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不确定因素下武器装备研制过程的仿真计算与智能优化

发布时间:2022-01-14 22:39
  武器装备的发展水平是国家国防、军事实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领土、领空安全的重要保证。而武器装备的研制涉及到众多的军方、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流程众多、协调整合难度较大,因此风险分析对武器装备研制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为研究背景,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理论对不确定环境下的协同研制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和智能优化重组。首先,为了达到过程质量控制的效果,采用基于质量反馈的方式来描述任务间的返工,使得子任务的完工质量达到预期的质量指标,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仿真计算得出项目的总工期和总费用。而且在仿真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工期、费用和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运用乔列斯基因子分解法实现了相关随机变量的模拟,提高了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其次,对上述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有项目的进度风险和费用风险分析、总工期和总费用概率密度曲线拟合分析以及灵敏度分析,识别子任务完工质量的波动对项目进度风险和费用风险影响程度最大的任务,并且综合以上的研究进行数据初始化模块和结果分析模块的开发。接着,综合考虑某些主客观因素,模型数据会在某一范围内波动,本文使用区间灰数来表征设...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确定因素下武器装备研制过程的仿真计算与智能优化


基于信息流的设计结构矩阵如图2.1所示

信息接收,矩阵


企业还追求完工工期和完工成本相互权衡的最佳状态。压缩工期,降低项目的进度风险,在传统串行方式基础上,当上游下游活动可以提前执行一定的工作量,上下游任务在时间轴上交叉们可以通过 DSM 模型中的信息传输矩阵 Tr 和信息接收矩阵 Rc 来图 2.3 分别是信息传输矩阵 Tr 和信息接收矩阵 Rc。在信息传输矩阵%工作量之后会向任务 C 传递信息;在信息接收矩阵中,0.1 表示任会接收来自任务 A 的信息。

不确定因素下武器装备研制过程的仿真计算与智能优化


任务重叠模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努力构建新型武器装备体系[J]. 王君,李大光.  国防科技工业. 2014(04)
[2]基于相对核和精确度的灰数排序方法[J]. 闫书丽,刘思峰,朱建军,方志耕,吴利丰.  控制与决策. 2014(02)
[3]基于双值设计结构矩阵的流程优化方法[J]. 原慧琳,孙福权,汪定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04)
[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现役武器装备质量评价[J]. 代海飞,刘小方,肖志诚.  四川兵工学报. 2013(06)
[5]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复杂产品供应链管理优化[J]. 徐兰,方志耕,刘思峰.  运筹与管理. 2013(01)
[6]基于FDSM的产品族设计模块化方法的研究[J]. 涂建伟,李彦,李文强,朱宏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1(08)
[7]基于改进AHP算法的某武器质量评估研究[J]. 倪小刚,曹菲,宋洪军.  电子设计工程. 2011(14)
[8]大型工程项目任务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J]. 曾强,杨育,王小磊,赵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24)
[9]基于模糊设计结构矩阵的产品设计过程模块化分解[J]. 马飞,同淑荣,李博,侯世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03)
[10]基于图示评审技术多反馈仿真的武器装备技术风险评估[J]. 徐哲,贾子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03)

博士论文
[1]整车制造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研究[D]. 郭钧.武汉理工大学 2012
[2]过程质量控制智能化体系与方法研究[D]. 郑唯唯.西北工业大学 2006
[3]基于影响图理论的武器装备研制项目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D]. 刘艳琼.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灰色设计结构矩阵的产品研制过程规划与风险分析[D]. 丁剑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2]基于仿真实验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及工具研究[D]. 陆凌云.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3]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制过程风险分析与智能优化[D]. 辛君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4]机械制造企业过程质量分析与控制的研究[D]. 赵蕾.大连理工大学 2012
[5]航天产品总装质量链管理技术研究[D]. 邢雪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6]区间系数多目标规划的智能优化算法[D]. 夏昊冉.安徽大学 2011
[7]火箭武器系统研制质量问题管理模式研究[D]. 赖晨曦.电子科技大学 2011
[8]基于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的大型客机供应商管理研究[D]. 刘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9]基于PERT的工程进度风险分析研究[D]. 巴延廷.大连理工大学 2010
[10]多传递参量GERT网络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俞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89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589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