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多地面基站接力制导约束的飞行器航路规划

发布时间:2020-07-28 07:34
【摘要】:飞行器的多地面基站接力制导是通过散布于不同空间位置且制导作用范围能够覆盖较大空间的多个基站依次为飞行器接续制导的联合制导方法。这种制导方式不仅可靠性强,而且可以有效延伸导弹、无人机等飞行器的可控飞行范围。多基站接力制导约束的飞行器航路规划问题是实现这种具有前沿性的先进制导方式所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研究的多站接力制导约束的飞行器航路规划问题主要考虑在多个地面基站联合接力制导的前提下,如何为飞行器规划出一条能够满足各种制导约束且快速抵达目标点的航路。首先,对多站接力制导航路规划中的要素和多约束条件进行分析。考虑的要素包括地面基站、制导交接方式、多站接力制导组合的选择、飞行器与目标;考虑的约束条件包括地面基站制导范围约束、制导交接区域飞行时间约束(制导交接约束)、飞行器与动目标相遇时间差约束、飞行器最大转弯角约束、飞行器曲率约束。其中,制导交接约束使得本文的航路规划问题有别于一般的航路规划问题,也是本文航路规划研究的主要难点。其次,介绍了多站接力制导航路规划的共性问题与优化方法。多站接力制导组合的选择是本文航路规划研究的共性问题,对于同一目标,当存在多种地面基站制导组合时,本文提出了如何优化选择其中最优制导组合的方法,为进一步的航路规划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的多站接力制导航路规划为连续域问题,而差分进化算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在连续域问题的研究中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所以本文采用差分进化作为航路规划问题的优化求解算法,并建立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航路规划基本框架。再次,对于飞行器转弯半径远小于地面基站制导圆半径,曲率约束可忽略的情形,分别针对静目标和动目标的飞行器航路规划展开研究。根据多站接力制导航路规划问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航路点角度编码方式,通过角度(一个变量)代替坐标(两个变量)来表达航路点的位置,这种方式压缩了搜索空间,便于航路的表达与约束的处理。针对静目标的飞行器航路规划包含两种情形:考虑和不考虑最大转弯角约束;针对动目标的飞行器航路规划是通过求飞行器和动目标到达同一终点的时间差,并判断其是否满足时差约束,然后将针对动目标的飞行器航路规划问题转化为针对静目标的飞行器航路规划问题处理。最后,对于飞行器转弯半径相对于地面基站制导圆半径较大,曲率约束不可忽略的情形,提出了基于Dubins路径的航路规划方法。其中,航路点位置通过差分进化进行优化,各航路点处飞行器的朝向随机生成,这种方式显著减小了计算代价。对于基于Dubins路径的航路规划方法在交接区域路径长度约束较难满足时难以找到可行航路的问题,通过对交接区域内最长路径的研究,挖掘出最长路径模式的先验知识,提出了基于交接区域内最长路径模式的Dubins航路规划。设计了对比计算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当制导交接区域路径长度约束较难满足时,基于交接区域内最长路径模式的Dubins航路规划方法明显优于基于Dubins路径的航路规划方法。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为多地面基站接力制导约束的飞行器航路规划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49;TJ765
【图文】:

示意图,二维模型,示意图,导弹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图 2.1 地基雷达站的二维模型示意图2.1.2 制导交接方式对于现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来说,协同制导不仅能够增强中远程空防能力,还能为战术的灵活运用提供支持,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系统的对抗能力[62]。其中,制导交接方式是指导弹在多个地面基站之间如何交接制导权的问题。如图 2.2 所示,作战平台 1 通过目标指示系统获得目标的位置和运动数据等信息,平台 1 发射出导弹 M 对来袭目标 T 进行拦截。导弹先是进入垂直发射阶段随后到中间制导阶段,由平台 1 对目标 T 进行追踪,并向导弹发射探测到的目标信息,转化为程序指令来控制其飞行。在导弹 M 飞离平台 1 的制导范围之前,平台 1 通过把“制导权”移交给相邻的作战平台来实现协同制导。制导交接成功之后

