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辅助一维结构铂基合金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胰岛素辅助一维结构铂基合金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材料 胰岛素纤维 铂钯合金纳米粒子链 铂铑合金纳米线 CO氧化 甲醇氧化
【摘要】:纳米结构Pt广泛应用于很多技术领域,包括作为燃料电池中的催化剂等,但因贵金属Pt的储量有限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铂基合金不仅降低了贵金属Pt的消耗,还能提高催化活性、延长催化剂的寿命,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选用胰岛素纤维为模板,实现了具有一维结构的铂钯合金纳米粒子链和铂铑合金纳米线的制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样品的结构、形态及组成进行了表征,采用CO催化氧化及电化学催化实验考察了样品的催化性能。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使用胰岛素纤维为模板制备得到铂钯合金纳米粒子链,合金纳米粒子尺寸均一,粒径约为3.0 nm,所有粒子沿胰岛素纤维轴向分布,组装成一维链状结构,长达数微米。考察了前驱盐中Pt Cl4和Pd Cl2的不同摩尔比例、反应物浓度大小、还原剂种类等因素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催化氧化CO的测试结果表明Pt-Pd合金纳米粒子链在80℃时开始有催化作用,比市售铂黑低80℃,表现出更高的反应灵敏性。以胰岛素纤维为模板制备得到长达微米、直径2.0~3.0 nm的铂铑合金纳米线。考察了前驱盐中Pt Cl4和Rh Cl3的不同摩尔比例、反应物浓度大小、还原剂种类等因素对产物形貌的影响。采用氨水处理法去除了胰岛素纤维模板,得到纯净的铂铑合金纳米线。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纯净的铂铑合金纳米线的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为79.2 m2/gPt-Rh,比市售铂碳催化剂(68.5 m2/gPt)高15.6%。在甲醇氧化测试中,以ECSA校准,Pt-Rh合金的前扫峰电流密度为0.57 m A/cm2,比市售的铂碳催化剂(0.36m A/cm2)提高约58%,表明铂铑合金纳米线比市售铂炭催化剂拥有更高的甲醇氧化催化活性。同时Pt-Rh合金纳米线的If/Ib为1.78,呈现出强的抗CO中毒能力。计时电流法测试显示制备的铂铑合金纳米线具有比市售铂碳催化剂更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纳米材料 胰岛素纤维 铂钯合金纳米粒子链 铂铑合金纳米线 CO氧化 甲醇氧化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46.33;TB38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引言10-11
- 1.2 铂基合金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11-13
- 1.3 胰岛素纤维简介13-14
- 1.4 胰岛素纤维为模板合成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14-17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18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18-24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18-19
- 2.1.1 实验试剂18
- 2.1.2 实验仪器18-19
- 2.2 实验表征分析方法19-21
- 2.2.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19
- 2.2.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19-20
- 2.2.3 X射线电子能谱(EDS)20
- 2.2.4 X射线衍射分析(XRD)20
- 2.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ible)20
-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20
-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20-21
- 2.3 产物的催化性能表征21-24
- 2.3.1 催化氧化CO测试21-22
- 2.3.2 电催化性能测试22-24
- 第3章 Pt-Pd合金纳米粒子链的合成与表征24-38
- 3.1 引言24-25
- 3.2 实验部分25-27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25
- 3.2.2 实验过程25-27
- 3.3 结果与讨论27-36
- 3.3.1 胰岛素纤维的形貌分析27-28
- 3.3.2 不同比例的前驱盐制备Pt-Pd合金纳米粒子链的形貌分析28-29
- 3.3.3 不同前驱盐加入量制备Pt-Pd合金纳米粒子链的形貌分析29-31
- 3.3.4 不同种类还原剂制备Pt-Pd合金纳米粒子链的形貌分析31-32
- 3.3.5 Pt-Pd合金纳米粒子链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32-33
- 3.3.6 Pt-Pd合金纳米粒子链的TEM分析33-34
- 3.3.7 Pt-Pd合金纳米粒子链的XPS分析34
- 3.3.8 Pt-Pd合金纳米粒子链的XRD分析34-35
- 3.3.9 Pt-Pd合金纳米粒子链的催化性能分析35-36
- 3.4 本章小结36-38
- 第4章 Pt-Rh合金纳米线的合成与表征38-56
- 4.1 前言38-39
- 4.2 实验部分39-41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39
- 4.2.2 实验过程39-41
- 4.3 结果与讨论41-55
- 4.3.1 不同比例的前驱盐制备Pt-Rh合金纳米线的形貌分析41-42
- 4.3.2 不同前驱盐加入量制备Pt-Rh合金纳米线的形貌分析42-44
- 4.3.3 不同种类还原剂制备Pt-Rh合金纳米线的形貌分析44-45
- 4.3.4 Pt-Rh合金纳米线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45-46
- 4.3.5 Pt-Rh合金纳米线去模板分析46-47
- 4.3.6 去除模板的Pt-Rh合金纳米线的TEM分析47-49
- 4.3.7 Pt-Rh合金纳米线的XRD分析49-50
- 4.3.8 Pt-Rh合金纳米线的电催化性能分析50-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5-66
- 致谢66-67
- 作者简介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友为,毕汝昌,林政炯,唐有祺,方继康;白鲢鱼胰岛素的晶体学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4年10期
2 倪向善,陈润生,石秀凡;胰岛素分子的水合等能图[J];科学通报;1986年12期
