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敏、高选择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对硝基芳烃的超痕量检测
发布时间:2021-08-20 09:11
痕量硝基芳烃爆炸物的检测对于预防恐怖犯罪、维护国土安全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荧光猝灭的荧光传感器具有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而备受人们重视。然而,该类传感器,特别是荧光共轭聚合物薄膜传感器,检测硝基芳烃蒸气时尚存在一些缺点,硝基芳烃分子在薄膜中扩散困难以及链与链之间π-π堆积导致的荧光自猝灭等。另外,任一种缺电子的硝基芳烃都会使富电子的荧光传感器发生荧光猝灭,致使荧光传感器不能对某一特定硝基芳烃进行选择性分子识别。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论文通过Suzuki偶联反应、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和一步微波法,设计、制备了多种对硝基芳烃爆炸物,特别是对某一特定硝基芳烃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荧光传感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纤维素纳米微纤薄膜为载体,通过采用基于Suzuki偶联反应的“graftingto”技术,在纤维素纳米微纤薄膜表面的特定活性位点(C-6羧基)上化学键合荧光共轭聚合物,制备了一种新型荧光传感薄膜。研究表明,该薄膜传感器对硝基芳烃蒸气具有很高的响应灵敏度,暴露于2,4-二硝基甲苯(DNT)蒸气中600s,其荧光猝灭效率比使用相同共轭聚合物制备的旋涂薄膜...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荧光放大作用的荧光共轭聚合物猝灭机理
用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机理。通过荧光探针和胺基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表面进行功能化。胺基能够与TNT键合形成TNT-胺基Meisenheimer复合物,利用FRET机理荧光探针的荧光被TNT猝灭(图1.15)。作者还将功能化纳米粒
图 1.17 多尺度孔结构印迹薄膜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cally imprin光物质旋涂于基质(如玻璃片等)表面制备的荧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量子点探针在硝基芳香爆炸物快速筛查中的应用[J]. 田先清,余堃,王新锋. 环境化学. 2013(12)
[2]纤维素接枝改性芴-苯和咔唑-苯共聚物及其对硝基芳烃的检测[J]. 冷鸿飞,吴文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2(04)
[3]基于有机光电材料的痕量爆炸物识别(英文)[J]. 张成义,臧泠.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2(03)
[4]新型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苦参碱印迹材料及其分子识别特性[J]. 牛庆媛,高保娇,刘苏宇,孙中军. 化学学报. 2010(24)
[5]采用新型离子表面印迹材料在皮米尺度上对相邻稀土离子进行识别分离的研究[J]. 高学超,高保娇,牛庆媛,赵婧. 化学学报. 2010(11)
[6]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J]. 王惠芸,高云玲,姚克俭. 化学通报. 2010(05)
[7]荧光量子效率的简化测量方法[J]. 慈云祥,贾欣. 分析化学. 1986(08)
博士论文
[1]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新型荧光传感薄膜的创制及相关检测仪器的研制[D]. 何刚.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量子点光学传感器的设计及其对痕量有害物质的可视化检测[D]. 张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生物碱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特性的研究[D]. 牛庆媛.中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53229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荧光放大作用的荧光共轭聚合物猝灭机理
用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机理。通过荧光探针和胺基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表面进行功能化。胺基能够与TNT键合形成TNT-胺基Meisenheimer复合物,利用FRET机理荧光探针的荧光被TNT猝灭(图1.15)。作者还将功能化纳米粒
图 1.17 多尺度孔结构印迹薄膜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cally imprin光物质旋涂于基质(如玻璃片等)表面制备的荧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量子点探针在硝基芳香爆炸物快速筛查中的应用[J]. 田先清,余堃,王新锋. 环境化学. 2013(12)
[2]纤维素接枝改性芴-苯和咔唑-苯共聚物及其对硝基芳烃的检测[J]. 冷鸿飞,吴文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2(04)
[3]基于有机光电材料的痕量爆炸物识别(英文)[J]. 张成义,臧泠.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2(03)
[4]新型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苦参碱印迹材料及其分子识别特性[J]. 牛庆媛,高保娇,刘苏宇,孙中军. 化学学报. 2010(24)
[5]采用新型离子表面印迹材料在皮米尺度上对相邻稀土离子进行识别分离的研究[J]. 高学超,高保娇,牛庆媛,赵婧. 化学学报. 2010(11)
[6]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J]. 王惠芸,高云玲,姚克俭. 化学通报. 2010(05)
[7]荧光量子效率的简化测量方法[J]. 慈云祥,贾欣. 分析化学. 1986(08)
博士论文
[1]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新型荧光传感薄膜的创制及相关检测仪器的研制[D]. 何刚.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量子点光学传感器的设计及其对痕量有害物质的可视化检测[D]. 张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生物碱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特性的研究[D]. 牛庆媛.中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53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35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