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109铝合金车削加工的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ZL109铝合金车削加工的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铝硅合金 本构模型参数 刀具几何参数 切削用量 有限元仿真
【摘要】:铝硅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坦克及船用发动机等工业部门中,但铝硅合金属于难加工材料,其切削效率低,刀具磨损严重,加工成本高。因此,研究新型材料刀具在铝硅合金加工中的应用,提高铝硅合金加工工艺水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PCD车刀切削ZL109铝硅合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利用材料试验机和SHPB装置对ZL109进行准静态和动态冲击压缩实验,确定ZL109铝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参数。其次,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vant Edge FEM,分析刀具几何参数(前角、后角和刀尖圆弧半径)对切削力和刀尖温度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和极差分析,优选出最佳的刀具几何参数组合,从而得到最优的刀具结构。第三,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切削用量参数(进给量、背吃刀量和切削速度)进行模拟切削,极差分析后得到最优的切削用量。最后,针对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参数进行实验验证,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其中差异可能存在的原因。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了ZL109铝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参数,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获得最优的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通过实验验证和对比分析,证明了仿真优化结果的可行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改善铝硅合金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铝硅合金 本构模型参数 刀具几何参数 切削用量 有限元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铝硅合金本构参数研究现状11-12
- 1.2.1 铝硅合金简介11
- 1.2.2 铝硅合金本构参数研究现状11-12
- 1.3 PCD刀具切削铝合金研究现状12-14
- 1.3.1 PCD刀具简介12-13
- 1.3.2 PCD刀具切削铝合金研究现状13-14
- 1.4 金属切削有限元仿真研究现状14-16
- 1.4.1 Advant Edge FEM简介14-15
- 1.4.2 金属切削有限元仿真研究现状15-16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6
- 1.6 本章小结16-18
- 第二章 ZL109铝合金本构方程的确定18-28
- 2.1 Johnson Cook本构方程18-19
- 2.2 准静态实验MTS及动态压缩实验SHPB19-26
- 2.2.1 材料与试样的制备19-20
- 2.2.2 准静态实验MTS20-21
- 2.2.3 动态压缩实验21-26
- 2.3 Johnson Cook本构方程参数的确定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PCD车刀切削加工的有限元分析28-52
- 3.1 切削加工仿真参数的设定28-30
- 3.2 刀具几何参数的单因素法分析30-36
- 3.2.1 刀具前角对切削性能的影响31-32
- 3.2.2 刀具后角对切削性能的影响32-34
- 3.2.3 刀具刀尖圆弧半径对切削性能的影响34-36
- 3.3 刀具几何参数的正交试验法分析36-39
- 3.4 结果验证39-40
- 3.5 切削用量的单因素法分析40-46
- 3.5.1 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刀尖温度的影响40-42
- 3.5.2 背吃刀量对切削力和刀尖温度的影响42-44
- 3.5.3 切削速度对切削力和刀尖温度的影响44-46
- 3.6 切削用量的正交试验法分析46-49
- 3.7 结果验证49
- 3.8 本章小结49-52
- 第四章 PCD车刀切削加工的实验验证52-66
- 4.1 实验条件与方法52-54
- 4.1.1 实验设备52-53
- 4.1.2 实验条件53-54
- 4.1.3 实验方法54
- 4.2 实验结果分析54-59
- 4.2.1 刀具几何参数54
- 4.2.2 切削用量参数54-59
- 4.3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59-65
- 4.3.1 刀具几何参数59-60
- 4.3.2 切削用量参数60-65
- 4.4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6-68
- 5.1 结论66-67
- 5.2 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4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绩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铝硅合金无毒精炼变质综合处理剂鉴定会在沈阳召开[J];铸工;1981年06期
2 柯冰清;;含钛铝硅合金七元素的快速测定[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2年01期
3 张中林,邱竹贤,魏庆斌;融盐电解法制取铝—硅合金的研究[J];有色矿冶;1986年03期
4 何允平;;铝硅合金的生产工艺[J];轻金属;1986年08期
5 崔玉珍;;铝硅合金用长效熔剂[J];精细化工信息;1987年10期
6 吕学业;新型铝硅合金[J];材料工程;1988年06期
7 杜科选;;低温熔炼铝硅合金[J];轻金属;1991年10期
8 黄福基;周白杨;;铝硅合金无粉末无毒浸蚀[J];物理测试;1993年05期
9 吴春山;用粉煤灰生产铝硅合金[J];世界有色金属;1997年11期
10 隆丹宁;苏广才;黄晓珍;汤宏群;;热处理对改良铸造铝硅合金热疲劳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3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波;胡红军;代兵;;铁在铸造铝硅合金中的作用及其控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苏广才;张修海;庞祖高;汤宏群;艾香红;;改良铸造铝硅合金热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3 陈明;孙莹;;塞曼校正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纯铝硅合金中痕量铅[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维民;齐尚奎;张平余;薛群基;;氮氧化合物对铝硅合金的润滑作用[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5 姚祥志;路通增;;铝硅合金电镀[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3年
6 郑志强;易荣喜;陈克燕;;稀土元素对AlSi7合金凝固的影响[A];2005年中国固体科学与新材料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5年
7 葛辽海;赵红;曹占义;贾树盛;连建设;高鹏;;锂变质铝硅合金中硅相的组织形态分析[A];第二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陈丽芬;;高导电性铝硅合金的工艺试验及应用(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9 杨中东;李国喜;王毓民;;铝硅合金压铸工艺品装饰镀金[A];2002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范超;龙思远;;富铈混合稀土对再生铝硅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2014(第24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岽 常宏高;永登铝业液态铝硅直接熔配铝硅合金项目试产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2 通讯员 王文生 高彦军 薛东红;朔州能源公司定目标谋求大发展[N];朔州日报;2007年
3 记者 周小琨;上海工业投资集团考察我省铝硅合金工业园区项目[N];经济信息时报;2011年
4 铁石;以粉煤灰为原料炼制铝硅合金[N];中国冶金报;2004年
5 张丙乾;致力于铝硅合金的科技创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6 张丙乾 王锋;永登铝合金公司 铝硅合金项目取得实质成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7 张丙乾;永登铝业借“外”力带动科技创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8 张丙乾;永登铝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9 张丙乾;永登铝业:电热法冶炼铝硅合金成功应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10 张炳乾;十年坎坷成大道 铝硅百炼终成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尤晶;由电热法生产的一次铝硅合金制取铸造用铝硅合金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王耀武;铝土矿浮选尾矿电热法生产一次铝硅合金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杨栋;碳热还原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取一次铝硅合金的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4 陈观生;高温太阳能热利用铝硅合金储热体储热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5 姚瑰妮;玻璃粒子在半固态铝合金液中搅拌分散过程模拟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宇博;外场对铝硅合金富铁相形成及半连铸铸坯组织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永生;电磁定向凝固技术对铝硅合金熔体除气及晶粒细化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邱鸿旭;Sm及CNTs在铝硅合金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康红军;ZL109铝合金车削加工的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姚衡;含钪高强韧铝硅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5 陈安涛;铝硅合金组织及表面张力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建方;锶、锰对改善铸造铝硅合金中铁相有害作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陈建;铝硅合金低温加硅技术的研究及变质处理[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8 周凯;铝硅合金轧制过程有限元模拟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9 董杰;铸造铝硅合金力学性能自适应神经—模糊建模[D];四川大学;2003年
10 王侠前;铝硅合金生产过程中铝土矿预处理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1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62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