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韧镁合金大规格型材挤压成形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6 08:33
本研究利用HyperXtrude软件对大规格高强韧Mg-9Gd-4Y-1Zn-0.8Mn合金轨道交通用支撑梁型材进行了型材结构优化前后的数值模拟,在保证大规格高强韧镁合金支撑梁型材能成功挤压成形的前提下,确定出了优选工艺,即挤压温度470℃,挤压速度0.3 mm/s,该工艺下所需最大挤压力为34 606 kN。成功制备出了表面质量良好、成分均匀、组织均质的轨道交通用大规格高强韧镁合金支撑梁型材。型材各区域的抗拉强度在370 MPa以上,延伸率在10%以上,最高强度达到391 MPa;时效态的强度提高明显,达到460 MPa以上,延伸率略微下降,超过8%,最高强度达到475 MPa。
【文章来源】: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20,49(05)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3 支撑梁型材不同工艺下的温度分布
图1为轨道交通用支撑梁型材的截面图和相关尺寸,型材截面积约为4200 mm2。采用SolidWorks2012软件,按照型材结构及相关尺寸建立挤压模具的几何模型,包括型模和模垫,利用软件的配合功能装配保存为STEP.格式。1.2 物理模型建立
支撑梁型材挤压试验拟采用3600 T的挤压机,其挤压筒直径为Φ309 mm,因此坯料规格设定为Φ300 mm×500 mm,挤压模型如图2所示。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的实验结果,Mg-9Gd-4Y-1Zn-0.8Mn合金棒材的挤压温度为420~490℃,挤压比为11;支撑梁型材的挤压比约为17.8,在保证能成功挤出的前提下,挤压温度选取470℃,挤压速度分别设定为0.1,0.2,0.3,0.4 mm/s,模拟实验编号及对应挤压工艺如表1。1.3 模拟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镁合金正挤压-弯曲剪切复合连续变形工艺及挤压力计算[J]. 胡忠举,刘雁峰,卢立伟,伍贤鹏,刘楚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8(05)
[2]新型Mg-Bi-Al-Zn变形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J]. 孟帅举,余晖,崔红卫,张静,赵维民,王志峰,秦春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05)
[3]挤压比及Mn含量对Mg-10Gd-6Y-1.6Zn-XMn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胡耀波,杨生伟,姚青山,潘复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1)
[4]LPSO堆垛结构转变对挤压态Mg-2.0Zn-0.3Zr-5.8Y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J]. 吕滨江,彭建,梁鹏,王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6(11)
[5]挤压态AZ31镁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孪生和织构演变[J]. 刘筱,朱必武,李落星,唐昌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6(02)
[6]基于HyperXtrude的ZK60镁合金型材挤压成形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J]. 郭丽丽,李永兵,裴久杨. 锻压技术. 2015(06)
[7]大尺寸镁-锌-锆合金挤压型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英文)[J]. 黎小辉,冯晓伟,王顺成,戚文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4(12)
[8]稀土Y对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刘华强,唐荻,胡水平,李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3(07)
[9]挤压温度对Mg-2.0Zn-0.3Zr-0.9Y新型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吕滨江,彭建,童小山,潘复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3(04)
[10]AZ31镁合金薄壁管分流挤压速度影响规律仿真研究[J]. 张保军,杨合,郭良刚,石磊,谷瑞杰,寇永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2(12)
本文编号:3387127
【文章来源】: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20,49(05)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3 支撑梁型材不同工艺下的温度分布
图1为轨道交通用支撑梁型材的截面图和相关尺寸,型材截面积约为4200 mm2。采用SolidWorks2012软件,按照型材结构及相关尺寸建立挤压模具的几何模型,包括型模和模垫,利用软件的配合功能装配保存为STEP.格式。1.2 物理模型建立
支撑梁型材挤压试验拟采用3600 T的挤压机,其挤压筒直径为Φ309 mm,因此坯料规格设定为Φ300 mm×500 mm,挤压模型如图2所示。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的实验结果,Mg-9Gd-4Y-1Zn-0.8Mn合金棒材的挤压温度为420~490℃,挤压比为11;支撑梁型材的挤压比约为17.8,在保证能成功挤出的前提下,挤压温度选取470℃,挤压速度分别设定为0.1,0.2,0.3,0.4 mm/s,模拟实验编号及对应挤压工艺如表1。1.3 模拟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镁合金正挤压-弯曲剪切复合连续变形工艺及挤压力计算[J]. 胡忠举,刘雁峰,卢立伟,伍贤鹏,刘楚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8(05)
[2]新型Mg-Bi-Al-Zn变形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J]. 孟帅举,余晖,崔红卫,张静,赵维民,王志峰,秦春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05)
[3]挤压比及Mn含量对Mg-10Gd-6Y-1.6Zn-XMn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胡耀波,杨生伟,姚青山,潘复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1)
[4]LPSO堆垛结构转变对挤压态Mg-2.0Zn-0.3Zr-5.8Y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J]. 吕滨江,彭建,梁鹏,王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6(11)
[5]挤压态AZ31镁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孪生和织构演变[J]. 刘筱,朱必武,李落星,唐昌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6(02)
[6]基于HyperXtrude的ZK60镁合金型材挤压成形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J]. 郭丽丽,李永兵,裴久杨. 锻压技术. 2015(06)
[7]大尺寸镁-锌-锆合金挤压型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英文)[J]. 黎小辉,冯晓伟,王顺成,戚文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4(12)
[8]稀土Y对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刘华强,唐荻,胡水平,李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3(07)
[9]挤压温度对Mg-2.0Zn-0.3Zr-0.9Y新型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吕滨江,彭建,童小山,潘复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3(04)
[10]AZ31镁合金薄壁管分流挤压速度影响规律仿真研究[J]. 张保军,杨合,郭良刚,石磊,谷瑞杰,寇永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2(12)
本文编号:3387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38712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