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冲击强化金属表面位错密度和晶粒尺寸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激光冲击强化金属表面位错密度和晶粒尺寸的研究
【摘要】:金属表面的微观组织对于它的耐磨损、耐腐蚀以及抗疲劳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激光冲击强化能够改变金属表面的微观组织,激光冲击强化通过诱导冲击波作用于材料表面,在材料表面产生晶粒位错,提高材料的耐磨损、耐腐蚀以及抗疲劳能力。激光冲击强化可以用于金属材料表面的强化、结构的轻量化和表面的耐磨处理。目前,对于激光冲击强化的研究都是采用试验的方法,但对于激光冲击强化金属表面微观组织演变的仿真研究很欠缺。本文旨在研究激光冲击强化后,LY2铝合金表面位错密度和晶粒尺寸的演变,建立基于ABAQUS软件的激光冲击强化有限元模型,用VISUAL STUDIO编写基于位错理论的微观组织演变模型,进行了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以材料子程序的形式将该模型嵌入到激光冲击强化有限元模型中,实现金属表面位错密度、晶粒尺寸的预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运用该模型,研究了多种激光加工条件下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得到了加工参数与表面晶粒尺寸间的关系,为系统优化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参数奠定了重要基础。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运用ABAQUS软件建立激光冲击强化LY2铝合金的有限元模型。通过采用确当的材料模型、有限元建模方法以及微观组织演变模型,进行了有限元二次开发,将微观组织预测模型以材料子程序的形式嵌入激光冲击强化有限元模型中,描述激光冲击强化后金属表面位错密度和晶粒尺寸的演变,。其次,通过调整微观组织演变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将仿真得到的激光单次冲击强化和激光多次冲击强化金属表面的位错密度和晶粒尺寸的结果与前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将该基于位错理论的位错密度和晶粒尺寸的预测模型用来研究激光冲击强化的作用规律,包括随着冲击次数的变化,金属表面的位错密度和晶粒尺寸的变化以及严重塑性变形层深度的变化;材料种类的变化,位错密度和晶粒尺寸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冲击波压力的变化,晶粒尺寸和位错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塑性变形层的深度的增加长率和晶粒尺寸的变化率降低,特别是第四次冲击和第五次冲击;随着冲击波压力的增加,金属表层晶粒尺寸逐渐减小,位错密度逐渐增加;不同材料在相同情况下的晶粒尺寸和位错密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晶粒细化率不一致。
【关键词】:位错密度 晶粒尺寸 有限元 激光冲击强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66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
- 1.2 塑性变形机制11-13
- 1.2.1 金属材料位错11-12
- 1.2.2 激光冲击强化后材料的塑性变形和微观组织12-13
- 1.3 激光冲击强化金属材料的微观机理的研究现状13-14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14-16
- 第二章 激光冲击强化理论分析16-25
- 2.1 激光冲击强化的物理过程16-17
- 2.2 激光冲击波的形成以及压力的估算17-21
- 2.2.1 激光冲击波压力的形成17
- 2.2.2 非约束模型下激光冲击波17-18
- 2.2.3 约束模型下激光冲击波18-21
- 2.3 激光单次冲击强化铝合金的强化机制21-22
- 2.4 激光多次冲击强化铝合金的强化机制22-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激光冲击强化微观组织演变预测有限元建模25-37
- 3.1 有限元分析流程25-26
- 3.2 激光冲击强化有限元建模关键问题的解决26-30
- 3.2.1 仿真模型的建立26-27
- 3.2.2 材料本构模型27
- 3.2.3 激光冲击波压力27-30
- 3.2.4 模拟求解时间30
- 3.3 微观组织演变模型30-35
- 3.3.1 微观组织数学模型30-32
- 3.3.2 材料子程序32-35
- 3.4 微观组织演变模型参数35-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激光冲击强化微观组织仿真分析37-53
- 4.1 激光单次冲击强化微观组织预测37-40
- 4.2 激光多次冲击强化微观组织仿真分析40-46
- 4.2.1 激光多次冲击强化微观组织预测40-44
- 4.2.2 激光多次冲击强化微观组织仿真对比分析44-46
- 4.3 不同材料的仿真对比分析46-51
- 4.3.1 不同材料随深度变化微观组织的变化47-49
- 4.3.2 随冲击波压力变化微观组织变化趋势49-51
- 4.4 本章小结51-53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3-55
- 5.1 主要结论53-54
- 5.2 工作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61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康;余承业;;激光冲击提高航空材料的疲劳寿命概述[J];电加工;1993年05期
2 ;激光冲击处理的新活力[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6年12期
3 范静怡;激光冲击处理[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7年04期
4 肖爱民,杨继昌,张永康;激光冲击强化原理及应用概述[J];电加工与模具;2000年06期
5 全宏声;激光冲击强化提高构件疲劳强度[J];材料工程;2001年12期
6 谢颂京;张伟;;激光冲击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10期
