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模具热变形补偿技术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25 17:15
本文关键词: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模具热变形补偿技术研究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铝合金轮毂 模具 热变形 ANSYS 补偿 改进方案
【摘要】:铝合金具有美观,耐用,重量轻,散热性好,抗腐蚀性好以及力学性能优异等诸多优点,而被汽车工业广泛应用。汽车铝合金轮毂铸造过程中,模具会因受热而产生热变形。模具热变形后会导致模具配合出现干涉,配合不良,飞边偏大,毛坯正面轮辋深度超差严重和轮辋局部偏厚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失效前后的模具不同位面进行组织分析,并采用ANSYS软件对热态下的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模具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可知,下模在受热后有向外膨胀变形的趋势,下模中间支撑产生了压缩变形,向上凸起;侧模上端产生了间隙,侧模下端产生了间隙,侧模45度配合面上端间隙大于下端间隙,轮辋中部变薄。根据组织分析和模拟的热变形结果,本文提出了改进方案。一体式侧模45度配合面变形较大的重点区域,冷态下采用0~0.2 mm渐变补偿的方式,设置一定的配合间隙,为热变形预留一定的自由度。分体水冷侧模较特殊,因水冷部位收缩较剧烈,故只在侧模非水冷部位45度配合面重点区域采用0~0.2 mm渐变补偿,水冷部位45度配合面不做该渐变补偿。针对一体式侧模,在与上模、下模配合的该侧模圆弧中部,冷态下采用0.15~0.45 mm的偏心铣,以弥补侧模在热态下圆弧中部向中心的变形量,针对分体式水冷侧模,只在与下模配合的该侧模圆弧中部,冷态下采用该偏心铣。下模与下模板间设置一定的间隙,给下模一定的热变形自由度。模具经过改进后,避免了其热变形导致的局部干涉,提高了配合质量及寿命。同时,毛坯正面轮辋尺寸精度得到提高,轮辋壁厚变薄并趋于稳定,飞边减少,大大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了综合效益。
【关键词】:铝合金轮毂 模具 热变形 ANSYS 补偿 改进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2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课题背景10-11
- 1.2 国内外汽车铝合金轮毂的发展概况11-13
- 1.2.1 国外汽车铝合金轮毂的发展概况11
- 1.2.2 国内汽车铝合金轮毂的发展概况11-13
- 1.3 汽车轮毂材料研究概述13-16
- 1.3.1 钢铁材料13-14
- 1.3.2 铝合金材料14-16
- 1.3.3 复合材料16
- 1.4 铝合金轮毂生产工艺简介16-17
- 1.4.1 铸造法16-17
- 1.4.2 锻造法17
- 1.4.3 半固态模锻工艺17
- 1.5 模具热变形17
- 1.6 课题研究内容17-19
- 第2章 热变形数值模拟相关理论19-36
- 2.1 有限元分析理论19-20
- 2.1.1 虚功原理19-20
- 2.1.2 动力显式有限元法20
- 2.2 传热分析理论20-26
- 2.2.1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20-22
- 2.2.2 热学基本方程22-24
- 2.2.3 温度场变分原理及有限元求解24-26
- 2.3 热力耦合分析理论26-28
- 2.4 热变形的有限元法28-35
- 2.4.1 相关的基本方程28-31
- 2.4.2 热弹性有限元法31-35
- 2.5 ANSYS软件模拟35-36
- 第3章 模具热变形的分析研究36-47
- 3.1 下模热变形的分析研究(500 ℃条件下)36-40
- 3.1.2 下模无下模板任何约束时的热变形分析36-37
- 3.1.3 下模与下模板轴向径向双重约束下的变形分析37
- 3.1.4 下模与下模板轴向约束'径向间隙配合下的变形分析37-38
- 3.1.5 下模与下模板轴向间隙'径向间隙配合下的变形分析38-40
- 3.2 侧模热变形的分析研究40-41
- 3.3 上模变形趋势41
- 3.4 整体变形结果41-43
- 3.5 模具组织的失效分析43-47
- 3.5.1 模具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工艺43-44
- 3.5.2 模具失效前后的组织分析44-47
- 第4章 模具结构改进方案及改进后经济效益分析47-60
- 4.1 技术背景47
- 4.2 一体式侧模改进方案47-51
- 4.3 分体式侧模改进方案51-56
- 4.4 下模热变形改进方案56-58
- 4.5 改进后的效益分析58-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4-65
- 致谢65-66
- 作者简介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霄锋,王波,赵震伟,管迪华;汽车车轮结构强度分析[J];机械强度;2002年01期
2 侯金花;轮毂弯曲疲劳试验的仿真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年04期
3 李凤娥;徐绍勇;龙思远;;轮辐过渡圆角对轮毂服役应力集中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7年11期
4 刘智冲;勾春宇;常海平;;锻造铝车轮的生产工艺简介及应用现状[J];汽车零部件;2012年08期
5 阡陌;;美铝公司锻造铝合金车轮在商用车上的应用[J];汽车与配件;2011年34期
6 张国锋;;中信戴卡中国铝合金轮毂企业中的佼佼者[J];汽车零部件;2009年09期
7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rmal Crown of Roll During Hot Rolling by Simplified FEM[J];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响;铝合金车轮数字化仿真及工艺优化[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仁委;轿车铝合金轮毂锻造成形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37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737568.html