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轨打磨实验的磨削力影响因素仿真与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钢轨打磨实验的磨削力影响因素仿真与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钢轨打磨 打磨转速 砂轮粒度 打磨压力 DEFORM-3D MATLAB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出行便捷性要求的提高,特别是“高速”、“重载”等重大方针的实施,都极大的促进了铁路的发展。然而,随着钢轨与车轮间的载荷传递越来越大,钢轨病害比如波磨、压溃、伤损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并逐渐成为制约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钢轨打磨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已经证实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钢轨表面维护和保养方法。在钢轨打磨过程中钢轨-砂轮界面存在着复杂的摩擦学行为,打磨磨削力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研究打磨过程中影响磨削力的因素对于提高钢轨打磨质量、优化打磨参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磨削加工是一种复杂的材料去除过程,钢轨打磨可看作一个特殊的磨削加工过程。本文通过MATLAB分水岭法对砂轮端面图像处理,提取砂轮表面磨粒特征,主要包括砂轮表面磨粒面密度及表面磨粒分布规律,通过表面形貌仪对砂轮表面磨粒的突出高度数据采集并进行测量分析,然后通过三维软件建立不同粒度砂轮三维模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DEFORM-3D软件对磨削过程进行仿真。在不同砂轮粒度、砂轮转速及打磨压力下,利用钢轨打磨摩擦试验机进行钢轨打磨实验,验证了砂轮模型和磨削力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打磨压力、砂轮磨粒的增大,砂轮与工件(钢轨)接触面内有效磨刃数的增多、单颗磨粒的未变形切屑厚度增大,磨削力也随之增大。随砂轮转速的增大,单位时间内参与磨削的磨粒增多,磨屑的未变形切削厚度减小,磨削力减小(2)通过建立不同粒度的砂轮模型,在不同打磨参数(打磨压力、砂轮转速、砂轮粒度)下对打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磨削力仿真结果随打磨参数的变化规律和由实验所得打磨磨削力随打磨参数的变化规律相同,证明了所构建的砂轮模型的有效性。(3)将由积分法计算所得的钢轨打磨磨削力结果及有限元法仿真所得的磨削力结果与实验所得磨削力结果对比发现:有限元法仿真所得磨削力结果最大;积分法计算所得的磨削力结果最小;且有限元法仿真所得磨削力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较由积分法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要小。(4)根据磨削力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基于最小二次法提出了仿真结果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修正后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范围控制在12%以内,更加符合实验结果。
【关键词】:钢轨打磨 打磨转速 砂轮粒度 打磨压力 DEFORM-3D MATLAB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580.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4
- 1.1 研究背景11-14
- 1.2 钢轨打磨技术的研究现状14-16
- 1.2.1 钢轨打磨原理14-15
- 1.2.2 钢轨打磨分类15
- 1.2.3 钢轨打磨设备15-16
- 1.3 磨削加工研究现状16-22
- 1.3.1 磨削加工特点16-18
- 1.3.2 磨削力研究状况18-22
- 1.4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22-24
- 1.4.1 研究意义22-23
- 1.4.2 研究内容23-24
- 第2章 钢轨打磨过程中磨削力数学模型24-33
- 2.1 单颗磨粒磨削力模型24-30
- 2.1.1 单颗磨粒物理模型24-25
- 2.1.2 单颗磨粒磨削过程仿真25-29
- 2.1.3 单颗磨粒磨削力数学模型29-30
- 2.2 磨削区域磨削力数学模型30-32
- 2.3 小结32-33
- 第3章 基于DEFORM的钢轨打磨磨削力仿真研究33-49
- 3.1 DEFORM-3D软件简介33-35
- 3.2 砂轮三维模型构建35-41
- 3.2.1 砂轮表面形貌数据提取35-39
- 3.2.2 砂轮三维模型建立39-41
- 3.3 钢轨打磨磨削过程仿真41-46
- 3.3.1 砂轮与工件材料模型41-42
- 3.3.2 网格划分及自适应网格重划42-43
- 3.3.3 刀屑分离准则43-44
- 3.3.4 工件与砂轮接触区域摩擦模型44-45
- 3.3.5 工件与砂轮接触问题处理45-46
- 3.4 仿真结果分析46-48
- 3.4.1 磨削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47-48
- 3.5 小结48-49
- 第4章 钢轨打磨磨削力实验研究49-54
- 4.1 钢轨打磨摩擦试验机49-50
- 4.1.1 试验机工作原理及介绍49-50
- 4.1.2 钢轨打磨试验机主要用途50
- 4.2 模拟实验50-52
- 4.2.1 砂轮与钢轨试样材料50-51
- 4.2.2 实验参数51-52
- 4.3 钢轨打磨实验结果52-53
- 4.4 小结53-54
- 第5章 钢轨打磨磨削力结果对比分析54-62
- 5.1 磨削力结果及误差分析54-57
- 5.2 基于最小二乘法修正系数的提出57-61
- 5.3 小结61-62
- 结论与展望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淑;丁宁;;外圆纵向磨削加工磨削力模型[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贺长生;石玉祥;丁宁;;外圆纵向磨削力的研究[J];煤矿机械;2006年02期
3 封云;张秋菊;化春键;夏语冰;王益平;张学铭;;外圆横向磨削力的仿真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年04期
4 黄辉;林思煌;徐西鹏;;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玻璃的磨削力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11期
5 崔立军;庞子瑞;;超高速点磨削力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1年04期
6 ;日本丰田磨削力检测装置[J];磨床与磨削;1974年05期
7 李力钧;傅杰才;;磨削力数学模型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79年03期
8 董萃然,刘蒲生;磨削用量对磨削力的影响[J];磨料磨具与磨削;1981年05期
9 刘蒲生,严文浩;磨削力[J];磨料磨具与磨削;1983年03期
10 任敬心,华定安,黄奇;磨削钛合金的磨削力数学模型[J];航空学报;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天润;;“浓度”压力对磨削力的影响[A];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曹红波;张飞虎;栾殿荣;李继贤;杨永山;史兴宽;;GCr15钢的ELID磨削性能实验研究[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德祥;滚动轴承内圈滚道磨削残余应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罗斌;木质材料砂带磨削磨削力及磨削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朱祥龙;300mm硅片超精密磨床设计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政梅;基于分形理论花岗石异型面高效磨削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建华;单程平面磨削淬硬层预测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许美君;木质工件摩擦性质与机床进给机构配置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任莹晖;纳米结构硬质合金磨削理论和工艺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山;磨粒叶序排布超硬砂轮的磨削力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亚敏;超声ELID复合内圆磨削ZTA陶瓷磨削力和表面质量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赵岩;基于超声辅助端面微磨削的硬脆材料磨削力建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硕;基于端面微磨削的硬脆材料磨削力建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张毕;硬脆材料微尺度磨削力热特性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韩永超;基于钢轨打磨实验的磨削力影响因素仿真与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胡智特;旋转超声振动磨削钛合金的磨削力与表面完整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8 刘博;木材及中密度纤维板磨削力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二红;向口腔修复的齿科陶瓷磨削力预测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付志刚;晶圆磨床磨削力在线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7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82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