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介质大装药随进技术研究及实践
发布时间:2021-07-20 09:16
穿孔—随进串联战斗部是实现土壤介质中大装药随进的有效途径,它由一级穿孔装药和后级随进装药组成,作用时穿孔装药形成的聚能杆式射流穿过随进装药的中心孔对作用目标进行侵彻开孔,随后后级随进装药依靠穿孔装药爆炸产生的推动作用进入到开孔的土壤介质中,随进装药在引信的引爆下作用,实现对目标更有效的毁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穿孔—随进串联战斗部的作用过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为穿孔—随进串联战斗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本文给出了一种新型的穿孔—随进串联战斗部模型,实现了土壤介质中大装药的随进。通过与传统串联装药对比分析,论证了其优缺点和作用过程的可行性。2)通过理论分析和靶场试验,研究了穿孔装药爆炸形成的聚能杆式射流形成的机理,得出了药型罩顶部壁厚比对杆式射流成型的影响的规律,并对球缺罩形成的杆式射流对土壤介质的侵彻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连续射流侵彻模型。3)本文给出了该方案的串联战斗部简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仿真对穿孔—随进串联战斗部的作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两级战斗部的相互影响,选择间隔距离、弹底结构等重要因素进行...
【文章来源】:中北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英国Broach钻地弹
图 1.1 英国 Broach 钻地弹美国的 Bootes 等人提出了一种可装载于战斧巡航导弹的多用途串联战斗部,通过聚能装药、冲击波/破片杀伤等综合效应,可对付多种目标,其结构示意图见图当战斗部侵彻硬目标时,其原理与破—爆式战斗部基本相似,而当对付轻型装甲或软目标时,则依靠其头部结构实现动能侵彻后使装药爆炸。同时,该战斗部也可用于侵彻中等厚度目标,或对区域范围内进行毁伤等用途。该战斗部前后燃料舱中剩余燃料的爆炸及装药外壳中的预置杀伤破片可以大大加强杀伤威力和范围,后级装药也可为子母式战斗部,以增强爆炸威力,实现了多用途和多效应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耗费。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装有平面金属圈(传爆板 3),它在第一级装药 1 空气间隔冲击并引爆第二级装药 2。装药中心装有流提供通路,且装药起爆后在爆轰的作用下金属护,以减少两射流间的延迟时间(一般延迟时间约为在战斗部口径和重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增加了射复合装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NSYS/LS-DYNA的高速碰撞过程的数值模拟[J]. 谷长春,石明全. 系统仿真学报. 2009(15)
[2]起爆方式对杆式射流形成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杨亚东,陈智刚.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8(05)
[3]三种典型聚能射流侵彻靶板数值模拟[J]. 张先锋,陈惠武. 系统仿真学报. 2007(19)
[4]串联战斗部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J]. 张彤,阳世清,徐松林,雷永鹏. 飞航导弹. 2006(10)
[5]EFP对有限厚靶板侵彻过程及后效研究[J]. 张先锋,陈惠武,赵有守. 爆炸与冲击. 2006(04)
[6]破爆型串联战斗部前级对后级影响数值模拟[J]. 张先锋,陈惠武.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6(02)
[7]步兵便携式武器系统战斗部的新发展[J]. 刘焕松. 国防科技. 2005(09)
[8]药型罩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J]. 郭志俊,张树才,林勇. 中国钼业. 2005(04)
[9]钻地武器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实现途径[J]. 王涛,余文力,王少龙. 飞航导弹. 2005(08)
[10]球缺药型罩爆炸成型弹丸数值模拟[J]. 庞勇,于川,桂毓林. 高压物理学报. 2005(01)
博士论文
[1]串联侵彻战斗部对钢筋混凝土介质的侵彻机理[D]. 王树有.南京理工大学 2006
[2]高速杆式弹丸的成形机理和设计技术[D]. 谭多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05
[3]聚能杆式侵彻体成型机理研究[D]. 黄正祥.南京理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某串联战斗部随进技术研究及实践[D]. 杜涛.南京理工大学 2009
[2]聚能装药对岩土混杂介质的侵彻研究[D]. 刘大辉.大连理工大学 2006
[3]串联战斗部串联技术研究[D]. 左振英.南京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2553
【文章来源】:中北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英国Broach钻地弹
图 1.1 英国 Broach 钻地弹美国的 Bootes 等人提出了一种可装载于战斧巡航导弹的多用途串联战斗部,通过聚能装药、冲击波/破片杀伤等综合效应,可对付多种目标,其结构示意图见图当战斗部侵彻硬目标时,其原理与破—爆式战斗部基本相似,而当对付轻型装甲或软目标时,则依靠其头部结构实现动能侵彻后使装药爆炸。同时,该战斗部也可用于侵彻中等厚度目标,或对区域范围内进行毁伤等用途。该战斗部前后燃料舱中剩余燃料的爆炸及装药外壳中的预置杀伤破片可以大大加强杀伤威力和范围,后级装药也可为子母式战斗部,以增强爆炸威力,实现了多用途和多效应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耗费。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装有平面金属圈(传爆板 3),它在第一级装药 1 空气间隔冲击并引爆第二级装药 2。装药中心装有流提供通路,且装药起爆后在爆轰的作用下金属护,以减少两射流间的延迟时间(一般延迟时间约为在战斗部口径和重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增加了射复合装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NSYS/LS-DYNA的高速碰撞过程的数值模拟[J]. 谷长春,石明全. 系统仿真学报. 2009(15)
[2]起爆方式对杆式射流形成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杨亚东,陈智刚.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8(05)
[3]三种典型聚能射流侵彻靶板数值模拟[J]. 张先锋,陈惠武. 系统仿真学报. 2007(19)
[4]串联战斗部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J]. 张彤,阳世清,徐松林,雷永鹏. 飞航导弹. 2006(10)
[5]EFP对有限厚靶板侵彻过程及后效研究[J]. 张先锋,陈惠武,赵有守. 爆炸与冲击. 2006(04)
[6]破爆型串联战斗部前级对后级影响数值模拟[J]. 张先锋,陈惠武.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6(02)
[7]步兵便携式武器系统战斗部的新发展[J]. 刘焕松. 国防科技. 2005(09)
[8]药型罩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J]. 郭志俊,张树才,林勇. 中国钼业. 2005(04)
[9]钻地武器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实现途径[J]. 王涛,余文力,王少龙. 飞航导弹. 2005(08)
[10]球缺药型罩爆炸成型弹丸数值模拟[J]. 庞勇,于川,桂毓林. 高压物理学报. 2005(01)
博士论文
[1]串联侵彻战斗部对钢筋混凝土介质的侵彻机理[D]. 王树有.南京理工大学 2006
[2]高速杆式弹丸的成形机理和设计技术[D]. 谭多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05
[3]聚能杆式侵彻体成型机理研究[D]. 黄正祥.南京理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某串联战斗部随进技术研究及实践[D]. 杜涛.南京理工大学 2009
[2]聚能装药对岩土混杂介质的侵彻研究[D]. 刘大辉.大连理工大学 2006
[3]串联战斗部串联技术研究[D]. 左振英.南京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2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29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