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基于AOE模型的装备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评估方法

发布时间:2021-07-11 02:27
  装备对作战体系的贡献机理,是开展贡献率评估建模的理论基础。采用基于效果的思路,建立了从装备到作战活动、作战效果的"装备-活动-效果"模型。根据此模型建立了分析装备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评估方法,给出了相应流程与模型。所附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文章来源】: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0,45(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AOE模型的装备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评估方法


由作战效果到装备的对应关系

活动图,案例,雷达


煨锌障?髡饺挝竦墓?蹋?纸庖韵伦髡?活动:RC-135对敌方雷达目标实施电子侦察,为后续电子干扰提供目标特性数据;EC-130H对敌方对空警戒雷达、地空导弹探测雷达实施远距离支援干扰,为整个空袭编队提供电子掩护;当空袭编队遭遇敌方对空警戒雷达、地空导弹威胁时,随队的EA-18G发射AGM-88实施反辐射打击或近距电子干扰,掩护空袭编队突防;最后,由突防的F/A-18E/F发射AGM-65对地面目标实施打击。在整个过程中,E-3C预警机一直对空探测警戒,当发现空中威胁时,引导F-16C/D战斗机前出拦截。由此,建立作战活动图如图3所示。建立作战活动对作战效果支撑矩阵M[OE]如下:M[OE]7×3=111111111111杉删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煽闪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5)式中,O1为电子侦察,O2为远距离支援干扰,O3为随队干扰,O4为反辐射打击,O5为空对地打击,O6为对空探测,O7为空中护航,E1为突防概率,E2为打击命中概率,E3为生存概率。3.5分析装备体系构成在典型体系对抗场景描述中,已经给出了装备体系方案,如下页图4所示。图3案例中的作战活动图·21·2113

流程图,流程,体系,效果


礁鼍卣螅?梢约扑阕氨付宰髡叫Ч??支撑矩阵M[AEik],表示装备对作战效果的贡献关系,方法如下:M[AEik]=M[AOij]×M[OEjk](2)在结果中,当AEik=0时,表示装备i对作战效果k无贡献作用;当AEik>0时,表示装备i对作战效果k具有贡献作用,而且数值越大,说明贡献作用越显著,也应是后续贡献率评估建模的重点。2装备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评估方法2.1评估流程当利用AOE模型分析装备对作战体系的贡献机理,并开展贡献率评估建模时,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图2贡献率的评估分析流程1)分析装备的使命任务。分析待评装备承担的使命任务,这是开展贡献机理分析与贡献率评估的初始依据。2)分析联合作战样式。根据装备使命任务,分析可能参与的联合作战样式,建立军事背景。3)设置典型体系对抗场景。针对联合作战样式,设置若干典型体系对抗场景或装备运用场景。在每个场景下,根据任务目标,按照基于效果的思路分解子任务,建立作战效果评估方程。4)分解作战活动。按照遂行作战任务的具体过程,分解作战活动,建立作战活动图、作战活动对作战效果的支撑矩阵。5)分析装备体系构成。分析包括的装备种类、型号构成及数量规模,建立装备对作战活动的支撑矩阵。6)分析装备的贡献机理。由作战活动对作战效果的支撑矩阵、装备对作战活动的支撑矩阵,计算装备对作战效果的支撑矩阵,分析装备对作战体系达成作战效果的贡献作用方式。7)计算贡献率大校建立贡献率评估模型,计算装备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大校2.2评估模型装备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是指待评装备在作战体系中,对完成作战效果的贡献作用或影响程度大小,是对装备在作战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一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综述[J]. 王涛,汪刘应,刘顾.  兵工自动化. 2019(03)
[2]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J]. 陈立新.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8(03)
[3]基于作战环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J]. 赵丹玲,谭跃进,李际超,夏博远,豆亚杰,姬升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7(10)
[4]应用OODA环模型研究装备对体系贡献程度[J]. 张宇,黄建新.  现代防御技术. 2017(02)
[5]基于复杂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分析方法[J]. 罗小明,朱延雷,何榕.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7(02)
[6]新型装备对作战体系的贡献机理[J]. 陈小卫,谢茂林,张军奇.  装备学院学报. 2016(06)
[7]基于武器装备体系作战网络模型的装备贡献度评估[J]. 李际超,杨克巍,张小可,姜江,卿杜政.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16(03)
[8]基于粗糙集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方法[J]. 王楠,杨娟,何榕.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6(01)
[9]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刍议与示例[J]. 李怡勇,李智,管清波,于小红,王建华,张向前.  装备学院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277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277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