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型A1-P系中间合金及其应用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弥散型A1-P系中间合金及其应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过共晶Al-Si合金 Al-P中间合金 AlP 异质形核 液固反应
【摘要】:过共晶Al-Si系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磨性好、热膨胀系数低等优良性能,在耐磨性要求较高的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细化处理过程通常需要较高的熔炼和浇注温度,无法适应压铸低温生产要求。因此,研究过共晶Al-Si合金的低温细化技术,优化其微观组织,对提升产品质量、推广其在压铸行业的广泛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Al-P和Al-Fe-P中间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形和原位合成两种手段,优化AlP颗粒的尺寸分布,使之弥散化并成为初晶Si潜在晶种,提高AlP对初晶Si的异质形核效率,实现低温细化效果。研究了变形对Al-P中间合金中AlP分布形态及其低温细化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变形过程AlP/Al界面转变机制;研究分析了Al-Fe-P体系反应热力学条件,建立了其扩散反应动力学模型,表征渐进式反应阶段微观组织及反应产物,并分析了该体系固-固、固-液转变机制;研究了含有纳米尺度AlP晶种的弥散型Al-Fe-P中间合金对A390合金的低温细化工艺,并研究了弥散型Al-P系中间合金在过共晶Al-Si合金挤压铸造及高压铸造(压铸)生产中的中试应用。本工作主要进展成果如下:(1)变形对Al-P中间合金低温细化行为的影响及AlP/Al界面转变机制研究发现,变形可显著降低AlP颗粒的尺寸并改善其分布,实现AlP颗粒的弥散化。变形温度影响AlP/Al界面活性,进而影响其细化行为:室温变形迫使AlP/Al界面破坏转变为自由表面,使AlP颗粒难以被Al-Si熔体有效润湿,降低有效形核粒子的数目;而高温变形通过热量作用驱动AlP/Al界面间原子扩散,发生界面破坏-再生转变,从而提高形核效率。当变形温度为550℃时,可以在730℃、保温30min条件下将初晶Si平均尺寸从137μm细化至21μm,拉伸强度相应提高了9.9%。(2)Al-Fe-P体系中弥散型AlP的生成及演变机制本文系统研究了温度、Fe-P颗粒尺寸、保温时间对Al-Fe-P体系扩散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了Al-Fe-P体系反应热力学条件,建立了其扩散反应动力学模型。控制Al-Fe-P体系的反应参数,可以依次获得FexP物相的微观组织从“蛋黄”结构、“海绵状”结构至“芝麻饼”结构的转变。当制备温度为铝液相线以下时,Al原子向Fe-P颗粒单向扩散,推动Al/Fe-P界面向Fe-P颗粒中心移动,促使(Al, Fe, P)过渡相中Al含量逐渐增加,弥散型AlP逐渐析出长大,同时伴随着AlxFey从Al/Fe原子比低的物相向原子比高的物相渐进式转变,直到获得最终产物AlP和Al13Fe4。而在液-固反应阶段,反应机制为熔体激活Al、Fe原子进行双向扩散反应;Al与FexP在界面处反应生成AlP和Al13Fe4物相,但同时伴随着Al13Fe4在界面进行动态溶解-析出的低共熔反应,导致AlP颗粒在熔体中得以扩散均匀,而Fe原子受到界面处化合物Al13Fe4的阻碍则富集形成环状骨架。(3)弥散型Al-(Fe)-P中间合金的低温细化行为及工业应用控制反应参数,制备一种含有纳米尺度AlP颗粒的弥散型Al-Fe-P中间合金。研究了该中间合金对A390合金的低温细化工艺,发现最佳工艺为采用550℃制备的中间合金、保温时间30min、细化剂加入量为280ppm条件下,可在细化温度为720℃时将初晶Si平均尺寸由1471μm细化至25μm。将变形Al-P中间合金及新型Al-Fe-P中间合金应用于挤压铸造A390合金的工业生产中,发现对A390合金的初晶Si起到了良好的细化作用,并对共晶Si起到了良好的变质作用,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有良好的改善。添加变形Al-P中间合金可将初晶Si平均尺寸细化至20μm以下,耐磨性提高了16.9%;经过弥散型Al-Fe-P中间合金细化后初晶Si细化至23μm,耐磨性提高了12%。将Al-Fe-P合金应用于压铸ADC14合金中的中试试验,获得了初晶Si平均尺寸为5μm左右的弥散组织,且硬度显著提高。
【关键词】:过共晶Al-Si合金 Al-P中间合金 AlP 异质形核 液固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46.21
【目录】:
- 摘要11-13
- ABSTRACT13-16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主要贡献16-17
- 第一章 绪论17-33
- 1.1 铝合金在压铸行业的应用现状17-22
- 1.1.1 引言17-19
- 1.1.2 Al-Si合金在压铸生产中的应用19-20
- 1.1.3 压力铸造条件下过共晶Al-Si合金的凝固组织特点20-22
- 1.2 过共晶Al-Si合金细化处理的研究现状22-26
- 1.2.1 过共晶Al-Si合金的细化处理23-24
