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大直径管板堆焊变形模拟及控制

发布时间:2017-09-09 20:44

  本文关键词:大直径管板堆焊变形模拟及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管板 大直径 堆焊 变形 控制


【摘要】:大直径碗形管板相对厚度较薄,在带极堆焊时容易产生浅锅底状的焊接变形。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某合成反应器管板带极堆焊时的变形量,模拟结果显示,管板中心部位的变形量最大,达到30mm;管板边缘变形量最小,约5mm。根据模拟得到的变形量,采用堆焊前管板预留30mm凸面的方法控制管板堆焊变形,带极堆焊完成后测量堆焊层平面度并进行油压机校平,校平后管板的不平度控制在5mm以内,符合图样技术条件规定,有效保证了管板堆焊后的平面度及最终成型尺寸。
【作者单位】: 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压力容器特种材料焊接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管板 大直径 堆焊 变形 控制
【分类号】:TG455;TQ052
【正文快照】: method of leaving about 30mm anti-deforming before overlaying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ver-laying deformation.For individual part of tube-sheet of which flatness is not conform require-ments of drawings after using anti-deformation method before over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堆焊[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9年02期

2 ;孔内壁的填砂堆焊法[J];焊接;1970年04期

3 郭达尔斯基;齐国治;胡旗振;;苏联堆焊工作目前的主要方向[J];焊接;1960年01期

4 ;罗马尼亚高频堆焊犁铧的一些情况[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73年01期

5 王德拥;仲继才;;用堆焊法修补锤砧[J];锻压机械;1977年01期

6 凡里;;大面积多丝单道堆焊[J];焊接;1980年06期

7 张家有;;超声探测堆焊层下裂纹的探讨[J];焊接;1984年06期

8 ;堆焊[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1994年03期

9 ;堆焊[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1995年05期

10 ;堆焊[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迪;单际国;任家烈;刘景凤;沈风刚;;光束反应合成碳化物增强的镍基合金堆焊层[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金卿;;压力容器堆焊层铁素体数超标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刘航;田志凌;汪光胜;徐平;;不锈钢堆焊层的充氢试验研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4 谢蒙生;;钢质基体黄铜堆焊气焊工艺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5 张迪;单际国;任家烈;刘景凤;沈风刚;;光束反应合成碳化物增强的镍基合金堆焊层[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耿香月;;模具修复用冷堆焊层的成分、组织及性能分析[A];第四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7 魏学安;林建鸿;王艳;吴东棣;;不锈钢堆焊剥离过程中应力作用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单际国;任家烈;;45#钢表面光束粉末堆焊层的耐磨性能[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9 沈士明;刘斌;;加氢反应器堆焊层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形貌与速率的研究[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丁韦;宋宏图;高振坤;黄辰奎;王贵山;黄锐;;贝氏体钢辙叉电弧堆焊层的开裂分析[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柳祖林;用硬面技术为冶金备件“延寿降本”[N];中国冶金报;2012年

2 林立恒;铁路钢轨电焊修理法[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年农邋特约记者  李东风;“明珠”闪烁在河南济钢[N];现代物流报;2008年

4 淮北顺达商贸有限公司 赵艳军;R6-40NoF风机叶轮轴磨损的现场修复[N];中国建材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勇;堆焊层对连铸辊热机械行为的影响分析及模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2 伍钢;Q235及304不锈钢表面CMT-TWIN堆焊镍基合金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宏;ZM5铸造镁合金激光表面修复与强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计辉;2219铝合金交流TIG堆焊成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彭思源;W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堆焊层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6 邵大伟;金属基陶瓷复合堆焊层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7 郝明;超声冲击对镍基合金堆焊层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晓东;碳化钨颗粒/高锰钢基复合堆焊层组织及性能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9 郭小燕;冶金轧辊堆焊层表面开裂失效分析及其有限元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周筠;高碳高铬堆焊及堆焊合金耐磨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2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822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5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