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铬钼钢回火脆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2:07
本文关键词:低合金铬钼钢回火脆化研究
【摘要】:本文以低合金铬钼钢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镜、冲击试验机、淬火式热膨胀仪、SEM、Thermo Calc软件、TEM、XRD等手段,对该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及其回火脆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淬火式热膨胀仪绘制出低合金铬钼钢的CCT曲线,并用热处理炉研究了不同正火冷速对低合金铬钼钢试样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贝氏体含量逐渐地增多,当冷却速度为空冷时,材料中组织基本上全为贝氏体组织,但基体组织构成及铁素体/贝氏体两相组织比例对冲击韧性影响不大。接着利用热处理炉研究不同回火温度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且运用SEM、Thermocalc软件、TEM、XRD碳化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60和600℃回火后,连续分布于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上微观组织中的碳化物主要是条状、块状的形貌,在冲击条件下,基体铁素体发生塑性变形,位错源在切应力作用下开动,位错运动至条状或大块状碳化物处,由于碳化物具有较高的硬度,是脆性相,不容易产生位错,因此在两相的界面上发生塞积,导致了应力集中,从而容易使片状的碳化物产生脆断或着是形成了微裂纹,裂纹的扩展方向主要是两侧或者是前方,相连的碳化物,会导致微裂纹产生后沿着连续的碳化物扩展,产生较大裂纹,这也是冲击韧性比较低的原因;通过观察显微组织可以得出,在640℃至710℃的范围内进行回火后,微观组织中发生了以下变化,片状或块状的连续不均匀相的碳化物变为均匀且微小的弥散相,从而使得应力集中也降低,在整个冲击的过程中,微裂纹的启裂功也就升高,因此,碳化物的微观组织的形貌转的转变,是冲击韧性改善的主要原因。应用实验室研究结果,分析了实际生产中的核电汽轮机外缸G18CrMo2-6的冲击韧性偏低的现象,并对生产热处理的工艺进行了改进,将铸件在正火温度950±10℃下保持10小时,回火温度从660℃提高至680℃,并保温10小时,获得了G18Cr Mo2-6低合金钢综合性能良好的铸件,编写了一套G18Cr Mo2-6的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关键词】:低合金铬钼钢 冲击韧性 回火脆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42.1;TG16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22
- 1.1 低合金钢的发展情况11-13
- 1.2 低合金钢的合金化13-15
- 1.3 低合金铬钼钢的工作环境以及性能要求15-17
- 1.3.1 工作环境15
- 1.3.2 性能要求15-17
- 1.4 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铬钼钢中的作用17-18
- 1.4.1 碳元素的影响17
- 1.4.2 锰元素的影响17
- 1.4.3 铬元素的影响17-18
- 1.4.4 钼元素的影响18
- 1.5 低合金铬钼钢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8-20
- 1.6 热处理工艺发展方向20
- 1.7 本论文的意义及工作内容20-22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设备22-28
- 2.1 试验材料22-23
- 2.2 成分分析23
- 2.3 力学性能试验23-25
- 2.3.1 夏比冲击试验23-24
- 2.3.2 拉伸试验24-25
- 2.3.3 布氏硬度25
- 2.4 组织分析25-26
- 2.4.1 金相分析25
- 2.4.2 扫描电镜(SEM)25-26
- 2.4.3 X射线衍射仪(XRD)物相分析26
- 2.4.4 透射电镜(TEM)26
- 2.5 热处理试验设备26-27
- 2.5.1 MR-20 热处理试验炉26
- 2.5.2 SSJ-13A热处理试验炉26-27
- 2.5.3 L78RTA快速淬火热膨胀仪27
- 2.6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低合金铬钼钢热处理正火工艺试验28-36
- 3.1 CCT曲线的测试28-29
- 3.1.1 CCT曲线测量方法28
- 3.1.2 结果分析与讨论28-29
- 3.2 正火冷速对低合金铬钼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9-34
- 3.2.1 试验设计29
- 3.2.2 不同正火冷速组织分析29-34
- 3.2.3 正火冷速对低合金铬钼钢冲击性能的影响34
- 3.3 试验结果分析34-35
- 3.4 小结35-36
- 第4章 回火温度对低合金铬钼钢组织和力学性能36-44
- 4.1 试验安排36-37
- 4.2 回火温度对低合金铬钼钢物理性能的影响37-39
- 4.3 回火温度对低合金铬钼钢显微组织的影响39-42
- 4.3.1 Thermo calc平衡相图计算39-40
- 4.3.2 SEM显微组织分析40-41
- 4.3.3 碳化物阳极萃取分析41-42
- 4.4 回火时间对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42-43
- 4.5 小结43-44
- 第5章 核电汽轮机缸体热处理工艺的应用44-53
- 5.1 核电汽轮机外缸生产工艺44-46
- 5.2 核电汽轮机外缸附铸试块组织和性能46-48
- 5.3 热处理工艺优化改进48-52
- 5.3.1 回火时间对组织性能的影响48-49
- 5.3.2 回火工艺的改进49-52
- 5.4 小结52-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力;;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安全科学的启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吴楠;王玉梅;吴超;;应对能源危机 实现可持续发展[J];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3 白云生;薄怀涛;;低碳背景下核电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核工业;2010年03期
4 唐利萍;;超超临界锅炉用钢的发展[J];应用能源技术;2007年10期
5 邓永清;朱丽慧;王起江;邹凤鸣;;国产T23钢高温时效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7年09期
6 ;西屋公司的AP1000先进非能动型核电厂[J];现代电力;2006年05期
7 杨铁成;范志超;陈凌;蒋家羚;;1.25Cr0.5Mo钢520℃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研究[J];压力容器;2006年03期
8 曹金荣,刘正东,程世长,杨钢,谢建新;T122耐热钢平衡相转变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J];特殊钢;2005年06期
9 臧明昌;第三代核电和西屋公司AP1000评述[J];核科学与工程;2005年02期
10 杨富,李为民,任永宁;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用钢[J];电力设备;2004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崇都;核电项目设备采购和监造管理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98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89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