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半导体激光熔覆铁基耐磨耐蚀合金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1:28

  本文关键词:半导体激光熔覆铁基耐磨耐蚀合金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熔覆 铁基合金 显微组织 耐磨性能 耐蚀性能


【摘要】:为了同时提高钢材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设计了六种不同Cr、Ni含量的铁基合金,利用半导体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度计、磨损试验机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熔覆层宏观形貌、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以功率和扫描速度为主优化了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多道搭接和多层熔覆试验。得到表面成型良好,无气孔、无裂纹等缺陷的熔覆层,与基材形成良好冶金结合。熔覆层成分和粉末基本相同,元素的烧损量小、稀释率低。熔覆层内部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细小树枝晶组织。Fe-15Cr-0.8Ni、Fe-15.6Cr-2.54Ni熔覆层为单相马氏体,Fe-16.2Cr-4.28Ni熔覆层中有少量残余奥氏体,Fe-16.8Cr-6.02Ni和Fe-17.4Cr-7.76Ni熔覆层由马氏体、奥氏体两相混合组成,Fe-18Cr-9.5Ni熔覆层为单相奥氏体。熔覆层硬度结果表明,马氏体相含量高的熔覆层硬度明显较高,其中Fe-15.6Cr-2.54Ni硬度最高;在含奥氏体的熔覆层中,奥氏体含量越高,熔覆层硬度越低,其中Fe-18Cr-9.5Ni的硬度最低。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耐磨性主要取决于熔覆层的硬度,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奥氏体加工硬化和形变马氏体的产生对熔覆层的耐磨性能有一定改善作用。Fe-15Cr-0.8Ni、Fe-15.6Cr-2.54Ni和Fe-16.2Cr-4.28Ni三种熔覆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Fe-18Cr-9.5Ni熔覆层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Fe-15.6Cr-2.54Ni熔覆层失重最小,为10.5 mg,Fe-18Cr-9.5Ni熔覆层失重最大,为99.0 mg。在3.5wt.%NaCl溶液中,不同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均与304不锈钢相当,比45#钢基材高0.25 V左右,自腐蚀电流均在45#钢基材的1/20以下。Fe-18Cr-9.5Ni的点蚀点位最高,比304不锈钢约高0.138 V。在40 g l-1 NaOH+8 g l-1 Na2S溶液中,熔覆层中的Ni可以形成NiS2钝化膜,且Ni含量越高,临界电流密度越小。当电位较高时,Ni含量较高的试样会出现了二次活化-钝化现象。Fe-17.4Cr-7.76Ni熔覆层耐蚀性能与304不锈钢相当,Fe-18Cr-9.5Ni熔覆耐蚀性最好。目前,Fe-15Cr-0.8Ni、Fe-15.6Cr-2.54Ni、Fe-16.2Cr-4.28Ni和Fe-18Cr-9.5Ni熔覆层已经在闸阀、阀座密封面和传动齿轮轴上得到成功应用。
【关键词】:激光熔覆 铁基合金 显微组织 耐磨性能 耐蚀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7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10-11
  • 1.2 激光熔覆耐磨耐蚀涂层研究现状11-15
  • 1.3 合金元素对铁基熔覆层性能的影响15-16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6-17
  • 1.5 技术路线17-18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18-24
  • 2.1 耐磨耐蚀材料成分设计方法18-19
  • 2.2 半导体激光熔覆设备及方法19-20
  • 2.3 熔覆层组织结构表征方法20-21
  • 2.4 熔覆层耐磨性能测试设备及方法21-22
  • 2.5 熔覆层耐蚀性能测试设备及方法22-24
  • 3 半导体激光熔覆工艺研究24-34
  • 3.1 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形貌的影响24-29
  • 3.2 多道熔覆结果及分析29-32
  • 3.3 本章小结32-34
  • 4 激光熔覆层组织和结构分析34-45
  • 4.1 熔覆层组织分析34-40
  • 4.2 熔覆层物相分析40-43
  • 4.3 本章小结43-45
  • 5 熔覆层硬度及耐磨性能研究45-52
  • 5.1 合金元素对熔覆层硬度的影响45-47
  • 5.2 合金元素对耐磨性能的影响47-51
  • 5.3 本章小结51-52
  • 6 熔覆层耐蚀性能研究52-59
  • 6.1 熔覆层在 3.5 wt.% NaCl溶液中电化学极化行为52-55
  • 6.2 熔覆层在40gl~(-1) NaOH + 8gl~(-1) Na_2S溶液中电化学极化行为55-58
  • 6.3 本章小结58-59
  • 7 生产应用情况59-63
  • 7.1 阀门激光熔覆59-61
  • 7.2 轴类零件修复61-63
  • 8 全文总结63-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71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立,薛群基;碳化铬金属陶瓷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研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2 石皋莲;石世宏;肖军艳;王晨;张甲;;环形激光占空比变化对熔覆层质量影响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3年20期