3 梁栋材,常文瑞,王大成,张季平;胰岛素单体的结构特征及其运动方式[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1年04期
4 程驿,李荣昌,王夔;稀土离子与胰岛素结合引起构象和聚集态变化[J];中国科学(B辑 化学);2002年03期
5 蒋国强;朱德权;昝佳;戚明;丁富新;;电致孔经皮传输胰岛素:胰岛素在电脉冲下的稳定性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6 汪铁林;池泉;黄开勋;;铁配合物对胰岛素硝化的影响[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汪铁林;包传平;黄开勋;;不同物质抑制胰岛素硝化的活性比较[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年11期
8 宋晓沛;;酸-醇法从猪肺中提取胰岛素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14期
9 叶蕴华;;浅谈胰岛素的结构与生物活性[J];大学化学;2010年S1期
10 F.Sanger;L.F.Smith;张自宇;;胰岛素的结构[J];化学通报;195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光;寿晶晶;李开开;仝海杰;张韫宏;;胰岛素微晶的培养及其拉曼光谱的测定[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晓庆;;药剂人员如何区分与掌握临床常用胰岛素注射剂[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3 刘利;高崇凯;徐文进;;胰岛素口服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林明;刘淑芹;肖丽珍;;标本保存温度及放置时间对胰岛素检测的影响[A];玉溪市第八届检验医学学术年会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Steensgaard DB;Norrman M;Bearham JM;Andersen CB;Friderichsen AV;Strauss HM;;德谷胰岛素的多六聚体结构保持了人胰岛素的天然蛋白折叠方式[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唐红艳;段宇;;1例高敏体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肤过敏试验和脱敏疗法的护理[A];长三角糖尿病教育研讨会资料汇编——行动、健康、和谐[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省人民医院 黄艾平;少见的胰岛素不良反应[N];大众卫生报;2001年
2 元城;保护胃肠的胰岛素丸将问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3 闫雪莹;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研究百花齐放[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薛莹;胰岛素亦可口喷[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董映璧;新型胰岛素胶囊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5年
6 ;美研究证实胰岛素会触发糖尿病 [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邹承鲁;科学研究五十年的点滴体会[N];科技日报;2002年
8 辛骅;世界首创胰岛素口腔喷剂通过临床试验[N];华夏时报;2002年
9 周前进;“扔掉”针头 轻松降血糖[N];医药经济报;2000年
10 斯琦;核武器激光系统疗伤求教胰岛素[N];大众科技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强;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2 张勇;胰岛素反胶束载体形成机制及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3 魏慧贤;包埋胰岛素的W/O/W型复乳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4 王会堂;胰岛素受体亲合短肽的筛选、合成及量子点荧光标记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钮萌萌;胆盐脂质体促进胰岛素口服吸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廖志勇;胰岛素、生长激素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7 唐翠;基于含Carbopol~(?)的超多孔水凝胶复合物(SPHCc)载体的胰岛素新型口服给药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郑超;含苯硼酸基生物粘附性材料作为胰岛素跨鼻粘膜转运载体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黄娟;以胰岛素为多药载体的肿瘤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白丽;囊泡转运步骤的分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萃萃;胰岛素舌下膜剂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薛小燕;胰岛素口腔黏附片的制备及体外药学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张磊;异源蛋白对胰岛素淀粉样纤维化及其细胞毒性的抑制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贾晓云;胰岛素模拟肽的筛选、合成和活性测定[D];吉林大学;2007年
5 宋爽;胰脏综合利用之:单组分猪胰岛素的分离纯化[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6 孙文平;胰岛素油溶液口服应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7 杨文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中药活性成分与胰岛素相互作用及葡萄糖影响的光谱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建国;胰岛素—低分子季铵化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理化性质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宋智慧;胰岛素磷脂复合物及其自微乳剂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栗庆;脉冲电场辐照对胰岛素淀粉样变性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69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66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