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交变电磁场对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7-30 09:01

  本文关键词:交变电磁场对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昌航空大学》 2013年

交变电磁场对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李勇  

【摘要】:真空差压铸造工艺是一种先进的反重力精密成形方法,在铸造航空航天、国防、汽车等领域的大型复杂薄壁有色合金铸件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真空差压铸造凝固过程的控制是获得高质量铸件的关键之一。同时,,利用电磁场技术改善金属凝固组织效果显著,将电磁场技术应用在真空差压铸造领域必将进一步影响铸件的凝固过程。因此,研究交变电磁场对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ZL114A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交变电磁场对重力场下和真空差压铸造条件下铝合金铸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获得交变磁场与结晶压力对铸件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交变磁场电流强度和结晶压力对铸件的组织及力学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磁场电流强度和结晶压力的增加,铸件的抗拉强度、延伸率提高,二次枝晶间距减小,晶粒明显细化。但当磁场电流强度超过10A时,抗拉强度反而降低,二次枝晶间距增大,晶粒变得粗大。同时获得结晶压力、交变电磁场交互作用与二次枝晶间距的关系:λ_2=61.221431.16158I0.14385P_C+0.07273I~2+1.6726×10~(-4)P_C~2 在交变磁场电流强度10A、结晶压力400KPa时,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综合力学性能最高,二次枝晶间距最小,组织最细小。当结晶压力小于300KPa时,交变磁场电流强度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较大;当结晶压力大于400KPa时,结晶压力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较大。 论文的研究结果将为真空差压铸造工艺外加物理场控制凝固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为真空差压铸造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G2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志强,张兴国,金俊泽,贾非,郝海;电磁铸造5182铝合金锭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2年03期

2 刘金炎;王家淳;郭世杰;马科;薛冠霞;曹志强;;电磁场对7050铝合金凝固组织和元素分布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0年01期

3 曹志强,张兴国,贾非,郝海,金俊泽;电磁铸造铝合金锭的力学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02年06期

4 左玉波;崔建忠;赵志浩;朱庆丰;;低频电磁铸造7050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李廷举,温斌,张志峰,金俊泽;电磁场作用下材料加工新技术[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6 薛寒松,李华基,王勇勤;薄壁件差压铸造的充型特点及影响因素[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7 张丰收,寇宏超,李金山,贺跃辉,傅恒志,刘林;交变磁场作用下特种合金的凝固特性[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4期

8 巴启先,崔建忠,訾炳涛;一种细化金属凝固组织的新方法[J];高技术通讯;2000年07期

9 赵宇,冉旭,张晓宇;旋转磁场对Al-Si合金结晶组织的影响[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李斌;许庆彦;潘冬;柳百成;熊艳才;周永江;洪润洲;;低压铸造ZL114A铝合金微观组织模拟[J];金属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岳壹;王进华;费良军;沈建明;陈敏;陈耘;周灵展;朱秀荣;;铸造成型局部加压补缩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实例[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3期

2 邢志媛;侯立群;朱秀荣;刘环恩;秦丽柏;董俊岐;范云波;;差压铸造ZL205A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6期

3 齐乐华,李贺军,罗守靖,霍文灿;液态模锻和液态挤压强韧化材料的机理探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04期

4 朱光磊;徐骏;张志峰;刘国钧;石力开;;搅拌剪切作用下凝固组织演变过程的数学描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高鹏;杨中东;薛向欣;樊占国;;磁场影响下的电沉积[J];材料保护;2006年08期

6 田战峰;徐骏;张志峰;石力开;;金属半固态浆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12期

7 黄正华,郭学锋,张忠明,徐春杰;Si对AZ91D镁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4年06期

8 王宏伟,魏尊杰,朱兆军,曾松岩;差压铸造薄壁铝硅合金铸件的位置效应[J];材料工程;2005年03期

9 王强;张治民;;坯料温度对AZ31镁合金反挤成形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6年S1期

10 张兴国,曹志强,田正宏,金俊泽;电磁铸造铝扁锭的电磁场数值模拟[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和雍;易红;张绪东;;低压铸造件气孔缩孔的质量改善[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孙清洁;胡海峰;袁新;冯吉才;;厚板Ti-6Al-4V磁控窄间隙TIG焊接头性能分析[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卢行乐;陈平;江术忠;辜志明;;大型铝镁合金铸件缺陷成因及解决方案[A];2009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魏尊杰;王振玲;王宏伟;曹磊;;Al-9.6wt%Mg合金高压凝固组织及组织稳定性分析[A];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王生鹏;;磁浮车辆大型复杂结构件的工艺研究[A];第八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许光明;包卫平;郑佳伟;左玉波;崔建忠;;磁场作用下合金元素在AZ31镁合金中的分布[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7 王猛;曾建民;黄卫东;;大型复杂薄壁铸件调压成形精密铸造技术[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8 张林涛;张兴武;邓安元;王恩刚;徐秀杰;赫冀成;;矩形坯电磁软接触连铸过程的基础研究[A];第八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落星;张立强;高文理;钟志华;;铝合金薄壁件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形工艺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新;徐成海;张杨;;真空铸造技术的研究现状[A];2004’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欣;Al-Si-Cu-Mg-(RE)系铸造铝合金的疲劳行为及其损伤机理[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张亮;镁铝合金成分、半固态组织和等温处理工艺[D];吉林大学;2011年

3 蒋文明;铝(镁)合金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技术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朱光磊;AZ91D镁合金高剪切流变成形理论与工艺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0年

