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基于CFX的油膜轴承衬套边缘区域磨损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31 18:10
  油膜轴承是钢材生产线上用于粗、精轧机的核心设备,通常其运行状态对轧钢机的轧制精度和轧制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冶金行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轧机越来越向着高速、重载和连续运行的方向发展,作为轧机核心部件的油膜轴承,无论从设计或是使用都对其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轧制生产过程中,油膜轴承经常会出现类似于衬套的磨损、合金层的划伤以及锥套的划伤等形式的失效形式,这些失效形式会大大影响油膜轴承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会直接造成轧制终止而停机,从而给轧钢厂造成很大的损失。造成这些失效形式的原因是多样的:例如制造过程中轴承表面加工精度不满足要求、巴氏合金的浇铸工艺不稳定,或者是生产中出现润滑系统故障等,都可能造成上述的问题的发生。因此要想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首先要分析油膜轴承出现损伤的机理,再有针对性的采取改善措施,从而达到提升油膜轴承的可靠性、延长其工作寿命的要求,这对降低钢铁企业的成本有着实质的意义。本文针对油膜轴承衬套边缘区域发生过度磨损这一种失效形式展开分析:以国内某大型钢厂的油膜轴承为研究对象,利用CFX强大的流固耦合分析能力,完成了对研究对象建模和数值计算。并得出了在给定初始参数下,不考虑轧辊的挠度变形,油膜的最大稳定压力为1.936 MPa;然后重点分析轧辊的挠度变形对油膜参数的影响,通过ANSYS仿真得到轧辊的初始最大挠度变形量为0.125mm,将此变形量作为变量代入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最终收敛的最大油膜压力为2.233Mpa,轧辊轴颈的最大变形为0.115mm;进而分别计算出了当轧制力分别为1250t,1300t,1350t,1400t和1450t时油膜参数的收敛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要保证油膜轴承不发生磨损的前提是自位机构的最大调整量必须大于最小油膜厚度的要求:例如在1200t的轧制力工况下,自位机构的调整量必须大于0.1254mm。最后分析油膜轴承衬套发生磨损的原始:由于自位机构的磨损降低了自身的调整幅度,当检修不及时就会导致油膜轴承衬套的损伤,这为油膜轴承自位机构的运行维护提供了理论参考。此外,本文还将数值分析的数据与油膜轴承的实际运行数据比对,证实数值分析的结果是符合预期,可靠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333.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油膜轴承的介绍
        1.1.1 油膜轴承的结构
        1.1.2 油膜轴承的特点
    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1 油膜轴承的发展背景
        1.2.2 本课题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油膜轴承润滑理论的研究
        1.3.2 油膜轴承结构与材料特性的研究与发展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油膜轴承的润滑理论
    2.1 概述
    2.2 雷诺方程
        2.2.1 雷诺方程的边界条件
        2.2.2 收敛准则
        2.2.3 偏位角的修正
    2.3 最小油膜厚度
    2.4 黏压方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膜轴承和衬套的流固耦合计算
    3.1 CFX的耦合分析特点和模型建立
        3.1.1 ANSYS CFX的层流模型
        3.1.2 ANSYS CFX的湍流模型
        3.1.3 ANSYS CFX的功能与特点
        3.1.4 流体和固体模型的建立
    3.2 基于CFX的流固耦合分析计算
        3.2.1 CFX的前处理
        3.2.2 CFX求解器设置与求解
        3.2.3 CFX后处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轧辊挠度变形对轴承参数的影响
    4.1 轧辊的挠度变形计算
        4.1.1 轧辊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4.1.2 边界条件设置与求解结果
    4.2 挠度变形对油膜参数的影响分析
        4.2.1 分析思路
        4.2.2 轧辊的最大挠度变形与轧制力的关系
        4.2.3 轧制力为 1200t时迭代计算过程
        4.2.4 结果分析
        4.2.5 最小油膜厚度与载荷的关系
    4.3 油膜轴承的自位机构
        4.3.1 自位机构的功能介绍
        4.3.2 油膜轴承自位机构与衬套边缘磨损的联系
    4.4 油膜轴承参数改进的应用实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娟;王建梅;蔡敏;吉宏斌;;油膜轴承油黏温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4年03期

2 王建梅;黄庆学;丁光正;;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理论研究进展[J];润滑与密封;2012年10期

3 薛亚文;王建梅;陶德峰;王尧;康建峰;;轧机动压油膜轴承润滑油量的计算[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4 朱琳;黄庆学;;低速重载动压油膜轴承的油膜流场分析[J];山西冶金;2010年03期

5 温诗铸;;润滑理论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摩擦学学报;2007年06期

6 李慧剑;申光宪;刘德义;;轧机油膜轴承锥套微动损伤机理和多极边界元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7 黄庆学;申福昌;;轧机油膜轴承的技术发展[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8 张国渊;陈大治;袁小阳;董光能;;轧机油膜轴承设计技术研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9 王建梅;黄庆学;杨世春;丁光正;申福昌;;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润滑与密封;2006年02期

10 黄庆学,王建梅,李玉贵,杜晓钟,赵春江;重载条件下油膜轴承弹流问题的数值分析[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本文编号:1207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207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3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