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一种无线电近炸引信对空目标动态测试试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发布时间:2020-04-22 23:00
【摘要】:随着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发展,其测试试验手段也在不断完善。但针对对空目标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动态测试手段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模拟出实弹环境下的弹目交会过程所需的成本过高,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本文针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某厂在防空武器用无线电近炸引信的研制过程中,设计出的一种动态测试试验平台。平台以PP87式82毫米迫击炮为发射系统,将无线电近炸引信探测器及弹载记录仪安装在砂弹中,对空中靶标射击,模拟弹丸与目标交会过程。试验过程中利用高速摄影技术采集炸点影像资料等数据,试验后结合弹载记录仪采集的探测器目标回波特性及高、低频电路工作状态等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无线电近炸引信探测器的工作状态。本文所做工作如下:(1)动态测试试验平台需求分析针对某型号对空目标无线电近炸引信研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产品通过静态测后进行靶场试验,获取的数据并不全面,故障问题很难定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弥补数据缺失,确定所建立的动态测试试验平台技术指标。(2)动态测试试验平台方案设计论述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分析原理可实现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对平台所应用的支撑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3)动态测试试验平台详细设计与实现针对平台的技术指标,分别对平台的发射系统、靶标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设计。发射系统以迫击炮为发射装置,为了保证安全性和使用性进行了发射方式设计、减装药设计、砂弹结构设计;靶标系统以气球靶标为主体,分析了无线电近炸引信针对目标的特性,建立了靶标模型,结合计算机软件对模型进行了RCS分析,设计出的气球靶标符合目标要求;数据采集系统以弹载记录仪与高速摄影技术结合的方式,获取的数据全面,满足平台设计要求,并着重对弹载记录仪的工艺化实施与环境筛选过程进行了分析。(4)动态测试试验平台工程化分析平台工程化后,结合产品测试试验情况,证明了平台的实用性,并对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图文】:

近炸引信,探测器,实物,波段


某一个环节风险预估不足,都可导致试验失败。由于验产品的样本量较少,如果被试产品出现故障,从科查找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行技术归零。时,通常以靶场获得的试验数据及多方面环境因素为分析。靶场试验以雷达跟踪弹道、高速摄影机捕捉弹资料、炸点方位数据,这三种数据结合计算可得出弹时间节点两种数据,但无法得到探测器对目标回波特工作状态等详细数据,想获得全面数据,必须在探测[22]。时,火箭弹战斗部一般装药量很小,近炸引信完成使火箭弹还是按照弹道飞行轨迹直至着落。火箭弹撞击火箭弹头部,最顶端为风帽,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撞计中加入记录模块,回收后也无法读出数据。某型号段探测器装配在火箭弹整个头部位置,结构如图 2-3

迫击炮,迫击炮弹


图 4-2 PP87 式 82 毫米迫击炮为口部装填式发射,弹丸在发射管内移动行程基本装药后,药剂必须迅速燃烧产生动能将弹统也有它的特点,如图 4-3 所示。图 4-3 迫击炮弹药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J4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亮;毕建国;王书义;王如意;李德纯;;某型导弹无线电近炸引信与伞靶交会试验[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10期

2 刘逢安;;PP87式82mm迫击炮发射瞬间[J];轻兵器;2011年21期

3 牛亮;钱天伟;王秋霞;涂远欣;王建朝;;某型导弹无线电近炸引信测试系统[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4期

4 刘鸿雁;郑守铎;;反舰导弹标准靶标RCS仿真[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孙华;潘会平;;中小口径迫弹发射装药的设计特点和方法浅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0年01期

6 王瑞;孙卫平;李红兵;;基于面阵CCD的激光高速摄影技术在弹道测试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5期

7 陈炜军;景占荣;羊彦;朱安福;;某巡航导弹靶标RCS的仿真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01期

8 周文明;宋建社;郑永安;徐军;;复杂目标电磁散射混合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9 李永红,杜力力,侯晋兵,陈华良,刘国忠,陈俊标;多卜勒引信的弹目交会模拟实验与测试系统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2期

10 郝军,李树芳,王增良;某地空导弹对复合气球靶标射击的研究[J];制导与引信;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建伟;回收式固态弹载数据记录仪的设计与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2 佘凯;某轻型迫击炮全炮动力学仿真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3 唐浩宇;PP87式82mm迫击炮远程杀伤榴弹发射装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37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637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