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武器平衡及定位电液伺服系统智能控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J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学义;;电液伺服系统的简易设计法(下)[J];液压与气动;1993年01期
2 吕宏庆,苏毅,杨建勇,李著信;电液伺服系统中的非线性及其影响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2年01期
3 吴振顺,王贤成,姚建均,岳东海;电液伺服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5年10期
4 郭建宇;冯刚;;无阀电液伺服系统[J];轻工机械;2005年04期
5 李晓辉;徐本洲;聂伯勋;;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建模与线性建模的比较[J];机床与液压;2006年06期
6 曾宗桢;杨瑞;;非线性电液伺服系统的稳定性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冯志君;;电液伺服系统的参数辨识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6年11期
8 邢宗义;张媛;侯远龙;贾利民;;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6期
9 吴进;明廷涛;沈健春;;电液伺服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综述[J];液压与气动;2011年06期
10 韩俊伟;;电液伺服系统的发展与应用[J];机床与液压;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志君;周德俭;;基于正交实验的电液伺服系统最优运行参数选择方法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何培双;刘庆和;;无阀电液伺服系统[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蔡云生;姚建庚;;电液伺服系统油液中气泡的危害和预防措施[A];液压(液力)用油品质及污染控制技术论文集[C];2004年
4 谈宏华;张业建;;多自由度电液伺服系统动态特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涛;李著信;;电液伺服系统压力反馈补偿规律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6 张志伟;毛福荣;;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7 朱学彪;陈奎生;傅连东;;基于AMFC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算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永新;柯尊忠;;基于参数辨识的电液伺服系统的渐近跟踪自适应控制[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册暨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1963-2003)[C];2003年
9 陈永新;柯尊忠;;基于参数辨识的电液伺服系统的渐近跟踪自适应控制[A];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郭洪波;李洪人;;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方法[A];2002年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晓东;电液伺服系统多余力补偿及数字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玉洁;电液伺服系统建模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高炳微;电液伺服系统力—位置切换控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3 贾利通;某武器平衡及定位电液伺服系统设计及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康;某武器平衡及定位电液伺服系统液压系统设计及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金理;某武器平衡及定位电液伺服系统智能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贡学文;电液伺服系统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 孙慢;电液伺服系统的可拓控制策略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4年
8 王晓婷;电液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刘坤;电液伺服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10 朱勇;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76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676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