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掺杂对FeCoCrMoCBY大块非晶合金耐蚀、耐磨性能和热导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5 23:31

  本文关键词:掺杂对FeCoCrMoCBY大块非晶合金耐蚀、耐磨性能和热导率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 掺杂 耐蚀性 耐磨性 热导率


【摘要】:本论文采用非自耗型真空熔炼电弧炉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了(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_(100-x)Crx(x=0,4,8,12 at%;BMG1,BMG2,BMG3,BMG4)和(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_(100-x)(Co_(65)Cr_(15)Zr_(10)W_(10))x(x=5,10,15 at%;BMG5,BMG6,BMG7)大块非晶合金。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合金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合金的耐蚀性能;利用差热分析、电阻率和热导率对合金的热力学进行分析;利用WTM-2E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合金的耐磨性能和磨损机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分析合金腐蚀和摩擦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及钝化膜的成分和元素的含量。本文重点研究了Cr元素和Co_(65)Cr_(15)Zr_(10)W_(10)非晶合金系掺杂对Fe基大块非晶合金在3%NaCl、1mol/L HCl和1 mol/L NaOH三种溶液中耐蚀性能的影响;探讨Fe CoCrMoCBY系非晶合金中最佳的Cr/Mo比范围和Co_(65)Cr_(15)Zr_(10)W_(10)非晶合金系最佳的掺杂含量以及Cr和Co_(65)Cr_(15)Zr_(10)W_(10)掺杂对Fe基非晶合金热导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建立硬度、晶化温度(Tx)和热导率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分析发现,Cr元素和Co_(65)Cr_(15)Zr_(10)W_(10)非晶合金系掺杂提高了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蚀性。在FeCoCrMoCBY非晶合金系中当Cr/Mo比在1.37~1.69范围内时,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蚀性最好。Co_(65)Cr_(15)Zr_(10)W_(10)的最佳掺杂量为5at%,此时既能提高耐蚀性又能确保经济效益。通过对BMG2、BMG3和BMG4在1 mol/L HCl和BMG5、BMG6和BMG7在3%NaCl中钝化膜的M-S曲线分析发现,Cr/Mo比为1.37~1.69和Co_(65)Cr_(15)Zr_(10)W_(10)的掺杂量为15at%时合金的钝化膜的稳定性以及对基体的保护性要更好。对BMG2、BMG3和BMG4在1 mol/L HCl中的表面钝化膜的成分分析发现,Cr和Mo元素的协同作用决定着耐蚀性和钝化膜的稳定性,钝化膜的主要成分是Cr3+离子的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在0.5VSCE电位以下对耐蚀性起主要作用的是Cr3+离子,当电位高于0.5VSCE后,对耐蚀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Mo6+离子。对BMG5、BMG6和BMG7在饱和NaCl溶液中浸泡336h后表面形貌和成分分析发现,掺杂Co_(65)Cr_(15)Zr_(10)W_(10)含量越多点蚀坑数量和直径越小。导致耐蚀性提高的原因并不是Zr的引入,而是Co_(65)Cr_(15)Zr_(10)W_(10)非晶合金的掺杂导致了更多Cr在表面的富集,形成了更加致密的钝化膜;相比合金内部结构的改变,合金成分对耐蚀性的影响更大。随着掺杂Cr含量的增加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磨性能越来越好,造成Cr掺杂对耐磨性能提高的原因是磨粒磨损的消失和疲劳磨损程度的降低。随着Co_(65)Cr_(15)Zr_(10)W_(10)掺杂含量的增加,磨损系数先降低后增加的原因是主要磨损机制变为了粘着磨损。硬度与Tx之间存在一个很好的线性关系:Y=3.28X-790.62。Cr的掺杂导致了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电阻率的增加,而对热导率的影响不大,Co_(65)Cr_(15)Zr_(10)W_(10)的掺杂导致了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电阻率和热导率下降。在20~150℃范围内,F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掺杂主要引起室温下声子热导率的变化,对电子热导率的影响很小;在室温下,声子热导率与Tx之间的关系符合Y=0.06756X-37.31568;总热导率与Tx之间的关系符合Y=0.06013X-29.33226。因此,总热导率与硬度之间的关系符合Y=0.01833X-14.83836。
【关键词】:铁基大块非晶合金 掺杂 耐蚀性 耐磨性 热导率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39.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引言9-10
  • 1.2 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技术10-11
  • 1.3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性能研究概况11-16
  • 1.3.1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蚀性能研究11-13
  • 1.3.2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磨性能研究13-14
  • 1.3.3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热导率研究14-15
  • 1.3.4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电阻率研究15-16
  • 1.3.5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磁学性能研究16
  • 1.4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应用16-17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7-19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19-23
  • 2.1 实验材料的制备19
  • 2.1.1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19
  • 2.2 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法19-23
  • 2.2.1 合金的结构表征19-20
  • 2.2.2 电化学实验20
  • 2.2.3 浸泡实验20-21
  • 2.2.4 钝化膜分析21
  • 2.2.5 摩擦磨损实验21-22
  • 2.2.6 电阻率测试22
  • 2.2.7 热导率测试22-23
  • 第3章 Cr元素掺杂对Fe基大块非晶合金耐蚀、耐磨和热导率的影响23-45
  • 3.1 Cr/Mo比对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蚀性能分析24-37
  • 3.1.1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结构表征24-25
  • 3.1.2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在酸碱盐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25-31
  • 3.1.3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机制研究31-37
  • 3.2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磨性能分析37-41
  • 3.2.1 硬度与T_x关系探讨37
  • 3.2.2 磨损量与摩擦系数分析37-38
  • 3.2.3 磨损轮廓与磨损形貌分析38-41
  • 3.3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热导率分析41-44
  • 3.3.1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电阻率分析41-42
  • 3.3.2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热导率与温度、T_x关系的探讨42-44
  •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Co_(65)Cr_(15)Zr_(10)W_(10)非晶合金系掺杂对Fe基大块非晶合金耐蚀、耐磨和热导率的影响45-63
  • 4.1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蚀性能分析46-54
  • 4.1.1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结构表征46-47
  • 4.1.2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在酸碱盐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47-52
  • 4.1.3 浸泡实验分析52-54
  • 4.2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耐磨性能分析54-58
  • 4.2.1 硬度与T_x关系探讨54-55
  • 4.2.2 磨损量与摩擦系数分析55-56
  • 4.2.3 磨损轮廓与磨损形貌分析56-58
  • 4.3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热导率分析58-62
  • 4.3.1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电阻率分析58-59
  • 4.3.2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热导率与温度、T_x关系的探讨59-62
  • 本章小结62-63
  • 第5章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0-71
  • 致谢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德强,杨元政,李喜峰,仇在宏;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及研究进展[J];金属功能材料;2003年03期

