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脉冲圈焊工艺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激光脉冲圈焊工艺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脉冲圈焊 焊点重叠率 焊接熔深 焊接温度
【摘要】:基于有限元软件MSC.MARC软件平台Hypermesh软件模块仿真模拟了激光连续圈焊和激光脉冲圈焊的温度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激光脉冲圈焊可有效控制被焊工件温度场分布,焊接热影响区小,为此采用激光脉冲圈焊工艺焊接簧片式电磁阀簧片组件。研究了激光焊接频率与焊点重叠率以及激光焊接速度与焊缝强度和焊点重叠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了激光脉冲圈焊焊接工艺规范,即激光峰值功率Pf=300 W,激光基值功率Pf=200 W,激光焊接速度v=3.33 mm/s,激光频率f=20 Hz等,采用该焊接规范焊接完成的簧片式电磁阀已经应用于嫦娥五号探测器推进分系统、轨道器子系统以及上升器推进子系统的液体动力装置之中,并已经完成了飞行和月球探测任务。
【作者单位】: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关键词】: 激光脉冲圈焊 焊点重叠率 焊接熔深 焊接温度
【分类号】:TG456.7
【正文快照】: 0^m 簧片式电磁阀已经应用于嫦娥五号探测器推进分系统、轨道器子系统以及上升器推进子系统的液体动力装置之中,用于控制25 N和10 N推力器推进剂供应,以实现推力器点火和关机等功能。簧片式电磁阀主要由线圈、簧片、滤网组件和阀座等组成,由激光焊接工艺实现焊接连接。 1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龙;薛龙祥;徐成;陈晶;任旭升;;焊接熔池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J];电焊机;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东江;王占宏;马广义;杨义彬;郭玉泉;郭东明;;Hastelloy C-276合金脉冲激光焊接熔池流动行为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2 A.H.Faraji;A.Bahmani;M.Goodarzi;S.H.Seyedein;M.O.Shabani;;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weld pool geometry in GTA welding of pure aluminum[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4年01期
3 孙永兴;翟磊;赵明;;GMAW焊接熔池形状和表面变形的数值模拟[J];焊接学报;2010年10期
4 袁尤智;刘南生;汪岩峰;;基于FLUENT的TIG焊瞬态熔池三维形态的数值模拟[J];焊接学报;2009年12期
5 董文超;陆善平;李殿中;李依依;;微量活性组元氧对焊接熔池Marangoni对流和熔池形貌影响的数值模拟[J];金属学报;2008年02期
6 杜汉斌;胡伦骥;王东川;孙成智;;激光穿透焊温度场及流动场的数值模拟[J];焊接学报;2005年12期
7 席明哲,虞钢;连续移动三维瞬态激光熔池温度场数值模拟[J];中国激光;2004年12期
8 孙俊生,武传松;MIG焊接熔池表面形状与熔滴热焓量分布的数学模型[J];计算物理;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应诗浩 ,吉忠昌;激光脉冲法测量比热[J];核动力工程;1981年05期
2 钱显毅;;用双激光脉冲全息摄像对机械精确测量[J];教育与职业;2004年24期
3 任晓荣;李建;;超快激光脉冲在随机表面上的传播特性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杨洪利;用激光脉冲法测量石墨材料的导热系数[J];甘肃冶金;1998年01期
5 刘瑜;程秀兰;谢四强;;激光脉冲外延生长Pb(Zr_(0.52)Ti_(0.48))O_3薄膜及其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7年05期
6 赵瑞珍;朱祖良;魏世杰;张贱妹;朱孝华;翁开权;;用激光脉冲比较法测定炸药比热[J];火炸药;1982年05期
7 ;激光脉冲法热导率测试仪电路原理[J];无机材料学报;1974年0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军;李明中;林红奂;张锐;;复合型多种子激光脉冲同步产生技术[A];2007年中国青年光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邹德滨;卓红斌;邵福球;马燕云;银燕;;薄膜靶整形强激光脉冲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3 盛政明;;双激光脉冲作用下的等离子体电子加速(英文)[A];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4 王晓方;;沿传播方向强度变化的激光脉冲对电子加速的影响[A];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5 李邵辉;王成;郑莉;倪国权;李儒新;徐至展;;超短高强度激光脉冲与低温氢团簇相互作用的研究[A];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6 刘磊;;激光脉冲与冰的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赵娟;曹科峰;曹宁翔;朱利君;陈敏;;紧凑型模块化强激光脉冲能源系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8 高智星;陆泽;汤秀章;张海峰;向益淮;;利用激光猝熄压缩准分子激光脉冲[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9[C];2010年
9 李志超;;THz辐射新途径—超强激光脉冲与杆靶相互作用[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朱江峰;王鹏;韩海年;张炜;赵研英;魏志义;;压缩mJ级放大激光脉冲至5fs的实验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钟;史上最大激光脉冲[N];北京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杨保;Kerr介质中宽带激光脉冲时空演化研究和测量[D];湖南大学;2012年
2 朱伦武;相位调制激光脉冲加速电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张向韵;周期量级激光脉冲相干控制及其算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逍;基于啁啾反转和拼接光栅的激光脉冲高效压缩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3年
5 陈洲;多原子分子在整形飞秒脉冲作用下动力学过程的优化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兵兵;强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通道中的传播及其电子加速[D];南昌大学;2015年
2 林嘉轩;复杂目标激光脉冲波束散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秋原;圆偏振激光脉冲场中电子辐射特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党海平;利用超快激光脉冲控制双原子分子的定向[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怀繁;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脉冲抖动的分析和测量[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6 朱凯莉;激光脉冲空间分布对玻璃破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吴寒;毛细管放电46.9nm激光脉冲时间特性及空间分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张铠云;超短双色激光脉冲与气体作用产生强太赫兹辐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王欣媛;声光调QDPL激光脉冲信号中高频噪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翟超;水平大气信道对激光脉冲时域展宽特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6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89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