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双相不锈钢热轧板表面起皮缺陷成因及唯象模型
发布时间:2021-09-03 04:04
通过采用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等手段,对热轧钢板表面缺陷进行了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对热轧板表面的氧化皮进行了电子探针检测。研究发现起皮缺陷中Fe、Cr、Mn和O的含量较高,为典型的氧化皮成分;指出微裂纹的形成是由轧制过程中奥氏体和铁素体塑性变形不协调导致的,轧制时裂纹扩展并将氧化皮卷入基体,酸洗后形成起皮缺陷。基于上述推断,建立了经济型双相不锈钢表面起皮缺陷形成过程的唯象模型。结果表明,减少氧化物的生成能有效避免表面缺陷的形成。
【文章来源】:塑性工程学报. 2020,27(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实验用双相不锈钢热轧板的宏观形貌
对缺陷区域的表面进行能谱分析,主要成分含量变化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试样缺陷处的成分与基体处存在显著差异,缺陷处O、Mn、C和Si的含量较基体部分有所增加,而Cr和Fe的含量则相对减少,从扫描结果可知,O含量的提高对基体主要金属元素Mn、Cr和Fe都有一定的影响,初步推断是氧化物夹杂。进一步对试样的截面进行面扫描及能谱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起皮区域的截面存在夹层,从面扫描和能谱结果可以看到,夹层前段(左侧,即夹层深处) O、Cr、Mn和Fe较高,为典型的氧化皮夹杂物,而夹层后段(右侧) C含量较高,初步推断是碳化物。图6为起皮缺陷部分内表面(即夹杂物表面,取自由于夹杂物的存在而产生的夹层表面)的形貌及能谱图。从图中O、Cr、Mn和Fe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属于氧化产物。而图中C元素呈不均匀分布,推测是热加工的钢材冷却后在夹层处析出的过剩碳化物。结合图5和图6可以看出,由于碳化物是在夹层外侧富集,因此说明碳化物不是造成表面起皮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对试样的截面进行面扫描及能谱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起皮区域的截面存在夹层,从面扫描和能谱结果可以看到,夹层前段(左侧,即夹层深处) O、Cr、Mn和Fe较高,为典型的氧化皮夹杂物,而夹层后段(右侧) C含量较高,初步推断是碳化物。图6为起皮缺陷部分内表面(即夹杂物表面,取自由于夹杂物的存在而产生的夹层表面)的形貌及能谱图。从图中O、Cr、Mn和Fe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属于氧化产物。而图中C元素呈不均匀分布,推测是热加工的钢材冷却后在夹层处析出的过剩碳化物。结合图5和图6可以看出,由于碳化物是在夹层外侧富集,因此说明碳化物不是造成表面起皮的主要原因。图4 缺陷区域线扫描及能谱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Ni型2101双相不锈钢的高温热加工行为研究[J]. 苏煜森,杨银辉,曹建春,白于良. 金属学报. 2018(04)
[2]2205双相不锈钢表面起皮缺陷研究[J]. 王建泽,钱张信,纪显彬. 热加工工艺. 2016(17)
[3]双相不锈钢2205起皮缺陷成因的唯象模型[J]. 张永军,张辉,韩静涛. 钢铁研究学报. 2015(12)
[4]国内外双相不锈钢的应用进展[J]. 张文毓,侯世忠. 装备机械. 2015(03)
[5]特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丰涵,周晓玉,刘虎,宋志刚. 钢铁研究学报. 2015(04)
[6]2205双相不锈钢表面起皮缺陷分析[J]. 潘吉祥,陈兴润,王建新. 世界钢铁. 2013(03)
[7]节镍型双相不锈钢的研究进展[J]. 汤瑞瑞,龚利华. 全面腐蚀控制. 2013(01)
[8]双相不锈钢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趋势[J]. J Charles,P Chemelle,胡锦程,张伟. 世界钢铁. 2011(06)
[9]双相不锈钢2205表面缺陷剖析[J]. 蔡才,宋红梅,骆素珍. 上海金属. 2011(01)
[10]热加工图对节约型双相不锈钢2101表面裂纹的预测[J]. 方轶琉,刘振宇,宋红梅,江来珠,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2010(10)
本文编号:3380368
【文章来源】:塑性工程学报. 2020,27(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实验用双相不锈钢热轧板的宏观形貌
对缺陷区域的表面进行能谱分析,主要成分含量变化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试样缺陷处的成分与基体处存在显著差异,缺陷处O、Mn、C和Si的含量较基体部分有所增加,而Cr和Fe的含量则相对减少,从扫描结果可知,O含量的提高对基体主要金属元素Mn、Cr和Fe都有一定的影响,初步推断是氧化物夹杂。进一步对试样的截面进行面扫描及能谱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起皮区域的截面存在夹层,从面扫描和能谱结果可以看到,夹层前段(左侧,即夹层深处) O、Cr、Mn和Fe较高,为典型的氧化皮夹杂物,而夹层后段(右侧) C含量较高,初步推断是碳化物。图6为起皮缺陷部分内表面(即夹杂物表面,取自由于夹杂物的存在而产生的夹层表面)的形貌及能谱图。从图中O、Cr、Mn和Fe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属于氧化产物。而图中C元素呈不均匀分布,推测是热加工的钢材冷却后在夹层处析出的过剩碳化物。结合图5和图6可以看出,由于碳化物是在夹层外侧富集,因此说明碳化物不是造成表面起皮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对试样的截面进行面扫描及能谱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起皮区域的截面存在夹层,从面扫描和能谱结果可以看到,夹层前段(左侧,即夹层深处) O、Cr、Mn和Fe较高,为典型的氧化皮夹杂物,而夹层后段(右侧) C含量较高,初步推断是碳化物。图6为起皮缺陷部分内表面(即夹杂物表面,取自由于夹杂物的存在而产生的夹层表面)的形貌及能谱图。从图中O、Cr、Mn和Fe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属于氧化产物。而图中C元素呈不均匀分布,推测是热加工的钢材冷却后在夹层处析出的过剩碳化物。结合图5和图6可以看出,由于碳化物是在夹层外侧富集,因此说明碳化物不是造成表面起皮的主要原因。图4 缺陷区域线扫描及能谱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Ni型2101双相不锈钢的高温热加工行为研究[J]. 苏煜森,杨银辉,曹建春,白于良. 金属学报. 2018(04)
[2]2205双相不锈钢表面起皮缺陷研究[J]. 王建泽,钱张信,纪显彬. 热加工工艺. 2016(17)
[3]双相不锈钢2205起皮缺陷成因的唯象模型[J]. 张永军,张辉,韩静涛. 钢铁研究学报. 2015(12)
[4]国内外双相不锈钢的应用进展[J]. 张文毓,侯世忠. 装备机械. 2015(03)
[5]特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丰涵,周晓玉,刘虎,宋志刚. 钢铁研究学报. 2015(04)
[6]2205双相不锈钢表面起皮缺陷分析[J]. 潘吉祥,陈兴润,王建新. 世界钢铁. 2013(03)
[7]节镍型双相不锈钢的研究进展[J]. 汤瑞瑞,龚利华. 全面腐蚀控制. 2013(01)
[8]双相不锈钢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趋势[J]. J Charles,P Chemelle,胡锦程,张伟. 世界钢铁. 2011(06)
[9]双相不锈钢2205表面缺陷剖析[J]. 蔡才,宋红梅,骆素珍. 上海金属. 2011(01)
[10]热加工图对节约型双相不锈钢2101表面裂纹的预测[J]. 方轶琉,刘振宇,宋红梅,江来珠,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2010(10)
本文编号:3380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38036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