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整体式热流道系统铸铝式热喷嘴的优化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10:13

  本文关键词:整体式热流道系统铸铝式热喷嘴的优化工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热流道 热喷嘴 热分析 反求法 换热系数 ANSYS workbench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模具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模具热流道作为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如今整体式热流道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型模具生产制造中。热喷嘴是整体式热流道系统的核心部件,与模具型腔直接接触,实际生产中的铸铝式热喷嘴工艺设计主要依靠工程师的经验设计,随意性较强,缺乏设计标准,应用中常导致诸如流延、拉丝、不出胶等注射缺陷问题的发生,既延误生产进度,又增加售后成本,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热喷嘴进行工艺优化设计,制定工艺设计标准。热分析对热喷嘴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热分析控制对改善工艺有着重要意义。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是热平衡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调节不同的工艺参数,模拟出温度场分布,总结出参数与温度间的关系,有助于改进现有的设计方式,防止热喷嘴成型缺陷的发生。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ANSYS workbench换热系数研究。换热系数是影响热分析模拟精度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尚未找到定量分析该系数的理论和方法,也未找到直接测量的试验设备。换热系数是开展优化设计的第一步,是后续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可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试验中利用反求法拟合模拟与实际工况温度,反求出换热系数。换热系数验证性试验。反求出的换热系数用于模拟热喷嘴的换热,设计实体模型,实测模型温度,将实际工况温度与模拟温度对比,并将两者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验证换热系数的准确性,分析热喷嘴设计缺陷,提出工艺改进方法。热喷嘴优化工艺研究。影响热喷嘴设计的主要参数有三个:绝热层厚度设定、发热圈合理配置、热喷嘴浇口结构设计。优化的主要方法如下:探究不同的绝热层厚度与温度场的函数关系,找出最优绝热层厚度值。模拟不同发热圈间距、成型材料、热喷嘴径向大小的温度场分布,总结出三者间的关系,完善铸铝式热喷嘴的设计流程,制定工艺配置标准。探究控温点至圆锥型浇口顶端距离a、浇口与模具接触高度值h之间的温度关系,制定热喷嘴浇口结构设计标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注射成型缺陷。
【关键词】:热流道 热喷嘴 热分析 反求法 换热系数 ANSYS workbench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Contents10-13
  • 第一章 绪论13-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9
  • 1.1.1 热流道技术的发展13-15
  • 1.1.2 整体式热流道系统及热喷嘴简介15-18
  • 1.1.3 铸铝式热喷嘴面临的问题18
  • 1.1.4 研究意义18-1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9-24
  • 1.2.1 热喷嘴研究现状19-20
  • 1.2.2 热分析现状20-22
  • 1.2.3 换热系数研究22-24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24-25
  • 1.3.1 课题来源24
  • 1.3.2 主要研究内容24-25
  • 第二章 铸铝式热喷嘴传热学理论基础25-38
  • 2.1 传热学的基础知识25-31
  • 2.1.1 热传导25-27
  • 2.1.2 对流换热27-29
  • 2.1.3 热辐射29-30
  • 2.1.4 界面接触换热30-31
  • 2.2 铸铝式热喷嘴的热平衡31-35
  • 2.3 传热学有限元分析35-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铸铝式热喷嘴换热系数的试验研究38-61
  • 3.1 换热系数试验模型设计39-46
  • 3.1.1 对流换热系数试验设计39-42
  • 3.1.2 界面接触换热系数试验设计42-43
  • 3.1.3 有限元模型设计43-44
  • 3.1.4 模拟结果及分析44-46
  • 3.2 反求法求解换热系数46-57
  • 3.2.1 反求法概况46-47
  • 3.2.2 反求法特点47-48
  • 3.2.3 确定过程48-57
  • 3.3 换热系数验证试验57-60
  • 3.3.1 试验设备及试验过程57-59
  • 3.3.2 试验数据分析59-60
  • 3.4 本章小结60-61
  • 第四章 基于换热系数的铸铝式热喷嘴优化工艺研究61-82
  • 4.1 热绝缘层优化研究62-67
  • 4.1.1 热绝缘层厚度试验62-64
  • 4.1.2 数据处理及分析64-67
  • 4.2 铸铝式发热圈配置优化研究67-74
  • 4.2.1 发热圈配置试验68-70
  • 4.2.2 数据处理及分析70-72
  • 4.2.3 铸铝式发热圈配置标准72-74
  • 4.3 热喷嘴浇口结构优化研究74-81
  • 4.3.1 铸铝式热喷嘴浇口传热试验75-78
  • 4.3.2 数据处理及分析78-80
  • 4.3.3 热喷嘴浇口结构设计标准80-81
  • 4.4 本章小结81-82
  • 结论与展望82-84
  • 参考文献84-8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9-91
  • 致谢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乃录,潘健生,廖波,高长银,叶健松;淬火油动态下换热系数的测量及计算[J];热加工工艺;2002年03期

