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体改性区对弹丸过载性能和破片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01 09:15
为了提高战斗部的杀伤效果,最大限度的对目标进行毁伤,研究人员对于弹丸发射和穿靶过程中弹体过载性能、爆炸形成破片等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方法、试验方法、计算机数值模拟。弹丸发射、侵彻靶板、爆炸形成破片是极为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三个问题做整体研究是非常困难的;试验的方法获得的试验参数最为准确,但是耗资巨大。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数值模拟已经成为战斗部设计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与手段。鉴于此,本文结合内弹道理论和有限元程序ANSYS研究战斗部壳体的弹体改性区和缺陷区对弹体发射和穿靶过程中的过载性能和爆炸过程中形成破片的效果的影响,为战斗部提升杀伤威力和优化战斗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近几年,国内开始关注发射阶段的过载试验技术和耐过载评估技术,尤其关注100000-150000g或更高加速度值下弹丸的发射安全性问题。本文对含有弹体改性区的弹丸内弹道编程计算得出膛内压力变化曲线,利用布林克理论分析得到无弹体变形区的弹丸圆柱部三断面三向主应力值和弹底两处危险点的应力值,利用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弹体和弹底强度,利用ANSYS/LS-DY...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弹丸发射过程中弹体过载性能分析
1.2.1 弹丸发射过载的研究
1.2.2 弹丸穿靶过载的研究
1.3 弹丸爆炸形成破片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弹丸发射过程中弹体过载分析
2.1 内弹道理论
2.2 数值方法
2.3 弹体强度理论
2.4 计算结果分析
2.4.1 内弹道仿真结果
2.4.2 LS-DYNA仿真结果
2.4.3 弹丸强度分析结果
2.5 数值计算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2.6 本章小结
3. 弹丸撞靶过程中弹体过载分析
3.1 弹丸撞靶计算模型建立
3.2 LS-DYNA计算相关理论
3.3 弹丸撞靶的数值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弹丸爆炸形成破片的力学分析
4.1 弹丸爆炸破片模型的建立
4.2 爆炸模型的计算方法
4.3 爆炸破片的数值结果
4.3.1 弹体改性区深度为L/3的弹丸爆炸破片的结果分析
4.3.2 弹体改性区深度为L/2的弹丸爆炸破片的结果分析
4.3.3 弹体改性区深度为2L/3的弹丸爆炸破片的结果分析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LE方法的预制破片战斗部数值研究[J]. 李卫平,孙红,张海丰.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2(06)
[2]空空导弹战斗部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J]. 张新伟. 航空科学技术. 2011(03)
[3]超高射频串联发射弹组有限元分析[J]. 郭栋,侯健,可学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1(01)
[4]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的效应实验[J]. 何翔,徐翔云,孙桂娟,沈俊,杨建超,金栋梁. 爆炸与冲击. 2010(01)
[5]弹丸侵彻装甲钢板过载特性数值模拟[J]. 张清爽.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9(04)
[6]预控破片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 厉相宝,杨云川,倪庆杰.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09(01)
[7]高过载条件下弹丸材料所受应力的数值仿真[J]. 汪建锋,张杰,张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1)
[8]钻地弹侵彻高强度混凝土靶的数值模拟[J]. 郑振华,余文力,王涛.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8(03)
[9]榴弹爆炸过程的模拟分析[J]. 杨森,倪新华,刘协权. 机械工程师. 2008(02)
[10]破片战斗部威力仿真方法与仿真软件研究[J]. 杨云斌,屈明,钱立新. 计算机仿真. 2007(10)
硕士论文
[1]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影响因素分析[D]. 张世林.中北大学 2012
[2]预制破片战斗部爆炸威力场数值模拟分析[D]. 韩夫亮.吉林大学 2008
[3]金属材料缺口拉伸试样的损伤和断裂行为[D]. 蒲吉斌.兰州理工大学 2005
[4]外爆加载下分层金属管膨胀破裂过程研究[D]. 徐皇兵.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376712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弹丸发射过程中弹体过载性能分析
1.2.1 弹丸发射过载的研究
1.2.2 弹丸穿靶过载的研究
1.3 弹丸爆炸形成破片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弹丸发射过程中弹体过载分析
2.1 内弹道理论
2.2 数值方法
2.3 弹体强度理论
2.4 计算结果分析
2.4.1 内弹道仿真结果
2.4.2 LS-DYNA仿真结果
2.4.3 弹丸强度分析结果
2.5 数值计算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2.6 本章小结
3. 弹丸撞靶过程中弹体过载分析
3.1 弹丸撞靶计算模型建立
3.2 LS-DYNA计算相关理论
3.3 弹丸撞靶的数值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弹丸爆炸形成破片的力学分析
4.1 弹丸爆炸破片模型的建立
4.2 爆炸模型的计算方法
4.3 爆炸破片的数值结果
4.3.1 弹体改性区深度为L/3的弹丸爆炸破片的结果分析
4.3.2 弹体改性区深度为L/2的弹丸爆炸破片的结果分析
4.3.3 弹体改性区深度为2L/3的弹丸爆炸破片的结果分析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LE方法的预制破片战斗部数值研究[J]. 李卫平,孙红,张海丰.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2(06)
[2]空空导弹战斗部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J]. 张新伟. 航空科学技术. 2011(03)
[3]超高射频串联发射弹组有限元分析[J]. 郭栋,侯健,可学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1(01)
[4]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的效应实验[J]. 何翔,徐翔云,孙桂娟,沈俊,杨建超,金栋梁. 爆炸与冲击. 2010(01)
[5]弹丸侵彻装甲钢板过载特性数值模拟[J]. 张清爽.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9(04)
[6]预控破片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 厉相宝,杨云川,倪庆杰.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09(01)
[7]高过载条件下弹丸材料所受应力的数值仿真[J]. 汪建锋,张杰,张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1)
[8]钻地弹侵彻高强度混凝土靶的数值模拟[J]. 郑振华,余文力,王涛.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8(03)
[9]榴弹爆炸过程的模拟分析[J]. 杨森,倪新华,刘协权. 机械工程师. 2008(02)
[10]破片战斗部威力仿真方法与仿真软件研究[J]. 杨云斌,屈明,钱立新. 计算机仿真. 2007(10)
硕士论文
[1]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影响因素分析[D]. 张世林.中北大学 2012
[2]预制破片战斗部爆炸威力场数值模拟分析[D]. 韩夫亮.吉林大学 2008
[3]金属材料缺口拉伸试样的损伤和断裂行为[D]. 蒲吉斌.兰州理工大学 2005
[4]外爆加载下分层金属管膨胀破裂过程研究[D]. 徐皇兵.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376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37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