5 唐建军;基于电渣重熔的大型铸锭成型关键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白天;天线罩用耐高温透波涂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杨璟;铝合金激光深熔焊接过程行为与缺陷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宏伟;机械搅拌制备SiCp/Al-Mg复合材料及其凝固行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接金川;高压凝固Al-Mg二元合金组织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付亚波;铜合金水平电磁连铸及行星轧制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蒙;浇注工艺对薄壁铝合金真空差压充型影响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涂序荣;脉冲磁场控制制备阻燃镁合金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张喻;铸型用焓变材料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荣会;铝合金轮毂虚拟低压铸造过程的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赵辉;强磁场下硅锰铸钢等温珠光体相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吉建立;ZL101过流冷却转移法半固态压铸工艺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邱彬;汽车发动机缸体低压铸造工艺设计及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何华清;锰合金粒化成型工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明明;铸造凝固过程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汪文杰;铸造过程模拟软件后处理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晟全,周敬恩,严文,梁艳峰,杨通;Al-4.5Cu合金热裂倾向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1期

2 傅高升,钱匡武,康积行,陈文哲;提高罐用铝材冶金质量的重要性及其途径[J];材料导报;2000年01期

3 张玲;彭述明;罗顺忠;龙兴贵;;镁-镍基纳米/非晶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材料导报;2004年05期

4 陈玉安;苗鹤;丁培道;;Mg-Ni系储氢合金元素取代改性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12期

5 洪润洲;周永江;姚惟斌;;真空吸铸条件下充型速度对薄壁铝合金铸件内部质量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6年S1期

6 舒群,郭永良,陈子勇,孔凡涛,陈玉勇;铸造钛合金及其熔炼技术的发展现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4年03期

7 曹志强,张兴国,金俊泽;电磁铸造过程中电磁压力与感应热计算[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6年01期

8 汪彬;杨院生;周吉学;童文辉;;脉冲磁场对Mg-Gd-Y-Zr合金凝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3期

9 刘正,王越,王中光,李锋,申志勇;镁基轻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05期

10 班春燕,崔建忠,巴启先,路贵民,訾炳涛;在脉冲电流或脉冲磁场作用下LY12合金的凝固组织[J];材料研究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丰收;特种合金软接触电磁成形定向凝固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选普 ,黄乃瑜,吴树森,江锐;薄壁铝合金铸件真空差压铸造工艺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S1期

2 董选普,黄乃瑜,吴树森,江锐;薄壁铝合金铸件真空差压铸造工艺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1年04期

3 刘兵,齐燕山,毕维生,陈洪升,鲍海仁;真空差压铸造调压系统及其微计算机控制[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95年06期

4 严青松;余欢;魏伯康;徐志峰;蔡长春;万红;;智能控制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组织和性能的研究[J];铸造技术;2006年07期

5 赵恺瑞;任天庆;;真空差压铸造模糊控制系统[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92年01期

6 董选普,黄乃瑜,吴树森,樊自田,刘洪军;复杂薄壁金属零件的快速制造技术[J];铸造;2001年06期

7 董选普,黄乃瑜,吴树森;真空差压铸造法金属液流动形态的研究[J];铸造;2002年07期

8 吴蒙;严青松;徐志峰;李含建;;真空差压铸造技术的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0年15期

9 孟凡瑞;俞子荣;吴开志;;基于PCI总线的真空差压铸造控制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8期

10 吴江;冯志军;闫卫平;翟虎;;调压铸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铸造;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红军;;桂林1号潮型在中型军品铝合金铸件生产中的应用[A];第8届中国铸造科工贸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芬明;;试论铝合金铸件冷焊修补[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英杰;;军用铝合金优质铸件整体铸造技术[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蔡桂喜;李兴捷;张薇;董瑞琪;;一种铝合金铸件的原位涡流探伤[A];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曾礼;赵建华;;氩弧焊技术在铝合金铸件缺陷修复中的应用[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黄旦忠;孙超业;李永冬;;合理选用造型材料防止铝合金铸件的气孔缺陷[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7 董树勇;许庆彦;熊守美;柳百成;;铝合金铸件微观孔洞演化模拟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杨党纲;张菁;杨耀东;徐可北;郭广平;张建合;;工业CT对铝合金铸件海绵状疏松分级方法研究[A];2004年CT和三维成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小华;刘建辉;;铝合金芯模铸造工艺的改进[A];2004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4年

10 杨友文;刘云;周麟升;;影响铝合金铸件泄漏的几个因素[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鸿英;[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李庆华;[N];中国航天报;2009年

3 邻水记者站 张杰;[N];广安日报;2010年

4 北京利亚德公司 袁波 朱保华;[N];中国电子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宋文华;[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6 记者陈穗华 通讯员王宏山、陈伟秋;[N];广州日报;2003年

7 ;[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8 金佳丽;[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9 李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10 张城玮 本报记者 高汉雷;[N];辽宁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严青松;智能控制的薄壁铝合金铸件真空差压铸造工艺与理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刘赞群;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基本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高润东;复杂环境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微—宏观劣化规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张龙;高强低吸湿铝合金用水溶性型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交变电磁场对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2 邹勋;结晶压力对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二次枝晶间距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3 马爱清;真空差压铸造系统加压模型建立与控制算法设计[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王嘉辉;铝合金真空差压铸造分级加压凝固工艺参数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5 徐蕾璐;真空差压铸造分级加压控制系统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6 刘国锋;铝合金真空差压铸造变压力分级充型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7 吴蒙;浇注工艺对薄壁铝合金真空差压充型影响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8 林万华;基于FPGA的真空差压铸造充型测试系统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9 涂紫鹏;基于Fluent铝合金真空差压充型形态数值模拟[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10 杨振;真空条件下AZ91D镁合金氧化燃烧、蒸发及其保护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交变电磁场对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78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f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