2 蒋美萍;新型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陆伟,严彪,殷俊林,尤富强,张文彪;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进展[J];上海钢研;2004年03期

4 郝雷;陈学定;袁子洲;王晓军;;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08期

5 潘钰娴;谢志余;;大块非晶合金的性能和制备方法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5年08期

6 孙建春;曹鹏军;;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现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兵;;我科学家采用“喷丸”方法克服大块非晶合金材料脆性取得新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06年06期

8 杨英俊;邢大伟;王刚;孙剑飞;魏思东;沈军;;铜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压缩断裂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6期

9 肖华星;;大块非晶合金的发展历程[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赵晓芬;周盛;郑志镇;李建军;;大块非晶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现状与发展[J];热加工工艺;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魁;范长增;孙力玲;杨超;刘日平;张君;;压力及制备条件对大块非晶合金结构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2 张涛;;大块非晶合金的新合金体系[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李会强;杨院生;童文辉;王珍玉;;大块非晶合金真空吸铸制备过程的温度场模拟[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汪卫华;潘明祥;赵德乾;李顺朴;白海洋;;Zr-Ti-Cu-Ni-Be大块非晶合金的微结构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林建国;吴为;;Cu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超塑扩散连接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盛文斌;张志敏;谷万里;郭红;;Ti基大块非晶合金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曹鹏军;仵海东;范培耕;周安若;;具有大过冷液相温度区间的Cu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和机械性能(英文)[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姚可夫;邱胜宝;吴文飞;;脉冲电流处理对Zr基大块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王丹;孙民华;尹龙承;黄海亮;姜宏伟;彭鸿雁;郑友进;陈玉强;;大块非晶合金Zr-Cu-Ni-Al“强”-“超强”转变的动力学行为[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10 王发东;张曙光;胡捷;徐俊;吴春京;石力开;;Zr基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温度区间的静液挤压塑性变形[A];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民;大块非晶合金变形机制及本构行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王秀英;高压、辐照对大块非晶合金原子输运及相关过程的影响[D];燕山大学;2004年

3 景勤;多组元大块非晶合金研制及其空间搭载实验方案设计[D];燕山大学;2004年

4 陈庆军;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及断裂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庆;大块非晶合金的力学行为及其微观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6 张爱龙;大块非晶合金形成范围和热稳定性的预测方法[D];湖南大学;2009年

7 喻更生;几种大块非晶合金宏微观变形行为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郭晶;大块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与液体脆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肖华星;工业纯原料制备Fe-基大块非晶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连勇;相变致冷凝固的铝合金及铜基大块非晶组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涛;基于组元弹性常数的大块非晶合金形成判据[D];燕山大学;2009年

2 薛鹏;ZrCuNiAl大块非晶合金的力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诚杰;掺杂对FeCoCrMoCBY大块非晶合金耐蚀、耐磨性能和热导率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4 郭胜锋;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和磁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宁;新型镁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6 郝亚非;铜锆基大块非晶合金晶化及力学性能[D];燕山大学;2006年

7 蔚敬哲;晶化行为对大块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8 闫元;Cu基大块非晶玻璃转变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志强;锆基大块非晶合金耐腐蚀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马中锋;锆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及晶化动力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0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920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9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