55C H型钢V—N微合金化的试验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伟;赵宇;张卫强;庾郁梅;李金柱;施哲;;采用富氮钒微合金化生产大规格HRB500钢筋[A];2013钒钛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陈学文;毛新平;李烈军;钟志永;庄汉洲;许传芬;;Ti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的成分设计研究[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张小雪;刘兰俊;李永红;;微合金化对高碳当量灰铁组织的影响[A];第十三届21省(市、区)4市铸造会议暨第七届安徽省铸造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军 东涛;铌微合金化工程用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2 王庆;钒氮微合金化前景广阔[N];中国冶金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庆;钒氮微合金化新途径[N];中国冶金报;2004年
4 周一平 董雅君;大力发展钒微合金化先进钢铁材料实现铁道车辆用钢升级换代[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5 ;铌微合金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在长型材中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6 戴维·米尔本 李钰;钒微合金化工艺在生产高强度抗震钢筋方面的冶金优势[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夏杰生;发展微合金化 圆钢铁强国梦[N];中国冶金报;2001年
8 杨雄飞;现代高强度铌微合金化结构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9 ;铌微合金化汽车板[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10 东海 付俊岩;微合金化——现代钢组织细化和性能控制的核心[N];中国冶金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式昌;微合金化奥氏体气阀钢的组织和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韶雨;昆钢微合金铁粉的超细化制备[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付博;钒氮微合金化77B、82B钢组织和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魏胜辉;微合金化对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河北科技大学;2009年
4 邹航;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5 吴毅;V/Ti微合金化对中碳钢组织结构及机械性能影响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徐斌;高强度抗震钢筋V-Cr复合微合金化的实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7 康殿才;微合金化HRB400生产工艺的优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8 何建新;微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加工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邢凯;轧后冷却速率对氮微合金化HRB400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10 王霏;钒氮微合金化对高强度耐候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12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71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