2 沈成俊;张伟民;顾剑锋;陈乃录;;电流法测量空气换热系数[J];热加工工艺;2006年03期

3 侯忠霖;姚山;王廷利;张兴国;金俊泽;;一种铝合金水冷界面换热系数反求方法的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8年01期

4 刘国勇;朱冬梅;张少军;李谋渭;;高温平板水雾冷却换热系数的数值分析[J];钢铁研究学报;2009年12期

5 张时锋;李自良;;基于有限元的换热系数反求法[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11期

6 赵长义;吕利太;洪成珠;;用换热系数评定淬火油冷却性能的方法[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7 赵郁芬;刘建民;;冲击加热换热系数的计算机解法[J];四川冶金;1988年02期

8 吕彦力,李春艳;表面式空气冷却器管内换热系数的计算与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吕俊复,邢兴,张建胜,黎永,刘青,王昕,任维,岳光溪,刘宝森,马明华,林旭东,于龙;循环流化床燃烧室换热系数试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0年02期

10 袁俭,张伟民,刘占仓,陈乃录,王鸣华,徐骏;不同冷却方式下换热系数的测量与计算[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成;丁瑞星;;平安大厦外表面换热系数与建筑高度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侯晓飞;诸凯;付萌;吕静;;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套管内换热的实验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国庚;王忠衡;;冰浆流体流动换热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陶汉中;张红;庄骏;;小型轴向槽道热管蒸发段的换热系数[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李志强;周建安;;钢锭凝固过程中锭模温度及换热系数变化的数值模拟[A];第十八届(2014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S06:凝固与连铸[C];2014年

6 张宗楠;陶乐仁;王建;;R22在一种光管内无润滑油冷凝性能的实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叶灿滔;刘金平;问楠臻;;空冷冷凝器内制冷剂流动与传热过程的实验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谋渭 张少军 边新孝 刘国勇 朱冬梅 王琳;中厚板常化炉后快冷(NAC)技术装备[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宁;多孔建筑材料表面换热系数的风洞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立强;凝固界面换热系数反求及铝合金薄壁件压铸造工艺优化[D];湖南大学;2011年

3 张超;燃气透平导叶气热耦合实验与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卜晓兵;Al-Cu与Al-Si-Cu合金凝固微观组织的仿真模拟[D];湖南大学;2013年

5 王振峰;边界元法在气热耦合计算及冷却结构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邓冬;回转弯道对竖直U型管内液氮流动与传热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张晓东;燃气轮机透平气动与冷却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才;固体界面接触换热系数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洪剑平;液氮浴中沸腾换热系数的反传热求解与验证[D];浙江大学;2008年

3 邢磊;基于瞬态法的界面接触换热系数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光华;高压涡轮盘腔内换热的实验和计算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夏巍;铝合金重力铸造过程中铸件—模具界面换热系数反求及其在仿真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3年

6 梁卫颖;利用液晶瞬态技术测量离散缝气膜加热效率及换热系数[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水平;铝合金铸造过程中铸件—模具界面换热系数的反分析求解[D];湖南大学;2012年

8 黄少初;整体式热流道系统铸铝式热喷嘴的优化工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9 马兰;涡轮叶片表面气膜冷却的实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付萌;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套管内流动换热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12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712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