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主义引领下的当代城市景观设计
本文关键词:慢城主义引领下的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当代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速度和效率的“冲击”。在景观设计层面,这种飞速的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冲击更为明显。“慢城主义”的提出,引导我们对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本论文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多个理论层面研究、亲身实地调研和实际项目参与的方式,以景观设计学科为主,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植物学等景观设计相关学科为辅,针对慢城主义引领下的城市景观设计进行了分类研究。 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论述,,介绍什么是慢城主义和慢城主义引领下的城市景观设计。 2.分析总结慢城主义为什么会对城市景观设计产生影响,主要影响在哪些方面,为慢城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3.分类研究慢城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是具体怎么样应用的。分别从慢城主义的特征塑造、慢城主义的要素表达以及慢城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分类应用、设计阶段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其次,在实践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比对和亲身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慢城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理论和实践总结,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2.通过对相关设计案例的分析研究,得出在实际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慢城主义理念的具 体践行方法及其衍生要素的设计运用方法。最后,笔者希望慢城主义理念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能够受到更多的关注,引起更多的思考,并能够被景观设计师们灵活运用到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去。
【关键词】:慢城主义 慢生活 城市景观 景观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2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9-11
- 1.1.1 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9-11
- 1.1.2 城市化背景下“慢城主义”的出现和发展11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11-13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13-14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13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13-14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总体框架14-16
- 1.4.1 研究内容14
- 1.4.2 研究方法14
- 1.4.3 总体框架14-16
- 1.5 相关概念界定16-22
- 1.5.1 慢城的概念和内涵16-19
- 1.5.2 慢城主义的概念和内涵19-21
- 1.5.3 基于慢城主义的城市景观设计21-22
- 第二章 慢城主义对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22-32
- 2.1 对城市景观规划的影响22-24
- 2.1.1 影响景观用地规划22-23
- 2.1.2 影响道路交通规划23
- 2.1.3 影响基础设施规划23-24
- 2.2 对城市自然景观的影响24-27
- 2.2.1 区域气候的改善24-25
- 2.2.2 土壤环境的改良25-26
- 2.2.3 水体环境的提升26
- 2.2.4 自然植物的利用26-27
- 2.3 对城市人工景观的影响27-30
- 2.3.1 景观建筑的风格化27-29
- 2.3.2 人工绿地的自然化29-30
- 2.3.3 景观铺装的柔化30
- 2.3.4 景观设施的人性化30
- 2.4 对城市文化景观的影响30-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基于慢城主义的当代城市景观设计32-50
- 3.1 城市景观设计中慢城主义特色的塑造32-34
- 3.1.1 生态特色的优化32
- 3.1.2 地域特色的保护32-33
- 3.1.3 可持续发展的引导33-34
- 3.2 城市景观设计中慢城主义要素的表达34-41
- 3.2.1 核心要素——“慢生活”34-36
- 3.2.2 功能要素——“慢出行”36-38
- 3.2.3 消费要素——“慢旅游”38-41
- 3.3 基于慢城主义的当代城市景观分类设计41-48
- 3.3.1 城市自然景观设计41-43
- 3.3.2 城市人工景观设计43-46
- 3.3.3 城市文化景观设计46-48
- 3.4 基于慢城主义的当代城市景观设计阶段48-49
- 3.4.1 前期调查阶段48-49
- 3.4.2 规划设计阶段49
- 3.4.3 管理维护阶段49
- 3.5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当前我国慢城景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50-60
- 4.1 实践案例调研50-53
- 4.1.1 调研内容50
- 4.1.2 现状总结50-53
- 4.2 现状存在的问题53-55
- 4.2.1 误区 慢城就是“农家乐”53-54
- 4.2.2 局部“慢”景观品质不高54
- 4.2.3 城市道路系统构建不完善54
- 4.2.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54-55
- 4.3 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55-59
- 4.3.1 定位 慢城体验并非农事体验55-56
- 4.3.2 提升慢城市的景观品位和审美56-57
- 4.3.3 充分调动人和景观的“慢”互动57
- 4.3.4 提升“慢”景观意识57-58
- 4.3.5 加强“慢”景观维护58
- 4.3.6 道路慢行系统规划做到因地制宜58-59
- 4.3.7 构建系统完善的慢城公共服务设施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第五章 相关案例研究分析60-69
- 5.1 慢城主义核心要素的运用——富阳慢生活基地景观规划设计60-68
- 5.1.1 区域条件分析60-62
- 5.1.2 规划设计概况62-66
- 5.1.3 慢城主义要素运用分析66-68
- 5.2 本章小结68-6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9-72
- 6.1 脉络回顾69
- 6.2 结论总结69-70
- 6.3 思考感悟70
- 6.4 展望未来70-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2-73
- 参考文献73-75
- 附录一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斌;周庆翔;;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2 冯振平;;营造“气韵生动”的现代城市景观[J];美术观察;2007年03期
3 邹馥蔓;;景观设计人性化——城市景观设计[J];美术界;2010年12期
4 王鑫;;城市CI理论对城市景观设计战略意义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1期
5 文增著;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思考[J];美苑;2003年06期
6 李曼;;儒家思想对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7 倪勇;;浅谈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设计[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5期
8 张连全;;城市花卉景观设计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市场[J];园林;1994年01期
9 王启照;;城市景观设计新思维——可持续发展范式刍议[J];上海商业;2009年09期
10 陈兵丽;陈保平;;池州市城市景观规划的几点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双;孙迟;;探析镶嵌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陆强;;论城市生态景观设计[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龚与琼;;城市建设要注重城市形象塑造[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丁婷婷;苏晓毅;;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误区述评[A];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科技培训暨云南农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魏广龙;刁建新;田勇;;营造可持续的城市景观[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金钰铭;;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景观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梁敦睦;;城市景观建设与传统建筑园林[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8 张新;于波;陈震;;城市湿地开发利用研究——以新乡市桥北新镇为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王海天;;浅谈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卢会玲;李福洲;;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炳升;俞孔坚:城市景观设计在中国大有可为[N];光明日报;2002年
2 铁铮;城市景观设计应以生态为先[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3 曹云;城市景观设计应反璞归真[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周春雨;城市景观展:贴身肉搏无法避免[N];中国贸易报;2006年
5 徐行翔;南湖大道地块将成嘉兴“门厅”[N];嘉兴日报;2007年
6 常光宇;突出“生态”理念 创建宜人景观[N];山西党校报;2010年
7 蔡强;景观艺术:体现城市情感的“归宿”[N];广东建设报;2007年
8 李佳;城市水景美化了谁?[N];中华建筑报;2006年
9 蔡强;论当代城市的景观艺术[N];建筑时报;2006年
10 郑朝;柏林城市景观设计[N];美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琴;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景观设计模型与方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越峰;城市规划权的法律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练育强;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罗吉;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秀芹;天津市重要城市规划事件及规划思想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牛锦红;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8 张石磊;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机制及城市规划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付健;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梁松;城市规划动态监管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昕哲;慢城主义引领下的当代城市景观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赵瑜;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姜小静;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年
4 张钊;城市景观设计中济南水文化特色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5 吴双;镶嵌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6 何晓利;济南传统元素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7 鲁苗;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艺术元素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颖;山东民间艺术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9 周怡;城市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探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祥;城市景观设计的叙事性表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慢城主义引领下的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