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型空空导弹发射后截获概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3 02:38
为了提升红外型空空导弹对目标的发射后截获能力,本文从弹载数据链、激光测距信息辅助和气动热抑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导弹发射后截获概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数据链与气动热抑制技术是导引头实现对目标有效截获的必要基础,激光测距除了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目标量测信息以提升截获概率,还具备一定的对抗红外诱饵干扰的能力。
【文章来源】:航空兵器.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采用双向数据链红外空空导弹的作战示意图
采用弹载双向数据链后, 导弹与载机间的信息传输流程如图2所示。在完成导弹发射工作之后, 载机通过火控系统实时获取目标与导弹的位置、 速度等信息, 并通过数据链传送给导弹, 用于调整其制导和飞行控制等过程, 修正飞行弹道, 最终以更高的概率截获目标; 与此同时, 导弹也将自身的工作、 运动状态和导引头截获情况等通过数据链传送至载机的信息处理单元, 使其具备战场实时态势感知和作战效能评估等能力, 提升整体作战效能。
图3中, C为载机; M为导弹; T为目标实际位置; T′为测量误差条件下的目标位置; δα, δβ为测角误差在水平和俯仰方位的分量; δR为测距误差; δφ为弹目视线指示误差角; R, RCT分别为导弹、 载机与目标间的实际距离; RMT′为带有测量误差的弹目距离, 且RMT′可由上述测角、 测距误差矢量表示为R ^ Μ Τ ′ = R ^ +δ ? R ^ CΤ + δ ^ R ?????? ??? (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主化——机载导弹重要的发展方向[J]. 樊会涛,闫俊. 航空兵器. 2019(01)
[2]直升机载空空导弹系统误差与截获概率研究[J]. 吴彤薇,吴震. 航空兵器. 2017(04)
[3]红外透明MgO–Y2O3纳米复相陶瓷研究进展[J]. 李江,姜楠,徐圣泉,刘强,潘裕柏. 硅酸盐学报. 2016(09)
[4]空空导弹弹载数据链技术发展浅析[J]. 张俊宝,张蓬蓬,宋琛. 飞航导弹. 2014(09)
[5]数据链信息误差对红外空空弹发射后截获性能的影响[J]. 丁明亮. 电光与控制. 2014(06)
[6]无数据链情况下红外空空导弹射后截获概率研究[J]. 李友年,王霞,李记新,徐挺. 四川兵工学报. 2013(10)
[7]红外成像导弹气动加热仿真建模方法[J]. 曹春芹,向静波,张晓阳,王炜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3(08)
[8]通过数字增益控制提高激光脉冲测距精度[J]. 刘斌,樊养余,周军伟.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3(02)
[9]发射后截获制导律研究[J]. 唐成师,侯明善,葛志远,罗欢.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3(02)
[10]红外末制导导弹中制导数据链周期指标研究[J]. 李舜,李佩佩,谢永强. 计算机仿真. 2013(01)
本文编号:3298415
【文章来源】:航空兵器.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采用双向数据链红外空空导弹的作战示意图
采用弹载双向数据链后, 导弹与载机间的信息传输流程如图2所示。在完成导弹发射工作之后, 载机通过火控系统实时获取目标与导弹的位置、 速度等信息, 并通过数据链传送给导弹, 用于调整其制导和飞行控制等过程, 修正飞行弹道, 最终以更高的概率截获目标; 与此同时, 导弹也将自身的工作、 运动状态和导引头截获情况等通过数据链传送至载机的信息处理单元, 使其具备战场实时态势感知和作战效能评估等能力, 提升整体作战效能。
图3中, C为载机; M为导弹; T为目标实际位置; T′为测量误差条件下的目标位置; δα, δβ为测角误差在水平和俯仰方位的分量; δR为测距误差; δφ为弹目视线指示误差角; R, RCT分别为导弹、 载机与目标间的实际距离; RMT′为带有测量误差的弹目距离, 且RMT′可由上述测角、 测距误差矢量表示为R ^ Μ Τ ′ = R ^ +δ ? R ^ CΤ + δ ^ R ?????? ??? (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主化——机载导弹重要的发展方向[J]. 樊会涛,闫俊. 航空兵器. 2019(01)
[2]直升机载空空导弹系统误差与截获概率研究[J]. 吴彤薇,吴震. 航空兵器. 2017(04)
[3]红外透明MgO–Y2O3纳米复相陶瓷研究进展[J]. 李江,姜楠,徐圣泉,刘强,潘裕柏. 硅酸盐学报. 2016(09)
[4]空空导弹弹载数据链技术发展浅析[J]. 张俊宝,张蓬蓬,宋琛. 飞航导弹. 2014(09)
[5]数据链信息误差对红外空空弹发射后截获性能的影响[J]. 丁明亮. 电光与控制. 2014(06)
[6]无数据链情况下红外空空导弹射后截获概率研究[J]. 李友年,王霞,李记新,徐挺. 四川兵工学报. 2013(10)
[7]红外成像导弹气动加热仿真建模方法[J]. 曹春芹,向静波,张晓阳,王炜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3(08)
[8]通过数字增益控制提高激光脉冲测距精度[J]. 刘斌,樊养余,周军伟.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3(02)
[9]发射后截获制导律研究[J]. 唐成师,侯明善,葛志远,罗欢.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3(02)
[10]红外末制导导弹中制导数据链周期指标研究[J]. 李舜,李佩佩,谢永强. 计算机仿真. 2013(01)
本文编号:3298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29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