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交互式舱室人因工程布置仿真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2 01:00
  随着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舰船安全航行问题逐渐受到世界的关注。舰船驾驶室作为航行的指挥中枢,其布置的人因工程设计在保障驾驶航行安全、减少航行事故、确保船员安全、船舶整体良好性能的发挥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驾驶室的布置设计比较复杂,操作性要求高。所以,将人因工程学及虚拟仿真技术引入舰船驾驶室布置设计和评价中,开发了具有实时仿真和交互功能的舱室人因工程布置设计系统。实现了从设计、仿真、评价到反馈修改、优化的全过程,加快了驾驶室设计方案的决策过程。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部分:对驾驶室人机工程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和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对三维虚拟交互展示平台的技术进行研究对比,根据渲染效果、整合性、延展性等技术特点,选择EON作为交互式舱室人因工程布置系统的开发平台;根据驾驶室空间布置设计标准,归纳了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的要求;并且针对驾驶室中“人-机”和“人-环”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具体设计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人因工程学布置的评价方法进行舱室布局设计的研究。根据船员的任务流程,使用操作链分析法对舱室工作站的初始布置的相对位置进行了研究;根据人体测量学数据和人体动...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交互式舱室人因工程布置仿真设计研究


驾驶室人机系统

驾驶室,人机界面设计,因素


图 2.1 驾驶室人机系统驾驶室人机交互比较多,主要出现在人员与设备发生的操控交互与信目前,船舶驾驶室控制系统发展到综合桥梁系统,船员对航行安全的的压力正在迅速增加。而完善的驾驶室布置设计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提体能的消耗并且降低操作错误率[54]。驾驶室的舱室布置及人机界面设椅、工作视野和盲区、空间布置、作业空间等组成,详尽的因素分析

作业域,人体,视域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体静态和动态尺寸)、显示设备的可视性(考虑视域设计(人的触及域)[56]。设计应该符合船员基本操作、视域规范。中国成年人设计的重要依据,诸如视域、盲区、照明或防眩光等作域。图 2.4 显示了人体纵向作业域,分为侧面和背面伸展后尺寸的影响,通过分析上臂活动范围,控制台操区域最广。由于手部活动区域最远和人的身体距离是深度 400~500m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虚拟现实的舰船使用和维修性分析评价系统[J]. 张玉梅,魏沁祺,曾俊.  中国舰船研究. 2013(02)
[2]舰船舱室环境工程技术综述[J]. 陈文战.  中国舰船研究. 2012(04)
[3]船舶虚拟仿真技术在船舶建造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 谢荣.  船舶工程. 2011(05)
[4]基于Web 3D的产品虚拟展示技术[J]. 王海萍.  装备制造技术. 2011(04)
[5]舰船建造仿真技术综述及发展趋势[J]. 梁军.  造船技术. 2011(01)
[6]人机工程学在船用集控台的应用[J]. 许可锋.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10(02)
[7]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船用通信组合机柜设计[J]. 宰芹芹,刘源,李军.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11)
[8]我国人类工效学标准体系的研究进展[J]. 周前祥,肖惠,张欣.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05)
[9]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05)
[10]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推进数字化造船[J]. 杨国兵,李柏洲,甘志霞.  中国科技论坛. 2008(05)

硕士论文
[1]大型运输船人机工程设计与计算机仿真研究[D]. 冀轶卿.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2]基于人机工程的软件界面设计研究[D]. 陆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3]基于任务分析的数控机床人机系统研究[D]. 柳梅.河北工业大学 2006
[4]船舶机损事故分析[D]. 邹建军.上海海运学院 2003
[5]机械系统的人机工程设计与参数化设计[D]. 陈金华.南京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78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278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a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