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典型元素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的影响规律

发布时间:2017-09-29 07:20

  本文关键词:典型元素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的影响规律


  更多相关文章: 无取向硅钢 织构 组织 磁性能


【摘要】:通过对3种不同成分的无取向硅钢退火板进行微观组织观察以及分别使用XRD和EBSD进行宏观织构和微观织构观察,研究了3种典型元素对无取向硅钢组织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对其磁性能有影响,晶粒尺寸越大,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越好,1.35Si-0.25Mn-0.28Al的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达51.6μm,铁损值达3.577 W/kg。Si和Al元素有利于平均晶粒尺寸的增大,Mn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夹杂物对晶粒长大的限制。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主要由强的γ织构(特别是{111}112织构)和弱的立方织构以及高斯织构等组成。有利织构中,立方{100}001织构和旋转{100}011立方织构含量较高,1.35Si-0.25Mn-0.28Al钢中立方织构含量达8.2%,1.33Si-0.17Mn钢中旋转立方含量达7.8%,有利织构含量越高,磁感应强度值越大,1.35Si-0.25Mn-0.28Al钢的磁感应强度达1.739 T。铜型{112}111织构和黄铜{110}112织构组分含量较低,1.33Si-0.17Mn钢在退火样品中黄铜织构最多,其比例仅为1.4%。无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对织构组成有影响,Al和Si含量的增加有利于{111}121织构和立方织构组分的增加、不利于{111}110组分和高斯织构增加,在1.35Si-0.25Mn-0.28Al钢中{111}121织构的含量达44.3%而{111}110织构含量为17.2%,高斯织构含量仅为1.2%。Mn的含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无取向硅钢中旋转立方织构的含量。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 织构 组织 磁性能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教师基金TP-A3类,编号:FRF-TP-15-063A3)
【分类号】:TG142.1
【正文快照】: 近年来,人们对化学成分对无取向硅钢的影响的研究一直停留元素与磁性能之间关系的层面上,对于成分体系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影响的系统研究不多。在无取向硅钢包含的常见元素中,Si、Mn和Al是影响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主要元素。王波[1]和汪峰涛[2]等通过研究低硅无取向硅钢中S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亚平;陆振国;陈琪;江欣;;大型电力变压器硅钢片漆膜色差对铁心性能影响的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1年S2期

2 汪崇青;;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连续退火工艺模拟实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贾成义;电工钢的化学脱脂[J];河北化工;2005年04期

4 李长生;于永梅;杨华;刘相华;王国栋;;薄板坯连铸连轧Fe-3.2%Si硅钢板的试验模拟研究[J];河南冶金;2008年04期

5 吴洪;陈建华;陈兴福;马兵兵;李忠柱;杨同利;;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热轧工艺研究与改进[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1年06期

6 吴洪;李忠柱;陈建华;金鹏;马东;朱永宽;;无取向硅钢边部“翘皮”缺陷产生机理及控制[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2年01期

7 杨素军;异步轧制对二次再结晶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金文旭;杨平;李志超;蒋奇武;;Fe-3%Si电工钢的相图计算及组织分析[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9年02期

9 莫成刚;黄凯;刘刚;黄璞;左良;;表面机械研磨/异步轧制无取向硅钢薄带的渗硅行为[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1年03期

10 邓军华;曹新全;李化;;直流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测定电工钢中多元素含量[J];化学分析计量;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凤喜;;我国2008年1~8月进口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统计[J];电器工业;2008年11期

2 卢凤喜;谌剑;;我国2008年1~5月进口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统计[J];电器工业;2008年08期

3 卢凤喜 ;;无取向硅钢的最新进展[J];武钢技术;2005年06期

4 ;本钢自主创新成功生产冷轧无取向硅钢[J];钢铁;2011年10期

5 贾维平;薛宁;李国峰;;气氛热处理对无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J];电子显微学报;2010年01期

6 ;无取向硅钢板[J];金属功能材料;1995年02期

7 王东;冷轧无取向硅钢带中杂质的分析[J];电工合金;1998年04期

8 金自力,王玉峰,任慧平;冷轧无取向硅钢的实验研究[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黄浩东,徐世帅,王晓峰;冷轧无取向硅钢热带钢生产工艺研究[J];鞍钢技术;2003年05期

10 夏兆所;含硼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研制[J];上海金属;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治国;侯环宇;汪玲玲;;高磁通密度无取向硅钢的应用与发展[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钢材深加工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准;黎世德;;影响无取向硅钢磁感的冶金学因素分析[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俊虎;;热分析法在无取向硅钢相变研究中的应用[A];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大会报告与分会场特邀报告)[C];2011年

4 王一德;;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研制及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A];2004年全国炼钢、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4年

5 刘曙光;陆晓旭;张大勇;孙晓娟;;唐钢无取向硅钢的开发与实践[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郑直;林章;;关于冷轧无取向硅钢梗印缺陷的探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春梅;高振宇;李亚东;张智义;李文权;;六西格玛在无取向硅钢个性化产品研发中的应用[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振兵;;家电产品对无取向硅钢的应用及供需浅析[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崔会杰;曾燕屏;陈海林;李友国;;卷取及预退火工艺对含铜冷轧无取向硅钢组织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10 张智义;李亚东;高振宇;;冷轧无取向硅钢自动叠铆失效分析[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延军;宝钢“环保型”无取向硅钢产销创纪录[N];中国冶金报;2008年

2 刘晓丹;无取向硅钢市场 市场资源较少 下行空间不大[N];中国冶金报;2013年

3 王英广;无取向硅钢直冲5000元关口[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4 刘晓丹;无取向硅钢市场 减产效果显现 供应压力有望减小[N];中国冶金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孙延军;绿色产品缘何“有价无市”?[N];中国冶金报;2008年

6 记者 王忠先 江培山;通钢冷轧无取向硅钢供不应求[N];吉林日报;2011年

7 李振兵;无取向硅钢在家电业的应用及供需浅析[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8 记者程瑞云 通讯员侯强 王韶光;通钢冷轧无取向硅钢实现批量生产[N];中国冶金报;2011年

9 王英广;无取向硅钢 市场仍难走出低迷[N];中国冶金报;2014年

10 刘晓丹;无取向硅钢市场 供需矛盾稍缓 后市趋于稳定[N];中国冶金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正贵;无取向硅钢织构与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琨;冷轧及退火工艺对冷轧无取向硅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2 曹丽梅;无取向硅钢W20和W30高温热变形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顾也乔;无取向硅钢产品成材率提升六西格玛项目管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4 师彩娟;稀土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及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5 董梦瑶;稀土及铌微合金化Fe-3%Si无取向硅钢热轧及常化过程中组织的演变[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40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940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