平台,雷达站,作战平台,重叠区域


图 2.2 制导交接过程[63]下,多个雷达站之间的制导交接方式分为两种:直接交接与间在平台 1 交替为平台 2 提供制导资源之前,始终由平台 1 对目同时向平台 2 提供目标的信息,即直接交接方式就是导弹不会围,“制导权”在平台 1 或在平台 2。间接交接与直接交接不不在平台 1 且也不在平台 2 的制导范围内的情况,通过预测的的位置,从而继续接力制导。多个雷达站间的交接一般存在以X R为两个作战平台制导范围重叠区域的宽度,当它满足X R 最大的飞行速度,1t 是完成交接所需的时间),则采取直接交接

方式,平台,雷达站,作战平台


图 2.2 制导交接过程[63]多个雷达站之间的制导交接方式分为两种:直接交台 1 交替为平台 2 提供制导资源之前,始终由平台向平台 2 提供目标的信息,即直接交接方式就是导“制导权”在平台 1 或在平台 2。间接交接与直接平台 1 且也不在平台 2 的制导范围内的情况,通过置,从而继续接力制导。多个雷达站间的交接一般两个作战平台制导范围重叠区域的宽度,当它满足飞行速度,1t 是完成交接所需的时间),则采取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黄卫芳;张明昊;;航路安全性能评估系统初步研究与实现[J];空中交通管理;2008年06期

2 王晓晨;杜新宇;刘卫香;;考虑随机因素的多航段航路容量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年09期

3 陈晓波;宋万忠;杨红雨;;具有多航路点的多机中期冲突探测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年12期

4 吴维元;潘江怀;;飞行器航路规划算法分析[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9年03期

5 史建国;高晓光;;飞行器突发威胁下的智能自主航路规划技术[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03期

6 贺建良,韩志刚,孙隆和;防区外导弹的航路规划研究[J];电光与控制;1999年02期

7 傅职忠;特殊航路点经纬度坐标的计算[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8 龚清萍;基于数字地形数据的静态航路规划[J];航空电子技术;2000年02期

9 熊丹君;蔡满意;刘宇坤;张冲;;多约束条件下飞行器航路规划[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2期

10 王志科;朱凡;彭建亮;;基于启发式A~*算法的飞行器三维航路规划[J];电光与控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司守奎;王校锋;徐珊;;有时间约束的航路规划问题[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吴剑;代冀阳;周继强;;航路规划中的地形数据压缩与多分辨率处理[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3 柳长安;王和平;詹浩;李为吉;;蚁群算法在无人机航路规划中的应用[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4 乔宗涛;谢军;谢明;;蚁群优化算法在无人机航路规划中的应用[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樊兴;张国平;李莉;;无人机协同航路规划技术[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11年海战场电子信息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臧涛;;考虑声场威胁的水下三维航路规划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3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佳鑫;控制与业务分离的异构无线网络高能效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2 柳长安;无人机航路规划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杨坤;基于用户群体业务行为的高能效无线网络服务控制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4 余健;蜂窝网络中的协作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冬雪;多地面基站接力制导约束的飞行器航路规划[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乃杰;超密集网络中基于基站休眠与协作多点传输结合的节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3 沈海强;密集网络下基于能效优化的基站睡眠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7年

4 张璇;异构网中基站节能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5 苗宇庭;基于基站开关策略的无线网节能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陈攀;基于众包模式的手机基站故障诊断与性能评测[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7 钱婷婷;热管换热应用于基站制冷优化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7年

8 刘畅;极简数据基站网络架构的设计与性能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9 洪雪芬;超蜂窝网络下以用户为中心的小基站高能效协作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10 李萌;移动蜂窝网基站与流量空时分布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72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72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0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