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载荷谱对不同硬度35CrMo钢接触疲劳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动力载荷谱对不同硬度35CrMo钢接触疲劳的影响
【摘要】:对不同表面硬度的35Cr Mo试块,施加实际工况失效机制的载荷谱,获得材料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接触处的塑性变形、表面形貌以及表层内部组织变化。据此得到35Cr Mo的塑性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试块硬度较低(约32HRC左右)时,其接触疲劳主要以累积塑性变形为主,裂纹深度较浅(约10μm),硬化层较薄,硬化作用不明显;试块硬度较高(约42 HRC左右)时,接触疲劳破坏产生塑性变形,裂纹延伸深度最深(约35μm),硬化层厚,硬化作用明显。
【作者单位】: 陇东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动力载荷谱 表面硬度 CrMo钢 接触疲劳
【基金】: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XYZK1413)
【分类号】:TG142.1
【正文快照】: 35Cr Mo材料常被用于制造承受冲击、弯扭、高载荷的各种机器中的重要零件,如人字齿轮、曲轴、大型电动机轴和石油机械等,然而其材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零部件乃至整机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对轴类零件材料性能其主要表现在振动和噪声、寿命和可靠性(疲劳寿命)方面[1-2]。目前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诗铸;对于接触疲劳各种强度准则的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2 朱敦伦 ,李植 ,赵继忠 ,陈生;渗碳件接触疲劳试验结果的数学分析[J];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3 朱法义;姚枚;;关于接触疲劳破坏分类的讨论[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3年02期
4 范鹤立,丛家瑞,李隆盛;奥贝球铁接触疲劳破坏形式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5 陈逸华;陈继直;孙广锡;;深层渗碳齿轮材料接触疲劳试验方法的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6 张同俊;胡镇华;沈关学;崔];;接触疲劳过程中的诱发相变和冷作硬化[J];金属学报;1991年02期
7 马腾,朱桂兰;稀土对轨钢接触疲劳行为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0年02期
8 江志华;李志;佟小军;李志明;;深氮化硬化钢的接触疲劳试验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6年03期
9 朱跃 ,张平和;齿轮线接触疲劳的模拟性研究——试样的正确设计与点蚀的力学成因[J];江苏工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10 连香姣;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材料的接触疲劳强度试验研究[J];机械工业标准化;199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健;;预损伤法接触疲劳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 陈铭;王成焘;孙德志;;硼酸酯和含硫、磷、氯添加剂减摩抗磨协同作用对45钢接触疲劳影响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3 温诗铸;;对于接触疲劳各种强度准则的评价[A];摩擦学第三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摩擦磨损部分(Ⅱ)[C];1982年
4 张志强;李国禄;王海斗;徐滨士;朴钟宇;;声发射技术在接触疲劳失效检测中的应用[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正阳;杨兵;任志远;杨明江;;一种无润滑滚滑接触疲劳实验[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6 安琦;;由弹流润滑理论分析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方法[A];第四届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戴薇薇;高性能轴承钢接触疲劳及诊断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李广君;动车组轴箱弹簧接触疲劳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张辉;超硬涂层零件接触疲劳试验装置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04年
4 代芳;JPM-1型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智能化测控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岳文;陶瓷添加剂对钢/钢接触疲劳及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827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82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