- 1.2.2 AlP颗粒在Al-Si熔体中的溶解与形核行为分析24-25
- 1.2.3 提高AlP颗粒对初晶Si细化效率的方法25-26
- 1.3 适应于压铸生产的低温细化处理技术26-29
- 1.3.1 过共晶Al-Si合金的压铸生产工艺26-28
- 1.3.2 低温细化处理对Al-P系中间合金带来的要求及挑战28-29
- 1.4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29-30
- 参考文献30-33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33-37
- 2.1 引言33
- 2.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33-34
- 2.3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34-35
- 2.3.1 试验材料及制备方法34
- 2.3.2 试验设备及辅助工具34-35
- 2.3.3 试样的制备35
- 2.4 试样的组织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35-37
- 2.4.1 组织结构的显微分析35-36
- 2.4.2 性能测试36-37
- 第三章 变形对Al-P合金中AlP分布形态及低温细化行为的影响37-49
- 3.1 引言37
- 3.2 Al-3.5P合金变形后AlP分布形态分析37-40
- 3.3 变形对Al-3.5P中间合金的低温细化行为的影响40-43
- 3.4 变形过程中AlP/Al界面转变机制43-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参考文献47-49
- 第四章 Al-Fe-P体系中弥散型AlP原位合成及控制49-71
- 4.1 引言49
- 4.2 Al-Fe-P合金制备及Al/Fe-P界面的扩散反应49-58
- 4.2.1 Al-Fe-P体系反应热力学分析50-51
- 4.2.2 制备温度对Al-Fe-P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51-54
- 4.2.3 Fe-P颗粒尺寸对Al-Fe-P合金反应进程的影响54-55
- 4.2.4 保温时间对Al-Fe-P合金反应进程的影响55-56
- 4.2.5 Al-Fe_xP反应的动力学分析56-58
- 4.3 Al-Fe-P体系中AlP颗粒的原位合成及演变机制58-66
- 4.4 Al-Fe-P体系的液固反应机制及模型建立66-69
- 4.5 本章小结69-70
- 参考文献70-71
- 第五章 弥散型Al-(Fe)-P中间合金的低温细化行为与工业应用71-85
- 5.1 引言71
- 5.2 弥散型Al-Fe-P合金对A390合金的低温细化行为研究71-76
- 5.2.1 正交试验参数设计71-72
- 5.2.2 最优化工艺分析72-75
- 5.2.3 细化机制分析75-76
- 5.3 Al-(Fe)-P中间合金在挤压铸造生产中的应用76-80
- 5.3.1 Al-(Fe)-P中间合金对挤压铸造条件下A390合金的细化行为76-78
- 5.3.2 Al-(Fe)-P中间合金对挤压铸造条件下A390合金的性能影响78-80
- 5.4 Al-Fe-P中间合金在压力铸造生产中的应用80-84
- 5.5 本章小结84
- 参考文献84-85
- 第六章 结论85-87
- 致谢87-89
- 附录89-90
- 附录(Ⅰ):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89
- 附录(Ⅱ):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89
- 附录(Ⅲ):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89-90
- 附件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晔峰,朱正锋;铝合金用中间合金及其现状[J];轻金属;2004年05期
2 ;成功研制低成本高性能稀土镁中间合金[J];材料工程;2009年04期
3 B.K.别特里秦柯 ,伍桂林;有色金属中间合金的制造[J];机床与工具;1955年10期
4 张以钟 ,杨景祥;中间合金及其熔制[J];铸工;1956年03期
5 侯知明;磷铜中间合金的快速熔制[J];铸工;1960年03期
6 丹东市照像机厂二车间铸造组;低温加硅法熔制铝硅中间合金[J];铸工;1975年01期
7 宁兴龙;;多元中间合金[J];稀有金属合金加工;1980年02期
8 Б.И.Бондарев;陈学忠;;铝-硼和铝-钛-硼中间合金的制造(下)[J];轻金属;1984年01期
9 张时华;;铝-钛-硼中间合金的研制与应用[J];轻金属;1987年04期
