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在环的V2X通信对车路协同的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95
【图文】:
图 2.1 车路协同系统Fig. 2.1 Cooperative Vehicle-Infrastructure System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车路协同系统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车载系统、路侧系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子系统、无线通信子系统、预警与控制子系统等。路括交通信号控制和信息发布子系统、无线通信子系统、信息获取子系统技术架构如图 2.2 所示。智能车载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预警与控制子系统无线通信子系统智能路侧系统信息获取子系统交通信号控制和信息发布子系统车车通信车路通信
图 3.2 工作站Fig. 3.2 Workstation器的技术特点有:Intel Xeon E5-2600 v3/v4 系列处理器展性能 NVLink TM 技术,实现高速大带宽直连理 个 GPU 卡片噪音值低于 53.2db真平台概述 TNO(荷兰国家应用技术研究院)开发的
3 V2X 通信设备硬件在环的实验平台构建escan 能够快速建立车辆行驶的交通场景,如车辆模型、道路模型、人模型、传感器模型等。各种模型的外观与实际生活中的非常相似力学模型,就具有较为精确的参数[36],该软件的建模方法是面向特真及分析复杂的交通场景参数、传感器参数等对驾驶员操作的响应围环境的实时感知,对车车通信、车路通信性能的测试及评价等。真实验、硬件在换实验等,还能应用于很多与智能汽车和主动安全如基于摄像头的车道偏离预警(Lane Departure Warning,LDW,自适应巡航、雷达和摄像头结合的行人检测、车路协同(V2X,辅助换道、无人驾驶车辆等[3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实;姚焓东;姜慧夫;崔建勋;;信号交叉口绿色驾驶车速控制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年05期
2 靳秋思;宋国华;叶蒙蒙;刘娟;于雷;;车辆通过交叉口的生态驾驶轨迹优化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5年03期
3 吴忠泽;贺宜;;充分利用智能交通技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5年01期
4 王灿;马钧;;汽车CACC系统的车头时距策略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5年02期
5 王建强;俞倩雯;李升波;段宁;李克强;;基于道路坡度实时信息的经济车速优化方法[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4年03期
6 杨晓光;马万经;姚佼;吴志周;王吟松;吴伟;;智慧主动型交通控制系统及实验[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4年01期
7 史昕;赵祥模;惠飞;杨澜;;基于分量解耦融合的无线传感网时钟同步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4年03期
8 郭路兵;梅志千;贺勇;;基于PreScan软件的交叉路口防碰撞控制系统仿真[J];机械与电子;2014年02期
9 陈婷;赵祥模;代亮;张立成;;车辆通信接入系统的自适应传输模式选择策略[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10 王庞伟;余贵珍;王云鹏;王迪;;基于滑模控制的车车协同主动避撞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涛;面向车联网的车载信息实时感知与交互方法[D];长安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毅涛;能耗优先的交叉口车速引导系统研究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7年
2 景首才;基于车路协同的车辆追尾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6年
3 聂硕;车间通信场景中的信息流与交通流作用关系的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高飞;基于云平台的交通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与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立成;面向车联网的车载智能终端研究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2年
6 刘惠艳;GPS车载导航系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陆希;基于Ad-Hoc无线网络的自主式道路通行状况信息系统的研究和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59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5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