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2297铝锂合金热处理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2:33

  本文关键词:2297铝锂合金热处理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2297铝合金 固溶工艺 时效工艺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摘要】:2297铝锂合金因其具备轻质高强度、可焊性好、耐疲劳等诸多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该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强度与塑性的匹配,本文对该合金的固溶和人工时效工艺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拉伸试验、金相显微观察、SEM和TEM等手段分析其微观组织与性能。得出以下结论:①该合金在500℃~540℃下固溶淬火后,再进行160℃/24h时效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时间60min一定时,在500℃~520℃范围内,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第二相逐渐溶入基体中,硬度随之增大,520℃时硬度达到最大值。当固溶温度升高到540℃时,第二相的数量变化不明显,但是晶粒发生明显粗化,硬度降低;固溶温度520℃一定时,在20min~60 min范围内,随固溶时间的延长,基体中第二相逐渐减少,合金硬度随之增大,60min时达到最大值。继续延长固溶时间,第二相数量几乎没有变化,但晶粒尺寸变大。该合金适宜的固溶制度是520℃/60min。②在上述得出的固溶制度下,进行时效工艺研究发现,时效温度越高合金达到峰时效的时间越短,140℃、160℃、180℃和200℃时效达到峰时效时间分别是72h、60h、48h和24h。合金在时效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先增加,到峰时效后其强度开始下降,而塑性一直下降。2297铝锂合金经180℃/48h时效处理后,合金抗拉强度为471MPa,屈服强度是378MPa,延伸率是15.3%,其综合性能最好,所以该合金适宜的时效制度是180℃/48h。③通过对2297铝锂合金进行0~8%预变形+180℃人工时效处理工艺研究发现,经过2%预变形的合金在时效过程中,时效60h达到峰时效,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470MPa、378MPa和16.5%。相较于2%预变形,经过5%预变形时效处理,合金达到峰时间明显缩短,24h达到峰时效,其抗拉强度提高10MPa,屈服强度提高45MPa,延伸率下降0.5%。继续增加预变形量到8%,合金达到峰时效的时间为12h,但是合金力学性能有所下降。综合比较2297铝锂合金引入预变形适宜的时效制度是5%预变形+180℃/24h。
【关键词】:2297铝合金 固溶工艺 时效工艺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66.3;TG146.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27
  • 1.1 铝锂合金发展概述8-15
  • 1.1.1 国外铝锂合金研究现状9-13
  • 1.1.2 国内铝锂合金发展状况13-14
  • 1.1.3 铝锂合金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14-15
  • 1.2 Al-Li系合金及Al-Cu-Li系合金的组织特征15-19
  • 1.2.1 Al-Li系合金16-17
  • 1.2.2 Al-Cu-Li系合金17-19
  • 1.3 铝锂合金析出相简介19-21
  • 1.4 热处理简介21-25
  • 1.4.1 铝锂合金热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21-22
  • 1.4.2 铝锂合金中主要元素的作用22-23
  • 1.4.3 固溶处理23-24
  • 1.4.4 时效处理24-25
  • 1.5 铝锂合金强韧化措施25-26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26-27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27-31
  • 2.1 实验材料27
  • 2.2 实验方案27
  • 2.3 2297铝锂合金热处理工艺27-28
  • 2.3.1 固溶处理27-28
  • 2.3.2 时效处理28
  • 2.4 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微观组织表征28-31
  • 2.4.1 拉伸实验28-29
  • 2.4.2 硬度测试29
  • 2.4.3 DSC测试29
  • 2.4.4 金相组织观察29-30
  • 2.4.5 X射线衍射分析(XRD)30
  • 2.4.6 扫描电镜观察(SEM)30
  • 2.4.7 透射电镜观察(TEM)30-31
  • 3 2297铝锂合金固溶工艺研究31-42
  • 3.1 固溶工艺对2297铝锂合金常规力学性能的影响31-34
  • 3.1.1 固溶温度31-33
  • 3.1.2 固溶时间33-34
  • 3.2 固溶工艺对2297铝锂合金相析出行为及组织的影响34-39
  • 3.2.1 金相组织分析34-35
  • 3.2.2 SEM分析35-38
  • 3.2.3 XRD分析38-39
  • 3.3 分析与讨论39-40
  • 3.4 本章小结40-42
  • 4 2297铝锂合金人工时效工艺研究42-59
  • 4.1 T6时效42-49
  • 4.1.1 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的最优匹配42-44
  • 4.1.2 拉伸断.SEM分析44-45
  • 4.1.3 TEM分析45-48
  • 4.1.4 XRD分析48-49
  • 4.2 T8时效49-54
  • 4.2.1 常规力学性能49-51
  • 4.2.2 拉伸断.SEM分析51-53
  • 4.2.3 TEM分析53-54
  • 4.3 分析与讨论54-57
  • 4.4 本章小结57-59
  • 5 结论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登峰,郑子樵;铝锂合金研究开发的历史与现状[J];材料导报;2003年02期

2 程晓宇;王晓梅;;铝锂合金研究与发展[J];中国有色金属;2008年12期

3 徐国栋;;铝锂合金的合金化及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4期

4 王浩军;史春玲;贾志强;曾卫东;;铝锂合金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热加工工艺;2012年14期

5 ;制造飞机新材料——铝锂合金[J];机械开发;1984年03期

6 刘金贵;;用于宇航的两种新铝锂合金[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9年01期

7 周永益;;铝锂合金废料利用的新进展[J];中国物资再生;1992年02期

8 И.Н.弗利德良吉尔;И.Н.果洛勃夫;郝应其;;俄罗斯铝锂合金的研制和应用概况[J];航空材料学报;1993年02期

9 魏建锋,,何明;铝锂合金研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4年01期

10 蒋炳玉;铝锂合金的制备特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子樵;李劲风;李红英;陈志国;李世晨;谭澄宇;;新型铝锂合金的研究进展与应用[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兴伟;张亦良;缑瑞宾;;标定铝锂合金等强梁应力常数的实验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胡孝荣;牟志德;;5A90铝锂合金零件成形工艺探索[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闫文伟;张侃;;铝锂合金与常规铝合金机身壁板静强度性能对比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5 李锡武;郑子樵;李海;李世晨;钟俐苹;蒋呐;;1420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6 李艳;邓继雄;魏祚伟;;1420铝锂合金焊接气孔研究[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7 潘青林;周昌荣;王新宇;梁文杰;尹志民;;含Sc铝锂合金的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道荣;李宏杰;赵巨岩;李永池;;高速冲击下铝锂合金材料断裂强度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许飞;巩水利;陈俐;杨t

本文编号:716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716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0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