10 谷兰成;合金化用中间合金[J];山东冶金;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科;李锐;高家诚;贾亮;;高含锰量镁锰中间合金的制备及应用研究[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石磊;匡玉云;胡璇;;铝中间合金中钠的测定方法研究——有色金属行业标准起草报告[A];全国有色金属理化检验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金玉;周兵;刘沙;孙晓娜;;铝铁中间合金中钛的分析[A];2010'全国铝板带箔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高家诚;范科;李锐;贾亮;;粉末冶金高含锰量镁锰中间合金的制备及应用[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宋佩维;郭学锋;张忠明;徐春杰;井晓天;雷静果;;高硅中间合金制备材料及工艺的优化[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6 朱向镇;刘相法;;几种含P中间合金对过共晶Al-Si活塞合金变质效果的比较[A];2011全国铝及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程桃祖;苏旭平;王建华;李保平;;Al-Ti-C中间合金的显微组织及细化性能研究[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汉广;尹志民;姜锋;刘志翔;;将我国钪资源优势转变为钪产品深加工技术优势[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刘天平;戴凤英;孙红英;;ICP-AES法测定镧铜中间合金中的镧[A];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暨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杨庆山;陈建军;谢建秋;;氟化物熔盐体系中电解制备镁-钕中间合金[A];第五届全国稀有金属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小齐;低成本高性能系列稀土镁中间合金研制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2 程滋;以单电极低频炉生产铝硅钛中间合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3 盛晓明 姚海飞;江西理工大学首创电解法生产铝钛硼中间合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4 记者 张弦;我国中间合金行业首个企业院士工作站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先祥;一步法从盈江含钪稀土矿石制取铝镁钪中间合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许春香;Al-Ti-C基中间合金的合成及其细化效果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姜锋;Al-Mg-Sc中间合金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张军;采用电磁结晶器从含钪矿物中制备铝钪中间合金的仿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聂金凤;铝合金中TiC生长与演变及硼掺杂改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侯运丰;燃烧合成Al-Ti-C结构宏观动力学及Al-Ti-C细化效果评价[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7 于丽娜;铝合金中TiB_2、TiC界面过渡区(相)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张金山;镁基球形准晶的形成及镁合金中的作用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金洋;快凝Al-5Ti-1B中间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细化效果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刘文成;Al-C系中间合金及其对AZ63合金晶粒细化行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乔欢;弥散型A1-P系中间合金及其应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娄菊红;铝中间合金遗传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5 张延可;从锰矿制取锰铝中间合金的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马立华;锰铝中间合金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陈刚;镁锶中间合金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白兰;氟化钪熔盐-铝镁热还原反应机理及铝镁钪中间合金制备新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赵薪;中间合金作用下纯铝凝固组织的形成机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10 包国菊;Zr(RE)P在铝熔体中的反应合成与演变机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7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58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