7 马壮;李应红;张永康;任旭东;张凌峰;;激光冲击处理对304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3期
8 罗新民;马辉;张静文;张永康;;激光冲击中的“应变屏蔽”和“约束击穿”[J];材料导报;2010年05期
9 罗新民;苑春智;任旭东;陈康敏;张永康;;激光冲击超高应变率对钛板形变微结构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6期
10 徐国建;李挺;王虹;杭争翔;邢飞;;激光冲击处理的应用[J];电焊机;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先前;宋宏伟;魏延鹏;王曦;黄晨光;段祝平;;激光冲击强化诱导的冲击波压力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阮亮;张文武;焦俊科;;激光冲击强化研究现状与发展[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3 邹世坤;吴树辉;曹子文;费群星;;激光冲击处理焊接区在核反应堆上的应用[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邹世坤;曹子文;;钛合金整体叶盘的激光冲击强化[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汪诚;李应红;马壮;赵双成;周鑫;;航空部件激光冲击强化系统与工艺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任旭东;张永康;周建忠;李国杰;;激光冲击提高钛合金机械性能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任旭东;张永康;冯爱新;张西良;;激光冲击中残余应力对链篦机零件裂纹的影响[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胡永祥;姚振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激光冲击加工可靠建模方法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9 罗龙锦;任志强;张宗林;;激光冲击强化与喷丸提高不锈钢疲劳性能对比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聂祥樊;臧顺来;何卫锋;;激光冲击“残余应力洞”敏感性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张梅;首条激光冲击强化生产线落户航空基地[N];陕西日报;2008年
2 张梅;中国首条激光冲击强化生产线在西安落户[N];陕西科技报;2008年
3 陈军;我国激光冲击强化应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邹世坤;激光冲击强化:新一代抗疲劳表面强化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金忠;激光冲击强化铝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塑性变形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苏孺;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的金属材料受限形变行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江涛;铝合金及其焊接件激光冲击强化抗环境损伤工艺与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4 李康妹;基于激光冲击效应的微坑加工方法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郑超;激光冲击微成形工艺数值模拟及其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胡永祥;激光冲击处理工艺过程数值建模与冲击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罗开玉;激光冲击不锈钢抗腐蚀性能及微观强化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8 车志刚;微尺度激光冲击强化金属靶材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丁华;金属板料激光冲击变形机理及铝板校形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葛茂忠;AZ31B变形镁合金及其焊接件激光冲击处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婉婉;稠油热采智能转换接头设计及抗腐蚀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李振;基于激光冲击的钛合金小孔构件残余应力分布及疲劳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宣婷;激光冲击表面微造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邵伟;激光冲击强化对AZ80镁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腐蚀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6年
5 徐士东;GH2036合金激光冲击晶粒细化及耐腐蚀性能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鲍士喜;耐热马氏体不锈钢ЭП866激光冲击强化组织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邢佳;镁合金激光冲击植入纳米SiC颗粒工艺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王长雨;压铸镁合金双面激光冲击强化残余应力和拉伸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杜金星;基于激光冲击强化的挤压模具延寿方法及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吴浩;基于激光冲击的导轨表面形貌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09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90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