3 毛怀东;张大卫;刘泽福;;激光熔覆层网状添加物对裂纹控制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张昕;姜海;程华;孔德新;;宽带电弧熔覆层的缺陷控制[J];中国表面工程;2012年01期

5 林立,,薛群基;自蔓延高温合成碳化铬金属陶瓷熔覆层[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5年01期

6 刘喜明,连建设,赵宇;氩弧熔覆层的强化和耐磨性[J];机械工程材料;2000年03期

7 陈静,杨海欧,李延民,黄卫东;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熔覆层的两种开裂行为及其机理研究[J];应用激光;2002年03期

8 吴玉萍,李惠琪;稀土和工艺参数对等离子体熔覆层质量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2年04期

9 陈静,林鑫,王涛,杨海欧,黄卫东;316L不锈钢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熔覆层的热裂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3期

10 郝建军,马跃进,杨欣,刘俊峰;火焰熔覆镍基/铸造碳化钨熔覆层在犁铧上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忠柯;郑启光;王涛;辜建辉;陶星之;潘清跃;石世宏;;激光表面熔覆层凝固组织特征形成过程[A];湖北省激光学会论文集[C];2000年

2 林立;薛群基;刘惠文;;碳化铬SHS熔覆层的磨料磨损机理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3 丁阳喜;王炳;;T10钢表面激光熔覆Ni60-La_2O_3熔覆层性能研究[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敬巍;于凡;李晓燕;;轴类零部件感应熔铸合金层修复工艺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煜;功能性耐材支撑钢铁节能新突破[N];中国冶金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荣娟;火电厂用钛合金的表面改性及其表面失效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年

2 赵丽萍;耐磨损、耐腐蚀熔覆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黄永俊;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工艺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陆伟;激光熔覆高速线材轧辊熔覆层开裂问题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5 赫庆坤;抽油泵柱塞表面激光合成TiC/NiCrBSi熔覆层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国礼杰;等离子原位合成Fe基硼化物陶瓷熔覆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杜宝帅;激光熔覆原位合成陶瓷相增强Fe基熔覆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朱庆军;Fe基非晶—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董丹阳;钢的激光辅助渗硅过程与组织性能[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冬;真空熔覆碳化钨增强镍基合金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张光耀;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稀土+Ni60合金涂层的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董梁;高速钢表面焊丝激光熔覆工艺及熔覆层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石君齐;Ni基+陶瓷复合激光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及性能[D];山东大学;2015年

5 王静;激光熔覆制备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周晓婷;CeO_2添加量对WC增强Ni基激光熔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7 史辰露;Mo-Nb系合金熔覆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袁明明;陶瓷—金属复合耐磨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年

9 李欣芷;Ni-Cr-Mo及Ni-Mo系熔覆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年

10 张华夏;激光冲击波调控熔覆层组织/应力状态的基础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22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722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