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复合误差补偿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数控机床复合误差补偿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 热误差 复合误差补偿 建模
【摘要】: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系统内部及外部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加工误差,在机床的各种误差源中,几何误差、热误差占机床总误差的绝大部分。数控机床不断朝着高速高精度发展,而机床几何误差和热误差随着机床精度的提高对其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机床加工误差中所占的比例也随之增高,因此对数控机床几何与热复合误差进行补偿对提高机床精度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对数控机床热误差与几何误差的测量、建模及补偿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索。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误差补偿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说明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2)介绍了机床几何误差和热误差的定义及二者产生的因素,分析了误差补偿法与误差防止法的优缺点;对常用的机床误差补偿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确定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机床的热误差建立补偿模型,并基于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来对机床的几何与热复合误差建立补偿模型。(3)研究数控机床热变形的关键技术:测温点的选择和热误差模型的建立。首先对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和发热热源进行分析;其次,确定机床测温点,获得温度与误差数据;最后,介绍了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原理,利用该方法建立机床热误差补偿模型。(4)对机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定位误差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机床的温度变化曲线以及机床定位误差的热变化曲线。应用概率统计方法对机床在同一位置同一温度下机床误差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用于补偿建模时机床误差数据的确定方法。(5)对不同温度下机床定位误差的预测提出了简单插补法、曲线拟合法和曲面拟合法,最后基于多项式曲面拟合理论建立了机床X向几何与热复合误差模型。
【关键词】: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 热误差 复合误差补偿 建模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65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数控机床误差补偿研究的意义8-9
- 1.2 国内外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的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2-13
- 第2章 数控机床误差分析与补偿模型研究13-21
- 2.1 引言13
- 2.2 机床误差的定义13-14
- 2.3 机床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14-17
- 2.3.1 几何误差的产生因素14-16
- 2.3.2 热误差的产生因素16-17
- 2.4 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补偿模型研究17-20
- 2.4.1 误差防止法17-18
- 2.4.2 误差补偿法18
- 2.4.3 误差补偿模型研究18-20
- 2.5 小结20-21
- 第3章 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模型的建立21-33
- 3.1 引言21
- 3.2 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与热源分析21-24
- 3.2.1 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21-22
- 3.2.2 数控机床的热源分析22-23
- 3.2.3 热误差自由度分解23-24
- 3.3 热误差实验数据分析24-28
- 3.3.1 温度敏感点筛选24-26
- 3.3.2 机床热误差数据分析26-28
- 3.4 补偿模型的建立28-32
- 3.4.1 多元线性回归建模方法28-30
- 3.4.2 热误差补偿模型的建立30-32
- 3.5 小结32-33
- 第4章 不同温度条件下机床定位误差的分析33-38
- 4.1 引言33
- 4.2 不同温度下机床定位误差的获取33-34
- 4.3 不同温度下机床定位误差分析34-37
- 4.3.1 机床温度变化曲线34-35
- 4.3.2 机床定位误差的热变化35-37
- 4.4 小结37-38
- 第5章 数控机床几何与热复合误差补偿模型的建立38-52
- 5.1 引言38
- 5.2 数控机床复合误差补偿模型的建立38-48
- 5.2.1 不同温度下机床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38-40
- 5.2.2 机床几何与热复合误差补偿模型的建立40-48
- 5.3 数控机床几何与热复合误差补偿结果分析48-51
- 5.4 小结51-52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2-54
- 6.1 总结52
- 6.2 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忠丹;;机床基础对机床精度的影响[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0年07期
2 何稳利;吴高位;时江波;;提高机床总装效率的措施[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0年19期
3 ;机床精度及检验方法[J];机床与工具;1955年05期
4 ;介绍几种机床精度检验的书籍[J];机床与工具;1959年11期
5 周龙声;;第一讲 机床精度标准的基本概念(一)[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7年03期
6 王小彬;屈梁生;;模糊数学在机床精度评价中的应用[J];磨床与磨削;1989年02期
7 孙福;“六足”机床相继面世[J];机床与液压;1997年01期
8 郁鼎文;国外机床翻新工作概述[J];设备管理与维修;1997年02期
9 Masco Machine,Inc,John W.Fedor,江峰;21世纪机床纵横谈[J];机械制造;2000年01期
10 游文明;机床精度指数计算方法修正的探讨[J];石油机械;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忠;黄知洋;高健;;试论精度标准在多工位机床制造中的作用[A];2012年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云南省分册)[C];2012年
2 李冬茹;;我国机床行业今后发展的思考[A];“中国创新论坛”之“走进山东”系列活动主题报告[C];2010年
3 秦忠;黄知洋;;多工位机床精度标准编制研究[A];创新装备技术 给力地方经济——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张连娣;武云鹏;;谈机床实施一次涂装[A];2009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厦工杯>工艺征文论文集[C];2009年
5 李乔良;;机床的传动皮带轮支承改进对精度及振动的影响[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乔良;;机床的传动皮带轮支承改进对精度及振动的影响[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何庆;桂贵生;仓公林;;HSM机床选配性分析[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陈虎;于德海;;数控技术全面支持高速复合机床精度的提升[A];高档数控机床与制造工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秦忠;黄知洋;;多工位机床精度标准编制研究[A];智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高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忠厚;辽宁机床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N];辽宁日报;2008年
2 陈文;英国推出具有“熄灯生产”能力的机床[N];中国工业报;2004年
3 李虎城;您的机床“健康状况”如何?[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4 中国机电商会机床分会 韩鹏昊;今年机床出口增速将达15%[N];国际商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英邋司建楠;促进技术自主再创 近百万台市场有待开发[N];中国工业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一昆;世界机床精英汇聚EMO 2007 中国元素点亮展会[N];机电商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胡启林;机床与机器人融合趋势日益明朗[N];中国工业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陈蕾;深耕十载 鲁南机床谋为发动机加工提供成套设备[N];机电商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胡启林;机床再制造营造数控系统商机[N];中国工业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山远;厘定精密化战略 轴承业借“机”腾挪[N];机电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永平;机床静态精度的机构模型与结构工艺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守仁;平端面钻中心孔机床精度检验标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焱;数控机床复合误差补偿模型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年
3 杨建军;现场修复机床模块化设计与动态特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勇;MT机床公司国内竞争力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孙立全;汽车刹车总泵主缸体研磨机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赵自强;超精密机床气浮主轴静特性的流固耦合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新平;考虑结合面特性的机床精度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亚康;五轴数控机床精度检测与标定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9 白晨光;机床支承件及线轨联接面静态精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建平;复杂型面微小零件加工及机床精度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51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95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